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水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870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水过滤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所述的中水过滤装置设置有过滤仓、颗粒活性炭滤仓、RO膜滤仓及后置活性炭滤仓,过滤仓处理后的污水从连通管进入到颗粒活性炭滤仓、RO膜滤仓及后置活性炭滤仓内进行逐级净化,使中水达到使用标准,所述过滤仓内设置有滤网及PP棉层,滤网可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物质,pp棉层可阻挡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物质,经过滤仓处理后的水流进入到后续处理操作,水质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后续净化过程中滤仓的负荷较小,可延长后续处理滤仓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处理流程简单,处理效果良好。

A Medium Water Filt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水过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中水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资源匮乏的大背景下,节约用水、节约能源是当今社会的主流,家庭及办公场所轻污染的生活用水经过处理再利用是人们非常关心的课题,中水即循环再利用的水,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循环水的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用作洗车、喷洒绿地、冲洗厕所、冷却用水等领域,但是很多中水由于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往往还会含有一定量的的有机物,如脂肪、纤维素、淀粉、糖类及蛋白质等,也常含有各种无毒的无机盐类,包括大量的氮、磷、硫等,多带有致病细菌,现有的中水处理设备,存在设备复杂、占用空间大、工艺复杂等问题,国内目前现有的中水处理设备大都是传统的工艺模式,往往需要鼓风机和接触氧化的大量填料,同时也需要沉淀池,且能耗和钢材耗量高,处理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中水过滤装置,所述的中水过滤装置设置有过滤仓、颗粒活性炭滤仓、RO膜滤仓及后置活性炭滤仓,过滤仓处理后的污水从连通管进入到颗粒活性炭滤仓、RO膜滤仓及后置活性炭滤仓内进行逐级净化,使中水达到使用标准,所述过滤仓内设置有滤网及PP棉层,滤网可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物质,pp棉层可阻挡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物质,经过滤仓处理后的水流进入到后续处理操作,水质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后续净化过程中滤仓的负荷较小,可延长后续处理滤仓的使用寿命,颗粒活性炭可有效除去水中的有机物,RO膜可有效去除去水中的无机盐离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物质,后置活性炭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残留有机物、前期处理的余氯及其他放射性物质,本技术处理流程简单,处理效果良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中水过滤装置主要包括过滤仓、连通管、颗粒活性炭滤仓、过水管、RO膜滤仓、后置活性炭滤仓、出水管,所述过滤仓通过连通管与颗粒活性炭滤仓连通,颗粒活性炭滤仓与RO膜滤仓、后置活性炭滤仓间通过过水管连通,所述过滤仓由进液管、滤网、上出渣管、下出渣管、PP棉层组成,所述进液管设置在过滤仓顶部,滤网设置在过滤仓内部,上出渣管设置在过滤仓左侧,下出渣管设置在设置在过滤仓左侧,上出渣管设置在滤网上方,下出渣管设置在滤网下方,PP棉层设置在过滤仓内部,所述颗粒活性炭滤仓由底盖、滤芯、连接环组成,所述底盖设置在颗粒活性炭滤仓底部,滤芯设置在颗粒活性炭滤仓内部,滤芯通过连接环与连通管连通。所述PP棉层外围设置有滤网。所述过水管设置有两根,过水管将颗粒活性炭滤仓、RO膜滤仓及后置活性炭滤仓相互连通。所述颗粒活性炭滤仓、RO膜滤仓及后置活性炭滤仓仓体结构相同,滤芯内部的填充物不同。所述连接环与过水管螺纹连接,为可拆卸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所述的中水过滤装置设置有过滤仓、颗粒活性炭滤仓、RO膜滤仓及后置活性炭滤仓,过滤仓处理后的污水从连通管进入到颗粒活性炭滤仓、RO膜滤仓及后置活性炭滤仓内进行逐级净化,使中水达到使用标准,所述过滤仓内设置有滤网及PP棉层,滤网可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物质,pp棉层可阻挡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物质,经过滤仓处理后的水流进入到后续处理操作,水质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后续净化过程中滤仓的负荷较小,可延长后续处理滤仓的使用寿命,颗粒活性炭可有效除去水中的有机物,RO膜可有效去除去水中的无机盐离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物质,后置活性炭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残留有机物、前期处理的余氯及其他放射性物质,本技术处理流程简单,处理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颗粒活性炭滤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仓、2-连通管、3-颗粒活性炭滤仓、4-过水管、5-RO膜滤仓、6-后置活性炭滤仓、7-出水管、8-进液管、9-滤网、10-PP棉层、11-上出渣管、12-下出渣管、13-底盖、14-滤芯、15-连接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所述的中水过滤装置主要包括过滤仓1、连通管2、颗粒活性炭滤仓3、过水管4、RO膜滤仓5、后置活性炭滤仓6、出水管7,所述过滤仓1通过连通管2与颗粒活性炭滤仓3连通,颗粒活性炭滤仓4与RO膜滤仓5、后置活性炭滤仓6间通过过水管4连通,过水管4设置有两根,过水管4将颗粒活性炭滤仓3、RO膜滤仓5及后置活性炭滤仓6相互连通,所述过滤仓1由进液管8、滤网9、上出渣管11、下出渣管12、PP棉层10组成,所述进液管8设置在过滤仓1顶部,滤网9设置在过滤仓1内部,上出渣管11设置在过滤仓1左侧,下出渣管12设置在设置在过滤仓1左侧,上出渣管11设置在滤网上9方,下出渣管12设置在滤网9下方,PP棉层10设置在过滤仓1内部,PP棉层10外围设置有滤网9,所述颗粒活性炭滤仓4由底盖13、滤芯14、连接环15组成,所述底盖13设置在颗粒活性炭滤仓3底部,滤芯14设置在颗粒活性炭滤仓3内部,颗粒活性炭滤仓3、RO膜滤仓5及后置活性炭滤仓6仓体结构相同,滤芯14内部的填充物不同,滤芯14通过连接环15与连通管2连通,连接环15与过水管4螺纹连接,为可拆卸结构。所述的中水过滤装置设置有过滤仓1、颗粒活性炭滤仓3、RO膜滤仓5及后置活性炭滤仓6,过滤仓1处理后的污水从连通管2进入到颗粒活性炭滤仓3、RO膜滤仓5及后置活性炭滤仓6内进行逐级净化,颗粒活性炭滤仓3、RO膜滤仓5及后置活性炭滤仓6仓体结构相同,滤芯14内部的填充物不同,颗粒活性炭滤仓3的滤芯14内部填充有颗粒活性炭,RO膜滤仓5的滤芯14内部设置有RO膜,后置活性炭滤仓6的滤芯14内填充有活性炭,滤芯14通过连接环15与过水管4螺纹连接,RO膜滤仓5及后置活性炭滤仓6内的滤芯14通过连接环15与过水管4连通,为可拆卸结构,滤芯14失效后可从连接环15处进行替换,保证处理效果,所述过滤仓1内设置有滤网9及PP棉层10,滤网9可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物质,pp棉层10可阻挡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物质,经过滤仓1处理后的水流进入到后续处理操作,水质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后续净化过程中滤仓的负荷较小,可延长后续处理滤仓的使用寿命,颗粒活性炭可有效除去水中的有机物,RO膜可有效去除去水中的无机盐离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物质,后置活性炭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残留有机物、前期处理的余氯及其他放射性物质,本技术处理流程简单,处理效果良好。在使用本技术进行中水过滤时,中水从进液管8处进入,通过滤网9、PP棉层10、连通管2进入到颗粒活性炭滤仓3,水流通过颗粒活性炭滤仓3后从过水管4进入到RO膜滤仓5及后置活性炭滤仓6内,过滤后的水流从出水管7处回收利用。所述的中水过滤装置设置有过滤仓、颗粒活性炭滤仓、RO膜滤仓及后置活性炭滤仓,过滤仓处理后的污水从连通管进入到颗粒活性炭滤仓、RO膜滤仓及后置活性炭滤仓内进行逐级净化,使中水达到使用标准,所述过滤仓内设置有滤网及PP棉层,滤网可过滤掉水中的大颗粒物质,pp棉层可阻挡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等大颗粒物质,经过滤仓处理后的水流进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水过滤装置主要包括过滤仓、连通管、颗粒活性炭滤仓、过水管、RO膜滤仓、后置活性炭滤仓、出水管,所述过滤仓通过连通管与颗粒活性炭滤仓连通,颗粒活性炭滤仓与RO膜滤仓、后置活性炭滤仓间通过过水管连通,所述过滤仓由进液管、滤网、上出渣管、下出渣管、PP棉层组成,所述进液管设置在过滤仓顶部,滤网设置在过滤仓内部,上出渣管设置在过滤仓左侧,下出渣管设置在设置在过滤仓左侧,上出渣管设置在滤网上方,下出渣管设置在滤网下方,PP棉层设置在过滤仓内部,所述颗粒活性炭滤仓由底盖、滤芯、连接环组成,所述底盖设置在颗粒活性炭滤仓底部,滤芯设置在颗粒活性炭滤仓内部,滤芯通过连接环与连通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水过滤装置主要包括过滤仓、连通管、颗粒活性炭滤仓、过水管、RO膜滤仓、后置活性炭滤仓、出水管,所述过滤仓通过连通管与颗粒活性炭滤仓连通,颗粒活性炭滤仓与RO膜滤仓、后置活性炭滤仓间通过过水管连通,所述过滤仓由进液管、滤网、上出渣管、下出渣管、PP棉层组成,所述进液管设置在过滤仓顶部,滤网设置在过滤仓内部,上出渣管设置在过滤仓左侧,下出渣管设置在设置在过滤仓左侧,上出渣管设置在滤网上方,下出渣管设置在滤网下方,PP棉层设置在过滤仓内部,所述颗粒活性炭滤仓由底盖、滤芯、连接环组成,所述底盖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武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斯迈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