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74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SS01将抗菌材料溶入水中,将溶入抗菌材料的水作为抗菌冷却水;SS02将门封原料投入热熔器中;SS03挤出模具;SS04将抗菌冷却水均匀淋洒在刚挤出的门封条表面;抗菌材料采用纳米级抗菌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制作带有抗菌材料的抗菌冷却水,以及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具有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抗菌效果理想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冰箱冷柜门封条存在抗菌效果不理想或抗菌门封条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A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Antibacterial Door Se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冰箱冷柜的卫生安全永远是消费者最关注的主题,门封条作为冰箱冷柜等家用电器必不可少的部件,而冰箱冷柜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卫生保鲜,因此门封条作为密封部件,其卫生抗菌的功能也是比不可少和非常重要的。现有冰箱冷柜门封条存在抗菌效果不理想或抗菌门封条制造成本较高等多方面的不足。基于上述情况,开发一种制造成本低、抗菌效果理想的抗菌门封条具有经济效益和健康安全的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通过制作带有抗菌材料的抗菌冷却水,以及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具有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抗菌效果理想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冰箱冷柜门封条存在抗菌效果不理想或抗菌门封条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S01将抗菌材料溶入水中,将溶入抗菌材料的水作为抗菌冷却水;SS02将门封原料投入热熔器中;SS03挤出模具;SS04将抗菌冷却水均匀淋洒在刚挤出温度较高的门封条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S01中的抗菌材料为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中的一种或两种。进一步地,当所述抗菌材料为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进行混合时;所述无机抗菌剂与有机抗菌剂的配比为1:(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S01中的抗菌材料采用纳米级抗菌材料;所述纳米级抗菌材料淋洒在刚挤出温度较高的门封条表面时,纳米级抗菌材料可以很均匀的吸附在门封条表面。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S01中的抗菌冷却水中的抗菌材料为0.01g/L-0.5g/L;所述抗菌冷却水可以为抗菌材料为0.01g/L-1g/L的各种浓度的悬浊液;所述抗菌材料的最佳浓度为0.46g/L。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S01中的抗菌冷却水的温度加热至30-99摄氏度;所述抗菌冷却水的温度加热的作用是:当抗菌冷却水的温度较高时:温度较高的门封条表面将喷雾的抗菌冷却水中的部分水分易于蒸发,使得门封条表面吸附的抗菌材料浓度较高;但不宜过高,因为抗菌冷却水温度过高,导致刚开始喷雾时的水分蒸发,且留下的抗菌材料瞬间较高,导致温度过高对纳米级抗菌材料造成一定程度破坏;即抗菌冷却水的温度最宜加热至60-80摄氏度。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S04中淋洒的方式为喷雾或喷水或淋浴或沖淋;所述步骤SS04中抗菌冷却水将刚挤出的门封条表面进行淋洒1-5遍;所述步骤SS04淋洒后,沥水1min,再进行20-40摄氏度的热风吹干处理;所述淋洒的方式为喷雾的形式最佳,喷雾会使得部分水分蒸发,提高门封条表面吸附的抗菌材料浓度,具有提高抗菌效果的作用;喷雾1-5遍,使得不断补充门封条表面吸附的抗菌材料;沥水1min可以将剩余的抗菌冷却水回收,以便循环利用,绿色环保。进一步地,所述喷雾的水珠直径大小为0.05-1mm;所述喷雾的水珠直径大小相对较小时,上述的提高门封条表面吸附的抗菌材料浓度也相对有所提高。本专利技术先将纳米级抗菌材料溶入水中,再将溶入纳米级抗菌材料的水作为抗菌冷却水,将该抗菌冷却水在门封条挤处后均匀的淋洒在门封条上,由于抗菌材料为纳米级,可以很好的溶于水中,同时门封条挤出时的高温可以将抗菌材料很牢固的吸附在门封条表面,从而形成抗菌层,使门封条具有抗菌功能;同时在淋洒抗菌冷却水的位置,利用水槽将剩余的抗菌冷却水回收,以便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现有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是将抗菌材料溶入门封条材质之中(如PVC材质、TPE材质等)制作成塑料粒子,然后将该塑料粒子投入热熔器中,再进过挤出模具,冷却后形成抗菌门封条。该门封条抗菌材料是包含在门封条材质本身之中。本专利技术抗菌门封的制作工艺相比现有制作工艺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抗菌门封条的抗菌材料在门封条表面,可以直接有效的进行抗菌,而现有抗菌门封条的抗菌材料在门封条材质之中,不能直接进行抗菌,且使用的抗菌材料较多,大部分存在于门封条材质内部,不能产生抗菌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抗菌门封条的抗菌效果更为理想,且抗菌材料使用量相对减少,具有节约材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抗菌门封条的抗菌材料溶于水中,对比将抗菌材料溶入门封条材质中,可避免相容性以及稳定性等问题,更为简单易行,因此具有制作成本更低。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S01将抗菌材料溶入水中,将溶入抗菌材料的水作为抗菌冷却水;SS02将门封原料投入热熔器中;SS03挤出模具;SS04将抗菌冷却水均匀淋洒在刚挤出温度较高的门封条表面。其中,步骤SS01中的抗菌材料为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当抗菌材料为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进行混合时;无机抗菌剂与有机抗菌剂的配比为1:(1-5)。其中,步骤SS01中的抗菌材料采用纳米级抗菌材料;纳米级抗菌材料淋洒在刚挤出温度较高的门封条表面时,纳米级抗菌材料可以很均匀的吸附在门封条表面。其中,步骤SS01中的抗菌冷却水中的抗菌材料为0.01g/L-0.5g/L;抗菌冷却水可以为抗菌材料为0.01g/L-1g/L的各种浓度的悬浊液;抗菌材料的最佳浓度为0.46g/L。其中,步骤SS01中的抗菌冷却水的温度加热至30-99摄氏度;抗菌冷却水的温度加热的作用是:当抗菌冷却水的温度较高时:温度较高的门封条表面将喷雾的抗菌冷却水中的部分水分易于蒸发,使得门封条表面吸附的抗菌材料浓度较高;但不宜过高,因为抗菌冷却水温度过高,导致刚开始喷雾时的水分蒸发,且留下的抗菌材料瞬间较高,导致温度过高对纳米级抗菌材料造成一定程度破坏;即抗菌冷却水的温度最宜加热至60-80摄氏度。其中,步骤SS04中淋洒的方式为喷雾或喷水或淋浴或沖淋;步骤SS04中抗菌冷却水将刚挤出的门封条表面进行淋洒1-5遍;步骤SS04淋洒后,沥水1min,再进行20-40摄氏度的热风吹干处理;淋洒的方式为喷雾的形式最佳,喷雾会使得部分水分蒸发,提高门封条表面吸附的抗菌材料浓度,具有提高抗菌效果的作用;喷雾1-5遍,使得不断补充门封条表面吸附的抗菌材料;沥水1min可以将剩余的抗菌冷却水回收,以便循环利用,绿色环保。其中,喷雾的水珠直径大小为0.05-1mm;喷雾的水珠直径大小相对较小时,上述的提高门封条表面吸附的抗菌材料浓度也相对有所提高。本专利技术先将纳米级抗菌材料溶入水中,再将溶入纳米级抗菌材料的水作为抗菌冷却水,将该抗菌冷却水在门封条挤处后均匀的淋洒在门封条上,由于抗菌材料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S01将抗菌材料溶入水中,将溶入抗菌材料的水作为抗菌冷却水;SS02将门封原料投入热熔器中;SS03挤出模具;SS04将抗菌冷却水均匀淋洒在刚挤出的门封条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S01将抗菌材料溶入水中,将溶入抗菌材料的水作为抗菌冷却水;SS02将门封原料投入热熔器中;SS03挤出模具;SS04将抗菌冷却水均匀淋洒在刚挤出的门封条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S01中的抗菌材料为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中的一种或两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抗菌材料为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进行混合时;所述无机抗菌剂与有机抗菌剂的配比为1:(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门封条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S01中的抗菌材料采用纳米级抗菌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辉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