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39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医疗注射器,所述医疗注射器包括管体、鲁尔接头、推杆和调控组件,所述鲁尔接头和所述调控组件分别与所述管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和所述管体活动连接,所述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推杆的移动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调控组件的设置,完成对所述医疗注射器内药液量的精准调节,保证对药液注射量的精确控制。

A medical syri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注射器。
技术介绍
静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通常静脉注射是用注射器抽出溶媒(注射用水等),再将注射器针头扎入溶质瓶(粉针剂或水针剂),然后推出溶媒与溶质进行混合溶化,最后再抽出混合药液到注射器内才能对人体进行注射或给输液瓶内加药。现在在静脉注射中采用的注射器大多是由使用者直接按压推杆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并通过目测活塞位置控制注射器内所要注射的药液量,在按压力量、按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下,注射器内的药液量与实际所需药液量有所偏差,无法对药液注射量进行精确的控制。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医疗注射器,所述医疗注射器包括管体、鲁尔接头、推杆和调控组件,所述鲁尔接头和所述调控组件分别与所述管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和所述管体活动连接,所述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推杆的移动位置。较佳的,所述调控组件包括转动部、固定轮、中心轮、移动部、定位部,所述固定轮与所述管体连接,所述转动部通过所述固定轮与所述中心轮连接,所述中心轮与所述移动部连接,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转动部固定连接。较佳的,所述转动部设置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轮、所述中心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固定轮设置在所述转动部和所述中心轮之间;所述固定轮、所述中心轮、所述第一通孔均设置传动齿,所述转动部和所述固定轮、所述固定轮和所述中心轮通过所述传动齿连接。较佳的,所述管体上端设置第一延伸部,所述固定轮4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较佳的,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分别设置在所述转动部的两端面上,所述固定轮和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之间。较佳的,所述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均设置为圆环形。较佳的,所述中心轮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移动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较佳的,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内螺纹,所述移动部外表面设置外螺纹,所述中心轮和所述移动部通过所述内螺纹和所述外螺纹实现螺纹连接。较佳的,所述定位部和所述移动部均设置定位腔,所述推杆穿过所述定位腔,所述定位腔用于限制所述推杆的移动位置。较佳的,所述管体设置刻度线,所述调控组件设置标示线,通过所述标示线指示所述刻度线检测所述医疗注射器内的药液量。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调控组件的设置,完成对所述医疗注射器内药液量的精准调节,保证对药液注射量的精确控制;2,通过所述行星轮结构和所述定位部的结构设置,实现对所述中心轮和所述移动部的反向转动,实现所述移动部的轴向移动;3,通过所述行星轮结构保证调节过程中所述活塞32在所述管体1内具有较小的位移速度,增加所述医疗注射器内药液量调节的精准性;4,通过所述渐变腔和所述塞头的形状设置避免所述医疗注射器完成注射后产生大量药液残余,降低药液资源浪费的同时增加对药液注射量的精确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医疗注射器的结构视图;图2是本技术医疗注射器所述调控组件的结构视图;图3是本技术医疗注射器所述调控组件的连接视图。图中数字表示:1-管体;2-鲁尔接头;3-推杆;4-调控组件;11-第一延伸部;21-渐变腔;22-针孔腔;31-推杆本体;32-活塞;33-按压板;41-转动部;42-固定轮;43-中心轮;44-移动部;45-定位部;411-第一通孔;412-第二延伸部;413-第三延伸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医疗注射器的结构视图。本技术医疗注射器包括管体1、鲁尔接头2、推杆3和调控组件4,所述鲁尔接头2和所述调控组件4分别与所述管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鲁尔接头2设置在所述管体1的下端,所述调控组件4设置在所述管体1的上端,所述推杆3和所述管体1活动连接,所述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推杆3的移动位置。所述管体1包括内腔,所述鲁尔接头2包括渐变腔21和针孔腔22,所述内腔通过所述渐变腔21与所述针孔腔22连接形成所述医疗注射器的内部注射管道,所述渐变腔21横截面形状优选设置为圆形,在由所述内腔至所述针孔腔22方向上所述渐变腔21直径逐渐变小,形成圆锥台状腔体;所述渐变腔21的形状设置保证所述推杆3移动至所述鲁尔接头2位置时所述推杆3的位置固定。所述推杆3包括推杆本体31、活塞32和按压板33,所述活塞32和所述按压板33分别设置在所述推杆本体31两端,所述活塞32对所述管体1上端口密封,用于改变所述管体1内压强,实现所述医疗注射器的注射操作,所述按压板33便于使用者控制所述活塞32的运动状态;所述推杆本体31横截面优选设置为十字型,优选的设置结构便于增强所述推杆3整体结构强度,同时减少制作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所述活塞32下端设置塞头,所述塞头设置为圆锥型,所述塞头弧形面形状尺寸与所述渐变腔21尺寸配合设置,保证所述推杆3移动至所述鲁尔接头2位置时所述塞头与所述渐变腔21接触面贴合。如图2所示,图2为所述调节组件的结构视图。所述调控组件4包括转动部41、固定轮42、中心轮43、移动部44、定位部45,所述固定轮42与所述管体1连接,所述转动部41通过所述固定轮42与所述中心轮43连接,所述中心轮43与所述移动部44连接,所述定位部45与所述转动部4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轮42包括固定轴和转动齿轮,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所述管体1上,所述转动齿轮可绕所述固定轴自由转动;所述中心轮43直径大于所述内腔横截面直径。如图3所示,图3为所述调节组件的连接视图。所述转动部41设置第一通孔411,所述第一通孔411与所述内腔同轴设置。所述固定轮42、所述中心轮43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411内,且所述固定轮42设置在所述转动部41和所述中心轮43之间;所述固定轮42外表面、所述中心轮43外表面、所述第一通孔411内壁均设置传动齿,所述转动部41和所述固定轮42、所述固定轮42和所述中心轮43通过所述传动齿连接;在所述传动齿传动连接的作用下,所述转动部41、所述固定轮42和所述中心轮43形成行星轮结构;所述固定轮优选设置为3个,保证所述行星轮结构的稳定性。所述管体1上端设置第一延伸部11,所述转动部41下端面设置第二延伸部412,所述转动部41上端面设置第三延伸部413,所述固定轮4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延伸部11上端面,所述第一延伸部11、所述第二延伸部412、所述第三延伸部413均设置为圆环形;所述固定轮42和所述第一延伸部11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部412和所述第三延伸部413之间,所述第一延伸部11与所述第二延伸部412接触连接,保证所述转动部41可相对于所述管体1转动的同时避免所述转动部41向上移动发生脱离;所述第三延伸部413覆盖所述转动部41、所述固定轮42和所述中心轮43之间的连接部位,保护所述转动部41和所述固定轮42、所述固定轮42和所述中心轮43的连接状态,避免所述转动部41和所述固定轮42之间、所述固定轮42和所述中心轮43之间发生窜动,影响所述传动齿的传动效果。所述中心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鲁尔接头、推杆和调控组件,所述鲁尔接头和所述调控组件分别与所述管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和所述管体活动连接,所述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推杆的移动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鲁尔接头、推杆和调控组件,所述鲁尔接头和所述调控组件分别与所述管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杆和所述管体活动连接,所述调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推杆的移动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组件包括转动部、固定轮、中心轮、移动部、定位部,所述固定轮与所述管体连接,所述转动部通过所述固定轮与所述中心轮连接,所述中心轮与所述移动部连接,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转动部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设置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轮、所述中心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固定轮设置在所述转动部和所述中心轮之间;所述固定轮、所述中心轮、所述第一通孔均设置传动齿,所述转动部和所述固定轮、所述固定轮和所述中心轮通过所述传动齿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疗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上端设置第一延伸部,所述固定轮4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疗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