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柔性篷房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802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柔性篷房建筑,包括支撑立柱和篷顶,支撑立柱底部固定有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支撑立柱的底座,支撑立柱外周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滑块远离支撑立柱的一侧铰接有支脚,支脚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另一端尖锐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在草地或泥地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单手握持支脚对支脚进行限位,另一手竖直向下滑动滑块,当支脚尖锐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后,滑块下滑将驱动支脚插入土地中,并随滑块的向下运动使支脚绕握持支脚的手进行旋转,使支脚更多地插入泥土中并在土地中挤压泥土变形,提高了泥土对支脚的挤压和摩擦力,进而提高了支撑立柱和泥土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使该篷房能更好地铺设在草地等泥土地上。

A Removable Flexible Tent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柔性篷房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篷房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卸柔性篷房建筑。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篷房常常用于移动房屋、移动酒店、移动办公室及移动娱乐厅等场合,以便为人们提供居家、娱乐、休闲及办公的活动空间,由于篷房具有可移动性,正日益受到该类消费者的热爱。篷房常有搭设在草地等场合的情况,如草地婚礼等,而在草地等露天空旷的场合,往往风力较大。现有的篷房多数采用地脚螺栓与地面连接,但在松散的草地使用时,容易在风力的作用下将篷房刮倒,影响现场氛围甚至会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柔性篷房建筑,具有能较为稳定地搭设在草地等泥土地上的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柔性篷房建筑,包括支撑立柱和篷顶,所述支撑立柱底部固定有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支撑立柱的底座,所述支撑立柱外周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支撑立柱的一侧铰接有支脚,所述支脚一端与所述滑块铰接,另一端尖锐设置。通过上述设置,该篷房结构包括若干支撑立柱和棚顶组成,其中支撑立柱的底部固定有横截面大于支撑立柱的底座,底座贯通有若干螺纹孔或法兰孔,在地面连接好地脚螺栓等然后将底座与地脚螺栓连接,实现将支撑立柱固定在水泥地等硬地的效果。在支撑立柱的外周面下端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滑块沿支撑立柱的轴线竖直滑动,滑块远离支撑立柱的一侧交接有长条形的支脚,支脚的其中一个端部与滑块铰接,另一个端部尖锐设置。从而在草地或泥地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通过单手握持支脚对支脚进行限位,另一手竖直向下滑动滑块,当支脚尖锐的一端与地面接触后,滑块下滑将驱动支脚插入土地中,并随滑块的向下运动使支脚绕握持支脚的手进行旋转,使支脚更多地插入泥土中并在土地中挤压泥土变形,提高了泥土对支脚的挤压和摩擦力,进而提高了支撑立柱和泥土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使该篷房能更好地铺设在草地等泥土地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立柱中空设置,所述支撑立柱横截面为类“十”字型,所述支撑立柱由若干节立柱单体套接而成,所述立柱单体在对应位置贯通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内插接有固定件。通过上述设置,支撑立柱中空设置,并将支撑立柱设置为由若干节立柱单体套接组成,使各立柱单体之间相对上下滑动,实现整个支撑立柱的伸长和缩短。并且将支撑立柱的横截面设置为类“十”字型,从而使相互套接的立柱单体支撑沿轴线方向相对滑动,不能绕轴线进行相互转动,提高了立柱单体之间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将支撑立柱的截面设置为类“十”字型,提高了支撑立柱的抗弯强度,使支撑立柱不容易在风力的作用下弯折。并且立柱单体的横截面设置为类“十”字型后,在立柱单体较薄的四根凸棱上沿轴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贯通凸棱的定位孔。在相邻立柱单体相对滑动至某一对定位孔正对的时候,在该定位孔内插接固定件,固定件可以为贯通立柱单体凸棱的螺栓,通过固定件将相邻立柱单体进行限位和固定的作用,是立柱单体之间相对固定并将支撑立柱保持一定的长度进行支撑,通过若干定位孔的设置并采用固定件进行固定,使支撑立柱具有长度可调节的功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立柱包括四根凸棱,所述滑块为矩形,所述滑块与相邻两个凸棱抵接,抵接面均设置有T型槽,所述滑块朝向T型槽凸出固定有T型块,所述T型块在所述T型槽内滑动。通过上述设置,因为支撑立柱的横截面为类“十”字型,于是支撑立柱包括四根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凸棱,并且设置滑块为矩形状,相邻的凸棱之间形成90°的直角,滑块在相邻的凸棱之间滑动并与两个相邻的凸棱靠近的平面抵接,凸棱在抵接面上沿轴线方向开设有T型槽,滑块朝向T型槽凸出固定有T型块,T型块在T型槽内卡接滑动,使滑块不与支撑立柱分离,并且对滑块进行限位,使滑块只能沿支撑立柱的轴线进行滑动,方便使用者滑动滑块。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滑块沿所述支撑立柱中轴线等角度圆周设置,所述滑块均设置在两根相邻所述凸棱之间。通过上述设置,滑块沿支撑立柱的中轴线等角度圆周设置并分布在支撑立柱两两相邻的凸棱之间,即横截面为“十”字型的支撑立柱周面分布有四个滑块。通过将滑块沿支撑立柱的中轴线等角度设置,使滑块的支脚可以分布在支撑立柱的四周,对支撑立柱四周的多个方向进行支撑,提高了支撑立柱的稳定性和与地面的连接强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立柱顶端固定有基座,所述基座上方转动连接有若干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和基座呈圆柱形设置,所述基座和转动件外周面上均等角度贯通有若干连接孔;还包括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孔连接。通过上述设置,支撑立柱顶端固定有圆柱形的基座,基座上方与基座同轴转动有若干圆柱形的转动件,基座和转动件的外周面上等角度开设有若干连接孔。相邻的支撑立柱之间还设置有支撑梁,支撑梁两端分别与两根不同的支撑立柱等高度的连接孔连接,实现将相邻的支撑立柱进行连接。并且因为基座上方同轴转动有若干转动件,不同高度的转动件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从而相邻的不同支撑立柱之间可以安装不同高度的支撑梁,同一根支撑立柱上的不同高度的支撑梁之间可以相对转动,进而可以组装出夹角不同的篷房,不再局限于矩形的篷房,使该篷房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支撑梁两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柱。通过上述设置,将连接孔设置为螺纹孔,并在支撑梁两端转动连接有与螺纹配合的螺柱,螺柱与支撑梁转动连接并不与支撑梁分离,从而可以在连接好支撑梁一端与其中一连接孔后,支撑梁另一端的螺柱也可以在支撑梁不转动的情况下进行自转,与另一连接孔连接,通过螺纹的方式方便将支撑梁与相邻的支撑立柱进行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座和转动件均沿其外周面固定有若干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均竖直贯通有限位孔,上下相邻的转动件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相邻的限位块。通过上述设置,基座和转动件的外周面均等角度固定有若干限位块,限位块均竖直贯通有限位孔,上下相邻的转动件之间通过穿过限位孔的螺栓将相邻的限位块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相邻转动件以及转动件与基座之间的相对转角的固定,进而使转动件上连接的支撑梁之间的夹角进行固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所述支脚与所述滑块通过螺栓铰接,所述螺栓夹持所述支脚。通过上述设置,支脚与滑块之间通过螺栓作为转轴进行铰接,螺栓夹紧支脚设置,从而在支脚插入地面后,可以将螺栓拧紧,对支脚与支撑立柱之间的相对角度进行限位,通过泥土对支脚的压力将支脚包裹和压紧,提高支撑立柱与地面连接的稳定性,提高支撑立柱底面的占地面积,从而使支撑立柱不容易倾倒。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支撑立柱下方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滑块沿支撑立柱的轴线圆周排布,滑块远离支撑立柱的一侧铰接有支脚,支脚一端与支撑立柱铰接一端尖锐设置,从而可以供使用者握持支脚,对支脚起导向作用后向下滑动滑块,将支脚插入泥地中,并在滑块滑动的过程中支脚的插入角度发生倾斜使支脚挤压泥土,提高了泥土对支脚的压力以及摩擦力,使支撑立柱与地面连接的稳定性更好;2.通过将支撑立柱设置为中空结构并且横截面为类“十”字型,提高了支撑立柱的抗风能力和抗弯性能,使支撑立柱不易弯折,并且将支撑立柱设置为若干立柱单体套接的形式,使支撑立柱的高度可调节,便于使用;3.通过在支撑立柱的顶端固定有基座和与基座同轴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柔性篷房建筑,其特征是:包括支撑立柱(2)和篷顶(1),所述支撑立柱(2)底部固定有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支撑立柱(2)的底座(21),所述支撑立柱(2)外周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3),所述滑块(3)远离所述支撑立柱(2)的一侧铰接有支脚(31),所述支脚(31)一端与所述滑块(3)铰接,另一端尖锐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柔性篷房建筑,其特征是:包括支撑立柱(2)和篷顶(1),所述支撑立柱(2)底部固定有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支撑立柱(2)的底座(21),所述支撑立柱(2)外周滑动连接有若干滑块(3),所述滑块(3)远离所述支撑立柱(2)的一侧铰接有支脚(31),所述支脚(31)一端与所述滑块(3)铰接,另一端尖锐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柔性篷房建筑,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立柱(2)中空设置,所述支撑立柱(2)横截面为类“十”字型,所述支撑立柱(2)由若干节立柱单体(22)套接而成,所述立柱单体(22)在对应位置贯通设置有定位孔(23),定位孔(23)内插接有固定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柔性篷房建筑,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立柱(2)包括四根凸棱(24),所述滑块(3)为矩形,所述滑块(3)与相邻两个凸棱(24)抵接,抵接面均设置有T型槽(25),所述滑块(3)朝向T型槽(25)凸出固定有T型块,所述T型块在所述T型槽(25)内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柔性篷房建筑,其特征是:所述滑块(3)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