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温度改变的智能家居控制策略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中的需求响应
,具体将涉及一种需求侧聚合负荷系统的控制策略。
技术介绍
需求响应(demandresponse,DR)指电力用户接收到供电方发出的价格信号或者激励机制后,改变固有的电力消费模式,减少或转移某时段用电负荷的行为。需求响应一方面可以激励电力用户参与电网调峰,减少电网安全运行压力,平衡电网负荷,引导用户科学、合理用电;另一方面也能实现电力资源以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新能源发电资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电网调控需求的容量和调控机组的爬坡速率也必须显著地提高,但是传统的调控发电机组运行可能无法满足增长的调节容量和机组爬坡速率要求,导致工作效率低,也缩短了发电机组的寿命。而需求侧柔性负荷控制可以作为电网消纳多余新能源发电,维持供需稳定的辅助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响应速度快的优点。在居民可控型负荷中,家用电热水器负荷是通过直接负荷控制实现新能源消纳的最佳负荷。目前在聚合热水器参与电网调控方面已有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传统文献中提出了基于电压或者基于温度设置值的控制策略。但是基于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温度改变的智能家居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聚合商通过业务代理与电网运营商协商确定消纳任务;(2)根据消纳任务信息,感知任意时隙内各负荷个体的实时调度状态;(3)建立负荷聚合系统下的各负荷个体的信息控制模型,实时分析修正时隙内的调控量以及确定时隙内的调控类型;(4)建立负荷选择逻辑规则,科学决策本时隙内参与调节的负荷个体;(5)建立温度设置值控制规则,精准执行设备组中各负荷个体的控制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度改变的智能家居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聚合商通过业务代理与电网运营商协商确定消纳任务;(2)根据消纳任务信息,感知任意时隙内各负荷个体的实时调度状态;(3)建立负荷聚合系统下的各负荷个体的信息控制模型,实时分析修正时隙内的调控量以及确定时隙内的调控类型;(4)建立负荷选择逻辑规则,科学决策本时隙内参与调节的负荷个体;(5)建立温度设置值控制规则,精准执行设备组中各负荷个体的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侧聚合负荷系统协同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合商通过业务代理与电网运营商协商确定消纳任务,消纳任务的内容包含负荷调控量以及负荷调控时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侧聚合负荷系统协同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云平台感知任意时隙内各负荷个体的实时调度状态,以热水器为负荷代表,实时状态信息包括某时隙内聚合热水器负荷,各热水器加热元件的状态、设备生厂商规定的热水器温度设置值最大阈值和最低阈值;根据状态信息和状态认知规则,将热水器负荷分为可消纳状态、可削减状态和不可调度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需求侧聚合负荷系统协同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处理如下:(4-1)建立单个热水器的热水温度变化模型;(4-2)根据热水器群的实时状态,建立调控量的实时修正公式;(4-3)建立时隙i内执行调控类型的确定方法。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需求侧聚合负荷系统协同控制策略,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1)中,表征单个热水器的热水温度变化的模型:Tinlet为冷水温度(℉);Vtank为热水器水箱的容积(gallons);fr(i)为时隙i内热水流出的速率(gpm);Δt为每个时隙的持续时间(min);PWH为热水器的额定功率(kW);ηWH为热水器电能转化热能的效率;Atank为热水器水箱的表面积(ft2);Ta(i)为时隙i内的环境温度(°F);Rtank为水箱的热阻(°F·ft2·h/Bt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行洁,刘向军,孙毅,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