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175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下模底板、竖直固设置于下模底板两侧的间隔块和设置在间隔块上方的下模型腔固定板,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与所述间隔块固定连接;所述间隔块内侧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间隔块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底板上;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上方设有下模推板,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通过导向杆与下模推板连接,所述下模底板上方设有第一顶针板,所述第一顶针板上设有第二顶针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结构简单,先通过顶针将模仁顶出,再通过司筒将产品从顶针上顶出,使产品可自动掉落或轻松取下,很好的解决了塑胶产品在成型过程中因顶出问题导致的产品去除困难。

A Second Ejection Mechanism of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是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塑胶模具产品的顶出位置以及顶出机构的选择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外观、成型的周期和生产效率。顶出机构的选择,需依据客人产品的塑胶件结构而定。一般情况下,顶出机构都是传统的一次顶出机构。但对于有些产品(如具有很多深筋位的产品),上述传统的顶出机构无法满足产品的要求和生产的效率。传统的顶出机构在面对有深筋和高BOSS柱的产品时,顶出时的产品很多胶位及筋位还在顶针与顶针之间夹着,导致产品顶出模仁后还是很难从顶针里面取出,即便可以取出,也会因取出时不平衡导致顶针碰伤或挂伤产品,增加不良,影响产品质量,浪费成本。而且,取出不方便又会影响成型周期和生产效率,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下模底板、竖直固设置于下模底板两侧的间隔块和设置在间隔块上方的下模型腔固定板,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与所述间隔块固定连接;所述间隔块内侧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间隔块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底板上;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上方设有下模推板,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通过导向杆与所述下模推板连接,所述下模底板上方设有第一顶针板,所述第一顶针板上设有第二顶针板,所述下模底板上穿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顶针板,所述顶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针板接触;所述第一顶针板上设有第一顶出件,所述第二顶针板设有第二顶出件;所述第二顶针板的上方固设有限位柱;所述第一顶针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顶针板的长度,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间隔块的限位台阶接触;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通过滑块组件连接,所述滑块组件的底端设在所述第一顶针板内且凸出所述第一顶针板,所述滑块组件的顶端穿过所述第二顶针板。所述第一顶出件为顶针,所述第二顶出件为司筒,所述顶针穿入所述司筒内。所述第一顶针板包括第一上顶针板和第一下顶针板,所述第一上顶针板和第一下顶针板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一上顶针板的一侧设有置物孔;所述第二顶针板包括第二上顶针板和第二下顶针板,所述第二上顶针板和第二下顶针板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二顶出件设在第二上顶针板上且穿过所述第二上顶针板,所述第二上顶针板设有第一斜孔,所述第二下顶针板设有第二斜孔,所述第一斜孔和第二斜孔相通,所述第一斜孔与所述第二斜孔一侧形成限位卡台,所述第二斜孔在所述置物孔上方。所述滑块组件包括滑块和弹性部件,所述滑块在所述置物孔内,所述弹性部件一端插入所述滑块的侧壁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上顶针板的内壁接触,所述滑块的顶端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下方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之间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凸台对应卡在所述限位卡台上,所述第二凸台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间隔块的限位台阶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结构简单,通过滑块组件连接两组顶针板,通过间隔块与滑块组件的配合使两组顶针板分离,先通过顶针将模仁顶出,再通过司筒将产品从顶针上顶出,使产品可自动掉落或轻松取下,很好的解决了塑胶产品在成型过程中因顶出问题导致的产品去除困难,取出时易刮伤和成型周期长的问题,改善产品品质,提高效率,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合模结构示意图;图2: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开模结构示意图;图3:滑块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滑块组件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具体实施1:请参阅图1到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下模底板1、竖直固设置于下模底板1两侧的间隔块2和设置在间隔块2上方的下模型腔固定板5,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5与所述间隔块2固定连接;所述间隔块2内侧设有限位台阶201,所述间隔块2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底板1上;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5上方设有下模推板6,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5通过导向杆7与所述下模推板6连接,所述下模底板1上方设有第一顶针板3,所述第一顶针板3上设有第二顶针板4,所述下模底板1上穿设有顶杆9,所述顶杆9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顶针板3,所述顶杆9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针板4接触;所述第一顶针板3上设有第一顶出件10,所述第一顶出件1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顶针板3、第二顶针板4、下模型腔固定板5和下模推板6;所述第二顶针板4设有第二顶出件11,所述第二顶出件11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顶针板4、下模型腔固定板5和下模推板6;所述第二顶针板4的上方固设有限位柱12;所述第一顶针板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顶针板4的长度,所述第一顶针板3与所述间隔块2的限位台阶201接触;所述第一顶针板3与所述第二顶针板4通过滑块组件8连接,所述滑块组件8的底端设在所述第一顶针板3内且凸出所述第一顶针板3,所述滑块组件8的顶端穿过所述第二顶针板4。所述第一顶出件10为顶针,所述第二顶出件11为司筒,所述顶针穿入所述司筒内,在闭模状态中,所述顶针的顶端穿过所述司筒顶端。所述第一顶针板3包括第一上顶针板301和第一下顶针板302,所述第一上顶针板301和第一下顶针板302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一上顶针板301的一侧设有置物孔301-1;所述第二顶针板4包括第二上顶针板401和第二下顶针板402,所述第二上顶针板401和第二下顶针板402通过螺丝固定,所述第二顶出件11设在第二上顶针板401上且穿过所述第二上顶针板401,所述第二上顶针板401设有第一斜孔401-1,所述第二下顶针板402设有第二斜孔402-1,所述第一斜孔401-1和第二斜孔402-1相通,所述第一斜孔401-1与所述第二斜孔402-1一侧形成限位卡台401-2,所述第二斜孔402-1在所述置物孔301-1上方。所述滑块组件8包括滑块801和弹性部件802,所述弹性部件802为压缩弹簧,所述滑块801在所述置物孔301-1内,所述弹性部件802一端插入所述滑块801的侧壁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上顶针板301的内壁接触,所述滑块801的顶端设有第一凸台801-1,所述第一凸台801-1的下方设有第二凸台801-3,所述第一凸台801-1与第二凸台801-3之间设有限位槽801-2,所述第一凸台801-1对应卡在所述限位卡台401-2上,所述第二凸台801-3设有斜面801-3-1,所述斜面801-3-1与所述间隔块2的限位台阶201接触。工作原理:工作时,顶杆9向上运动,将第一顶针板3和第二顶针板4同时向上顶出,第一顶出件10先将产品从下模推板6中顶出,在产品顶出一段距离后,脱模力大大减小,当第二凸台801-3的斜面801-3-1与间隔块2的限位台阶201接触时,由于顶杆9持续向上的力导致限位台阶201对斜面801-3-1有一个相对的力,将滑块801往间隔块2相对的方向推,从而第一凸台801-1脱离第二上顶针板401和第二下顶针板402,将第一顶针板3和第二顶针板4进行分离,当第一上顶针板301的两端与限位台阶201接触时,第一顶出件10停止运动,完成了第一次顶出,第二顶针板4持续运动,直至第二上顶针板401上的限位柱12抵到下模型腔固定板5上,通过第二顶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底板、竖直固设置于下模底板两侧的间隔块和设置在间隔块上方的下模型腔固定板,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与所述间隔块固定连接;所述间隔块内侧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间隔块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底板上;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上方设有下模推板,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通过导向杆与所述下模推板连接,所述下模底板上方设有第一顶针板,所述第一顶针板上设有第二顶针板,所述下模底板上穿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顶针板,所述顶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针板接触;所述第一顶针板上设有第一顶出件,所述第二顶针板设有第二顶出件;所述第二顶针板的上方固设有限位柱;所述第一顶针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顶针板的长度,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间隔块的限位台阶接触;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通过滑块组件连接,所述滑块组件的底端设在所述第一顶针板内且凸出所述第一顶针板,所述滑块组件的顶端穿过所述第二顶针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底板、竖直固设置于下模底板两侧的间隔块和设置在间隔块上方的下模型腔固定板,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与所述间隔块固定连接;所述间隔块内侧设有限位台阶,所述间隔块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底板上;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上方设有下模推板,所述下模型腔固定板通过导向杆与所述下模推板连接,所述下模底板上方设有第一顶针板,所述第一顶针板上设有第二顶针板,所述下模底板上穿设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顶针板,所述顶杆的顶部与所述第二顶针板接触;所述第一顶针板上设有第一顶出件,所述第二顶针板设有第二顶出件;所述第二顶针板的上方固设有限位柱;所述第一顶针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顶针板的长度,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间隔块的限位台阶接触;所述第一顶针板与所述第二顶针板通过滑块组件连接,所述滑块组件的底端设在所述第一顶针板内且凸出所述第一顶针板,所述滑块组件的顶端穿过所述第二顶针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出件为顶针,所述第二顶出件为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英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立新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