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锅炉用脱盐水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8715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锅炉用脱盐水生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原水池、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防砂过滤器、超滤机组、超滤水池、超滤提升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水泵、反渗透机组、混合离子交换器,原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相连的原水管道上设置有次氯酸钠加药支管,次氯酸钠加药支管与次氯酸钠加药泵的出口相连,次氯酸钠加药泵的进口与次氯酸钠加药箱相连,次氯酸钠加药箱内设置有搅拌器,次氯酸钠加药箱上设置有次氯酸钠加料管和加水管,加水管上设置有水流量调节阀和水流量计,次氯酸钠加料管与避光的次氯酸钠贮槽相连,次氯酸钠加料管上设置有次氯酸钠输送泵、次氯酸钠流量调节阀和次氯酸钠流量计。提高生产率,降低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Desalted Water Production System for Industrial Boil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锅炉用脱盐水生产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锅炉用脱盐水生产系统,属于化工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氮肥厂配套使用的水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水、消防水和脱盐水系统。脱盐水装置的目的是确保氮肥厂合成氨装置的锅炉用水。合成氨装置锅炉用水是经过除盐处理的脱盐水,电导<0.2us/cm,脱盐水装置的流程为:生产用水通过管道送到原水池,水经过原水泵加压至0.4MPa后依次通过多介质过滤器和防砂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的主要目的是除去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有机物等,防砂过滤器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多介质过滤器带出的泥沙进入后续工序。从防砂过滤器出来的水进入超滤机组,超滤机组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截留水中胶体大小的颗粒和悬浮物。通过超滤出来的水进入超滤水池进入保安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的作用是截留超滤水中残留的有机物和颗粒杂质。然后水经过高压水泵加压至1.6MPa左右后送到反渗透工序继续进行除盐处理。在原水泵的出口管上有一条氧化剂加药管。首先把桶装的氧化剂(次氯酸钠)用人工抽吸在桶里面,再把氧化剂倒入氧化剂加药箱,然后人工测量把水加入氧化剂里面,这样就把氧化剂配置成3%的浓度,最后通过氧化剂加药泵把药品加入到原水中去。通过向原水中加入氧化剂从而达到抑制或杀灭原水中的细菌,防止其影响多介质过滤器和超滤的出水水质和水量。在超滤提升泵的出口也设置有一条还原剂加药管,设置这条管道的目的是用还原剂来除去超滤水中残留的氧化剂。因为后续工序中的反渗透膜管是禁止与氧化剂接触的,氧化剂能永久性的损坏反渗透膜管。存在的问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次氯酸钠价格便宜,且杀菌效果好。但是次氯酸钠易分解。目前在加料时采用人工直接将次氯酸钠从胶桶中倒出,次氯酸钠易光解产生光气(剧毒)在高温下放出HCl,现场人员直接配药不安全,劳动强度很大,且造成药品浪费。并且配置浓度不准确,给生产的调节控制带来很大的问题。还存在配置的氧化剂药品与水混合不均匀的情况,当较大浓度的氧化剂加入原水中时,由于后续中没有及时增大还原剂的加入量,可能导致过量的氧化剂进入反渗透膜,从而损坏反渗透膜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工业锅炉用脱盐水生产系统,使得配药安全可靠、防止氧化剂光解,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业锅炉用脱盐水生产系统,包括原水池,所述原水池的水通过原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的进口相连,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出口与防砂过滤器的进口相连,所述防砂过滤器的出口与超滤机组的进口相连,所述超滤机组的出口与超滤水池相连,所述超滤水池的水通过超滤提升泵抽到保安过滤器过滤,所述保安过滤器出来的水通过高压水泵泵入反渗透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相连的原水管道上设置有次氯酸钠加药支管,所述次氯酸钠加药支管与次氯酸钠加药泵的出口相连,所述次氯酸钠加药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次氯酸钠加药箱相连,所述次氯酸钠加药箱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次氯酸钠加药箱上设置有次氯酸钠加料管和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上设置有水流量调节阀和水流量计,所述次氯酸钠加料管与避光的次氯酸钠贮槽相连,所述次氯酸钠加料管上设置有次氯酸钠输送泵、次氯酸钠流量调节阀和次氯酸钠流量计;所述反渗透机组出来的水进入混合离子交换器,所述混合离子交换器的出水口与脱盐水池相连。采用上述方案,将次氯酸钠放入避光的次氯酸钠贮槽中,减少次氯酸钠光解。通过泵和流量计控制自动加料,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安全操作隐患。同时用于配料的水也通过泵和流量计精准控制流量,然后在次氯酸钠加药箱内通过搅拌器搅拌混合均匀,使得次氯酸钠溶液浓度均匀,减少生产中的误差导致的对设备的伤害(氧化剂伤害反渗透膜管)。本技术设计的系统制备出的脱盐水能满足电导<0.2us/cm的要求。上述方案中:所述反渗透机组出来的水先进入中间水池,再通过中间水泵抽到混合离子交换器。中间水池起到缓冲储存作用。上述方案中:所述次氯酸钠加药支管上设置有手动阀门。所述次氯酸钠加药泵与次氯酸钠加药箱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手动阀门。方便控制。上述方案中:所述超滤提升泵与保安过滤器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还原剂加药管道。目的是用还原剂来除去超滤水中残留的氧化剂。避免氧化剂对反渗透膜管造成永久的损坏。有益效果:本技术首先通过对脱盐水系统中的次氯酸钠的加药流程的改进,能减少次氯酸钠的光解、分解,减少药品失效的几率。采用密封自动加料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配药过程中的误差。避免因为浓度不均匀导致的氧化剂误入后续的反渗透膜管,对反渗透膜管造成伤害。本技术设计的脱盐水系统能持续满足生产出的脱盐水电导<0.2us/cm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工业锅炉用脱盐水生产系统由原水池1、原水泵2、次氯酸钠贮槽3、次氯酸钠输送泵4、次氯酸钠流量调节阀5、次氯酸钠流量计6、搅拌器7、次氯酸钠加药箱8、水流量计9、水流量调节阀10、次氯酸钠加药泵11、多介质过滤器12、防砂过滤器13、超滤机组14、超滤水池15、超滤提升泵16、保安过滤器17、高压水泵18、反渗透机组19、中间水池20、中间水泵21、混合离子交换器22、脱盐水池23、还原剂加药管道24组成。原水池1的水通过原水泵2与多介质过滤器12的进口相连,多介质过滤器12的出口通过管道与防砂过滤器13的进口相连,防砂过滤器13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超滤机组14的进口相连,超滤机组14的出口通过管道与超滤水池15相连,超滤水池15的水通过超滤提升泵16抽到保安过滤器17过滤,超滤提升泵16与保安过滤器17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还原剂加药管道24。保安过滤器17出来的水通过高压水泵18泵入反渗透机组19,反渗透机组19出来的水先进入中间水池20,再通过中间水泵21抽到混合离子交换器22,混合离子交换器22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脱盐水池23相连。原水泵3与多介质过滤器12相连的原水管道上设置有次氯酸钠加药支管,次氯酸钠加药支管上设置有手动阀门25。次氯酸钠加药支管与次氯酸钠加药泵11的出口相连,次氯酸钠加药泵11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次氯酸钠加药箱8相连,次氯酸钠加药箱8内设置有搅拌器7,次氯酸钠加药箱8上设置有次氯酸钠加料管和加水管,加水管上设置有水流量调节阀10和水流量计9,次氯酸钠加料管与避光的次氯酸钠贮槽3相连,次氯酸钠加料管上设置有次氯酸钠输送泵4、次氯酸钠流量调节阀5和次氯酸钠流量计6,次氯酸钠加药泵4与次氯酸钠加药箱8相连的管道上设置有手动阀门25。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锅炉用脱盐水生产系统,包括原水池,所述原水池的水通过原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的进口相连,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出口与防砂过滤器的进口相连,所述防砂过滤器的出口与超滤机组的进口相连,所述超滤机组的出口与超滤水池相连,所述超滤水池的水通过超滤提升泵抽到保安过滤器过滤,所述保安过滤器出来的水通过高压水泵泵入反渗透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相连的原水管道上设置有次氯酸钠加药支管,所述次氯酸钠加药支管与次氯酸钠加药泵的出口相连,所述次氯酸钠加药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次氯酸钠加药箱相连,所述次氯酸钠加药箱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次氯酸钠加药箱上设置有次氯酸钠加料管和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上设置有水流量调节阀和水流量计,所述次氯酸钠加料管与避光的次氯酸钠贮槽相连,所述次氯酸钠加料管上设置有次氯酸钠输送泵、次氯酸钠流量调节阀和次氯酸钠流量计;所述反渗透机组出来的水进入混合离子交换器,所述混合离子交换器的出水口与脱盐水池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锅炉用脱盐水生产系统,包括原水池,所述原水池的水通过原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的进口相连,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出口与防砂过滤器的进口相连,所述防砂过滤器的出口与超滤机组的进口相连,所述超滤机组的出口与超滤水池相连,所述超滤水池的水通过超滤提升泵抽到保安过滤器过滤,所述保安过滤器出来的水通过高压水泵泵入反渗透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泵与多介质过滤器相连的原水管道上设置有次氯酸钠加药支管,所述次氯酸钠加药支管与次氯酸钠加药泵的出口相连,所述次氯酸钠加药泵的进口通过管道与次氯酸钠加药箱相连,所述次氯酸钠加药箱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次氯酸钠加药箱上设置有次氯酸钠加料管和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上设置有水流量调节阀和水流量计,所述次氯酸钠加料管与避光的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炜罗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