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吊装件及运输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8655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输吊装件,用于专用运输设备上,包括顶板、中间板、底板和连接板;其中,所述顶板、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底板彼此平行设置,且彼此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形成S型的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以及在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开口部,所述运输吊装件通过所述开口部固定挂在所述专用运输设备上,以便运输石墨件;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运输吊装装置,其于专用运输设备上,具有两个所述运输吊装件,其中,所述运输吊装件相对固设于所述运输设备上,且彼此之间保持设定的距离;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运输吊装件及运输吊装装置,能够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险情,同时降低人力消耗。

A Transport Lifting Parts and Transport Lif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输吊装件及运输吊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运输领域,特别地,是关于运输吊装件。
技术介绍
太阳能多晶硅铸锭炉作为生产多晶硅的主要设备,其内部主要支撑材料主要为石墨材质。由于石墨材质密度较大,导致配件均较重,给检修带来很多不便。特别是,在现在行业内对较重的部件的搬运主要还是采用人工抬取,此种方法不仅消耗较多人力,还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系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以下简易的运输吊装件,通过挂设于运送大锭的叉车上,使得叉车能够运输吊装DS块。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易的运输吊装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运输吊装件,用于专用运输设备上,包括顶板、中间板、底板和连接板;其中,所述顶板、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底板彼此平行设置,且彼此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形成S型的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以及在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开口部,所述运输吊装件通过所述开口部固定挂在所述专用运输设备上,以便运输石墨件。优选地,所述开口部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形成于所述顶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所述第二开口部形成于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其彼此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开口方向相反设置。优选地,所述顶板、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底板具有均匀且平的表面。优选地,在所述顶板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优选地,在所述底板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顶板和所述中间板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底板垂直连接。优选地,其材质为不锈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运输吊装装置,其于专用运输设备上,具有两个所述运输吊装件,其中,所述运输吊装件相对固设于所述运输设备上,且彼此之间保持设定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设计一个简单的工装夹具,在叉车上安装上此工装,并且由于工装便于拆装,使叉车起到一车多用的作用,既可以继续发挥原作用,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不同尺寸,可用于运输多种不同配件。该夹具可根据运输件尺寸变化,设计不同工装,易于不同操作;还能够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险情,降低人力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运输吊装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运输吊装件的平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顶板2中间板3底板4第一开口部5第二开口部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目前,在运输行业内对较重部件的搬运主要还是采用人工抬取,此种方法不仅消耗较多人力,还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系数;由此在生产过程中,给企业造成诸多安全及财务上的问题,为此,针对现有状况进行如下设计。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吊装件,用于专用运输设备上,包括顶板1、中间板2、底板3和连接板;其中,所述顶板1、所述中间板2和所述底板3彼此平行设置,且彼此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形成S型的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1与所述中间板2之间,以及在所述中间板2与所述底板3之间形成有开口部,所述运输吊装件通过所述开口部固定挂在所述专用运输设备上,以便运输石墨件。为了在顶板1、所述中间板2和所述底板3之间形成S型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6与所述顶板1和所述中间板2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板7与所述中间板2和所述底板3垂直连接。关于顶板1、中间板2、底板3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关系,可通过卡接、螺接或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可根据具体的场景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在吊装件通常较薄且相对较轻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卡接、螺接的构成方式;在吊装件较重的情况下,使用一体成型的构成方式。在此,所述开口部包括第一开口部4和第二开口部5,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4形成于所述顶板1与所述中间板2之间;所述第二开口部5形成于所述中间板2与所述底板3之间;其彼此所述第一开口部4和所述第二开口部5的开口方向相反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开口的大小,也就是中间板2距离顶板1和底板3的距离可以设置为相同,还可以设置为不同,在此不做限定,通常设置不同距离,以便能够安全平稳地运输不同厚度的吊装件;通过该方式的设计,具体实施过程将在最后做详细说明。优选地,所述顶板1、所述中间板2和所述底板3具有均匀且平的表面,以避免由于表面的不平对吊装件的表面产生损坏。为了使运输吊装件平稳固定在吊装运输设备上,在所述顶板1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8,以及在所述底板3上均匀设置有至少两个螺纹孔8,通过螺栓与吊装运输设备形成固定连接。关于运输吊装件材质为不锈钢,这样在满足前度的情况下,抗腐蚀情况也相对较理想;当然还可以使用不同的材质以满足不同工作环境的要求,在此不做进一步限定。另外,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运输吊装装置,其于专用运输设备上,具有两个所述运输吊装件,其中,所述运输吊装件相对固设于所述运输设备上,且彼此之间保持设定的距离;由此可在两个运输吊装件之间放置较重的部件,以实现安全平稳地运输。关于运输吊装件及运输吊装装置的安装使用过程在此做一叙述,将两个运输吊装件彼此相对地与运输设备进行固定,特别是叉车,通过螺栓穿设运输吊装件的螺纹孔8,将两个运输吊装件分别固定在叉车的叉车臂上,且大小相同的开口彼此相对;同时在安装的过程中,根据所运输的部件的厚度进行安装;另外,在厚度发生改变后,可卸下运输吊装件,进行重新安装,并使用与厚度相对应的开口,而将不使用的开口一侧的顶板1或底板3与叉车臂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例如,使用保持第一开口部4或第二开口部5彼此对应设置,避免由于开口大小的差别导致使用的不便。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吊装件,用于专用运输设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中间板、底板和连接板;其中,所述顶板、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底板彼此平行设置,且彼此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形成S型的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以及在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开口部,所述运输吊装件通过所述开口部固定挂在所述专用运输设备上,以便运输石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吊装件,用于专用运输设备上,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中间板、底板和连接板;其中,所述顶板、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底板彼此平行设置,且彼此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板形成S型的固定连接;在所述顶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以及在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开口部,所述运输吊装件通过所述开口部固定挂在所述专用运输设备上,以便运输石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吊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包括第一开口部和第二开口部,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部形成于所述顶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所述第二开口部形成于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其彼此所述第一开口部和所述第二开口部的开口方向相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吊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亮韩晓敏王心才邵长洲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