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96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包括:灌浆口和出浆口;隔板,隔板设置于出浆口中;堵塞物,在灌浆时,用于将隔板上方的孔道堵塞;预制混凝土构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标定红线,标定红线位于套筒内灌浆高度达到锚固要求时的位置,用于检测时的定位,在不满足锚固长度要求时,将堵塞物移开,开启隔板上方的孔道,将探头伸入套筒内部观测出灌浆料是否达到标定红线的位置,如未达到,通过孔道进行修补。该套筒综合考虑力学性能、通用性和经济性等核心原则,兼具连接、检测和修补功能,通过在灌浆套筒出浆口处设置一道隔板,可对灌浆质量进行检测和修补,保证灌浆套筒中的连接材料满足锚固要求。

Grouting sleeve for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
本技术涉及灌浆套筒
,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
技术介绍
传统的灌浆套筒在灌浆结束后灌浆口和出浆口都会被硬化后的灌浆料残渣堵死,难以对灌浆质量进行检测。预制构件的连接缝隙等会引起漏浆,使得灌浆量达不到预期要求,进而影响连接材料的锚固长度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构件抗震性能和整体结构抗震性能存在隐患。现有的检测技术方案(如X射线数字成像法、预埋传感器法等)成本较高,更重要的是检测后无法进行修补,无法满足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相关技术提出了如下几种解决方案:(1)一种带检测孔的半灌浆套筒,但是,该装置仅适用于半灌浆套筒,且修补时需要对出浆口用钻孔设备钻孔,比较耗时耗力。(2)一种用气压计、液压计来检测灌浆质量的方法,但该方法只可检测灌浆质量,无法在发现缺陷后进行修补。(3)一种带新增孔的灌浆套筒,在原有灌浆套筒基础上新增加一个孔,但该技术会使套筒长度加大,从而增加制作成本,同时,“再开一孔”的制作方法也可能会使套筒本身的力学性能无法得到保证。(4)一种在灌浆不足时的修补装置,但该装置只能进行修补,无法事前对灌浆质量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和发现做出的: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国务院在2016年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是我国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并且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理念是“等同现浇”,在这设计理念下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连接材料的锚固,这是保证装配式建筑质量的一个关键点。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灌浆套筒技术来实现连接材料的锚固要求,但是却缺乏有效的检测和修补手段,南京某项装配式工程因为灌浆质量不合格而引发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所以对于灌浆质量的检测和修补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兼具连接、检测和修补功能的新型灌浆套筒。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可以有效保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质量,增强预制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性,简单易实现。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包括:灌浆口和出浆口;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出浆口中;堵塞物,在灌浆时,用于将所述隔板上方的孔道堵塞;预制混凝土构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标定红线,标定红线位于套筒内灌浆高度达到锚固要求时的位置,用于检测时的定位,在不满足锚固长度要求时,将堵塞物移开,开启隔板上方的孔道,将探头伸入套筒内部观测出灌浆料是否达到标定红线的位置,如未达到,通过孔道进行修补。本技术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综合考虑力学性能、通用性和经济性等核心原则,通过在灌浆套筒出浆口处设置一道隔板,可对灌浆质量进行检测和修补,保证灌浆套筒中的连接材料满足锚固要求,有效解决了预制混凝土结构中的灌浆套筒在灌浆结束后无法对灌浆质量进行检测与修补的问题,从而有效保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质量,增强预制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性,简单易实现。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护壳。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各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可以包括各种需要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进一步地,通过所述连接材料与其他任何连接材料的灌浆套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其他任何连接材料的灌浆套筒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材料的全灌浆套筒、半罐浆套筒、浆锚连接搭接以及其他任何连接材料的灌浆套筒。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统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发生漏浆现象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发生漏浆现象后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的筒检测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的修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100包括:灌浆口1、出浆口2、隔板3、堵塞物4、预制混凝土构件5和标定红线6。其中,灌浆口1和出浆口2;隔板3设置于出浆口2中;堵塞物4,在灌浆时,用于将隔板3上方的孔道堵塞;预制混凝土构件5用于各种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所述标定红线6位于套筒内灌浆高度达到锚固要求时的位置,用于检测时的定位,在不满足锚固长度要求时,将堵塞物移开,开启隔板上方的孔道,将探头伸入套筒内部观测出灌浆料是否达到标定红线的位置,如未达到,通过孔道进行修补。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筒100综合考虑力学性能、通用性和经济性等核心原则,兼具连接、检测和修补功能,在灌浆套筒出浆口处设置一道隔板,可对灌浆质量进行检测和修补,保证连接材料的锚固要求,有效保证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连接质量,增强预制混凝土建筑物的安全性,简单易实现。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筒100还包括:保护壳7。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的套筒100还包括:连接材料8。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各种预制混凝土构件包括各种需要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连接材料8与其他任何连接材料的灌浆套筒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其他任何连接材料的灌浆套筒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材料的全灌浆套筒、半罐浆套筒、浆锚连接搭接以及其他任何连接材料的灌浆套筒。具体而言,兼并检测与修补功能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100,包括灌浆口1、出浆口2、隔板3、堵塞物4、预制混凝土构件5、标定红线6、保护壳7和连接材料8。其中,隔板3位于原有出浆口之中,具体位置可视实际情况而定,在此仅作为一种示例,不做具体限定。堵塞物4用于在灌浆时将隔板上方的孔道堵塞。标定红线6位于套筒内灌浆高度达到锚固要求时的位置,用于检测时的定位。预制混凝土构件5范围适用于预制混凝土墙、预制混凝土柱等各种需要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构件。下面将以全灌浆套筒为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进行进一步阐述。未灌浆的带隔板的全灌浆套筒100如图1所示,当灌浆完成后,由于灌浆料残渣存在,灌浆口1和出浆口2都会被硬化后的灌浆料堵死,之后可能由于预制构件的连接缝隙等原因发生漏浆现象,从而使实际浆体位置达不到标定红线6所在高度,即满足不了规范所规定的锚固长度要求,如图2和图3所示。对于传统的预制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浆口和出浆口;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出浆口中;堵塞物,在灌浆时,用于将所述隔板上方的孔道堵塞;预制混凝土构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标定红线,所述标定红线位于套筒内灌浆高度达到锚固要求时的位置,用于检测时的定位,在不满足锚固长度要求时,将堵塞物移开,开启隔板上方的孔道,将探头伸入套筒内部观测出灌浆料是否达到标定红线的位置,如未达到,通过孔道进行修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灌浆口和出浆口;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出浆口中;堵塞物,在灌浆时,用于将所述隔板上方的孔道堵塞;预制混凝土构件,采用灌浆套筒连接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标定红线,所述标定红线位于套筒内灌浆高度达到锚固要求时的位置,用于检测时的定位,在不满足锚固长度要求时,将堵塞物移开,开启隔板上方的孔道,将探头伸入套筒内部观测出灌浆料是否达到标定红线的位置,如未达到,通过孔道进行修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结构用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启松陈曦閤东东解琳琳李文峰尹传印刘谦敏周建徐建伟刘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建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