【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在电动汽车(EV)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PHEV)等的驱动用电源中使用碱性二次电池或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等方形二次电池。在这些方形二次电池中,由具有开口的有底筒状的方形包装体和将该开口封口的封口板构成电池壳体。在电池壳体内同电解液一起收容由正极板、负极板以及隔板构成的电极体。在封口板安装正极端子以及负极端子。正极端子经由正极集电体与正极板电连接,负极端子经由负极集电体与负极板电连接。在这样的方形二次电池中,能在电极体中的封口板侧的端部配置与正极板连接的正极凸片以及与负极板连接的负极凸片。并且,通过设为将正极凸片与配置在封口板和电极体之间的正极集电体连接并将负极凸片与配置在封口板和电极体之间的负极集电体连接的结构,能使电极体增大,成为体积能量密度更高的二次电池(参考下述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专利第592418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电极体与集电体或封口板接触的二次电池。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二次电池具有:包含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电极体;具有开口且收容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次电池,具有:包含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电极体;具有开口且收容所述电极体的包装体;将所述开口封口的封口板;安装于所述封口板的端子;与所述正极板或所述负极板连接的凸片;与所述端子以及所述凸片电连接的第1集电体;配置在所述封口板和所述第1集电体之间的内部侧绝缘构件;以及配置在所述第1集电体和所述电极体之间的树脂制的外罩构件,所述外罩构件具有:配置成与所述第1集电体对置的外罩部;以及从所述外罩部向所述封口板侧延伸的外罩连接部,所述外罩连接部与所述内部侧绝缘构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17 JP 2018-0052671.一种二次电池,具有:包含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电极体;具有开口且收容所述电极体的包装体;将所述开口封口的封口板;安装于所述封口板的端子;与所述正极板或所述负极板连接的凸片;与所述端子以及所述凸片电连接的第1集电体;配置在所述封口板和所述第1集电体之间的内部侧绝缘构件;以及配置在所述第1集电体和所述电极体之间的树脂制的外罩构件,所述外罩构件具有:配置成与所述第1集电体对置的外罩部;以及从所述外罩部向所述封口板侧延伸的外罩连接部,所述外罩连接部与所述内部侧绝缘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电极体中的所述封口板侧的端部配置与所述正极板连接的正极凸片以及与所述负极板连接的负极凸片,所述凸片是所述正极凸片或所述负极凸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在所述第1集电体和所述外罩部之间形成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外罩部和所述端子不相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内部侧绝缘构件具有比所述第1集电体的所述电极体侧的面更向所述电极体侧延伸的第1壁部,所述外罩连接部与所述第1壁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1壁部具有连接用开口以及连接用突起中的一者,所述外罩连接部具有连接用开口以及连接用突起中的另一者,所述连接用突起配置在所述连接用开口内,所述外罩连接部与所述第1壁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二次电池具有:将所述凸片和所述第1集电体相连的第2集电体,将多个所述凸片层叠并与所述第2集电体的所述电极体侧的面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内部侧绝缘构件配置在所述封口板和所述第2集电体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内部侧绝缘构件具有向所述电极体侧延伸的第2壁部,所述第2壁部配置在所述包装体和所述凸片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第2集电体具有:配置在所述第1集电体上的集电体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凸片连接的凸片连接部,在所述封口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封口板和所述集电体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封口板和所述凸片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封口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外罩部位于比所述集电体连接部更靠所述电极体侧的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