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16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显示器支架,其包括呈空腔结构的摆动臂、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通过第一铰轴铰接于摆动臂的左端部,第二连接座通过第二铰轴铰接于摆动臂的右端部。另外,显示器支架还包括容纳于上述摆动臂的空腔内的悬停连杆机构。悬停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以及弹性顶靠部。显示器支架还包括推力把手,其固定于悬停连杆机构上。当需要对显示器进行位置调整时,操作人员拖拉推力把手即可,且当显示器调整到位后,弹性顶靠部的弹性力能与显示器的自重进行自动平衡,从而满足“悬停”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当显示器的重量超过显示器支架预设标准时,仅需调整弹性顶靠部弹性力的大小即可。

A Display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器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附属件制造
,尤其是一种显示器支架。
技术介绍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平板显示器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大规模应用。为了迎合消费者对显示器调整角度或方位的需求,现在市面了涌现了多种型号、规格的显示器支架,大大提升了人们的使用体验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不同工况的需求,需要经常对显示器进行上下摆动调整。出于操作便捷性考虑,要求显示器具有“悬停”功能,即显示器上下摆动到合适位置后,显示器支架失去操作力作用后能自动地进行角度锁定,使得显示器的位置状态得以保持。在现有技术中,具有“悬停”功能显示器支架的结构十分复杂,且制造工艺复杂,从而导致售价偏高,进而影响其市场推广。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可靠地实现“悬停”功能的显示器支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显示器支架,其包括呈空腔结构的摆动臂、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通过第一铰轴铰接于摆动臂的左端部,第二连接座通过第二铰轴铰接于摆动臂的右端部。另外,显示器支架还包括容纳于上述摆动臂的空腔内的悬停连杆机构。悬停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以及弹性顶靠部。第一连杆的右端部始终由弹性顶靠部进行压紧,其左端部通过第三铰轴与第二连杆的右端部进行铰接。第二连杆的左端部通过第四铰轴铰接于第一连接座上。第三连杆的左端部亦通过第五铰轴铰接于第一连接座上,其右端部通过第六铰轴铰接于第二连接座上。显示器支架还包括推力把手,其固定于第三连杆的底壁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弹性顶靠部包括柱状弹簧、顶靠件、螺杆以及固定座。顶靠件顶靠于柱状弹簧的右端,且其上开设有供螺杆穿越的贯穿状第一螺纹通孔。固定座铰接于第二铰轴,且在其上亦开设有供螺杆穿越的贯穿状第二螺纹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弹性顶靠部还包括柱状弹簧保护壳,其包括盖板以及由摆动臂空腔的顶壁向下延伸而成的前侧壁、后侧壁。盖板借助于螺钉与前侧壁以及后侧壁进行固定。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摆动臂的截面呈折弯槽钢状。第三连杆的截面呈U形,且其与摆动臂相向进行扣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推力把手的顶壁上设置有多个弹性卡钩,相应地,在第三连杆的底壁上开设有多个与弹性卡钩相适配的卡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弹性卡钩的自由端设置有卡扣凸起部,卡扣凸起部的外侧壁倾斜设置,以便于其滑入上述卡槽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推力把手上开设有以供导线穿越的隐线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当需要对显示器进行位置调整时,操作人员拖拉推力把手即可,操作过程方便、快捷,且当显示器调整到位后,弹性顶靠部的弹性力能与显示器的自重进行自动平衡,这样一来,就固定了显示器的位置、状态,从而满足“悬停”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当显示器的重量超过显示器支架预设标准时,仅需调整弹性顶靠部弹性力的大小即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显示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显示器支架中略去摆动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显示器支架中弹性顶靠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显示器支架中第三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显示器支架中推力把手的结构示意图。1-摆动臂;2-第一连接座;3-第二连接座;4-第一铰轴;5-第二铰轴;6-悬停连杆机构;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63-第三连杆;631-卡槽;64-弹性顶靠部;641-柱状弹簧;642-顶靠件;643-螺杆;644-固定座;7-第三铰轴铰;8-第四铰轴铰;9-第五铰轴铰;10-第六铰轴铰;11-推力把手;111-弹性卡钩;1111-卡扣凸起部;112-隐线槽;12-墙面固定座;13-连接臂;14-末端显示器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以及图3分别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显示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I局部放大图及其局部剖视图,其依序主要由墙面固定座12、连接臂13、第一连接座2、摆动臂1、第二连接座3、末端显示器固定件14等几部分构成,另外,为了实现显示器的“悬停”功能,还增设了悬停连杆机构6。摆动臂1呈U形空腔结构,上述悬停连杆机构6即置放于该空腔内。其中,第一连接座2通过第一铰轴4铰接于摆动臂1的左端部,第二连接座3通过第二铰轴5铰接于摆动臂1的右端部。悬停连杆机构6包括第一连杆61、第二连杆62以及第三连杆63以及弹性顶靠部64。第一连杆61的右端部始终由弹性顶靠部64进行压紧,其左端部通过第三铰轴7与第二连杆62的右端部进行铰接。第二连杆62的左端部通过第四铰轴8铰接于第一连接座2上。第三连杆63的左端部亦通过第五铰轴铰9接于第一连接座2上,其右端部通过第六铰轴10铰接于第二连接座3上。显示器支架还包括推力把手11,其固定于第三连杆63的底壁上。当需要对显示器进行位置调整时,操作人员拖拉推力把手11即可,操作过程方便、快捷。且当显示器调整到位后,弹性顶靠部64的弹性力能与显示器的自重进行自动平衡,这样一来,就固定了显示器的位置、状态,从而满足“悬停”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当显示器的重量超过显示器支架预设标准时,仅需调整弹性顶靠部64弹性力的大小即可。作为上述弹性顶靠部64的进一步细化,其可以参照如下进行设置:弹性顶靠部64包括柱状弹簧641、顶靠件642、螺杆643以及固定座644。顶靠件642顶靠于柱状弹簧641的右端,且其上开设有供螺杆643穿越的贯穿状第一螺纹通孔。固定座644铰接于第二铰轴5,且在其上亦开设有供螺杆643穿越的贯穿状第二螺纹通孔(如图4、5中所示)。这样一来,通过旋动螺杆643即可调整柱状弹簧641的压缩长度,进而调整其自身顶靠力的大小。由上叙述可以,此结构十分简单,便于进行生产制造,且便于对弹性顶靠部64的弹性力进行微调操作,具有较高的调节精度。再者,为了防止柱状弹簧64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旁弯现象,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作为上述弹性顶靠部64更进一步的优化,还可以在柱状弹簧64的外围设置柱状弹簧保护壳(图中未示出)。具体设置参照以下进行:其包括盖板以及由摆动臂1的顶壁向下延伸而成的前侧壁、后侧壁。盖板借助于螺钉与前侧壁以及后侧壁进行固定。当然,弹性顶靠部64除了采用上述结构外,也可以根据摆动臂1的具体形状以及空间布置情况做相应的改变。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附图3中可知,第三连杆63的长度较大,具有较低的抗弯强度,因此,为了提高其抗弯强度,确保显示器支架的正常使用,可将第三连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器支架,包括呈空腔结构的摆动臂、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第一铰轴铰接于所述摆动臂的左端部,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第二铰轴铰接于所述摆动臂的右端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于所述摆动臂的空腔内的悬停连杆机构;所述悬停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以及弹性顶靠部;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部始终由所述弹性顶靠部进行压紧,其左端部通过第三铰轴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右端部进行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左端部通过第四铰轴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三连杆的左端部亦通过第五铰轴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其右端部通过第六铰轴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显示器支架还包括推力把手,其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杆的底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器支架,包括呈空腔结构的摆动臂、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第一铰轴铰接于所述摆动臂的左端部,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第二铰轴铰接于所述摆动臂的右端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纳于所述摆动臂的空腔内的悬停连杆机构;所述悬停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以及弹性顶靠部;所述第一连杆的右端部始终由所述弹性顶靠部进行压紧,其左端部通过第三铰轴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右端部进行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左端部通过第四铰轴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第三连杆的左端部亦通过第五铰轴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上,其右端部通过第六铰轴铰接于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显示器支架还包括推力把手,其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杆的底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顶靠部包括柱状弹簧、顶靠件、螺杆以及固定座;所述顶靠件顶靠于所述柱状弹簧的右端,且其上开设有供所述螺杆穿越的贯穿状第一螺纹通孔;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海明王鲁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汉和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