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辅助手部震颤患者自主进食的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7271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辅助手部震颤患者自主进食的矫正装置,该装置包括竖直支架、上悬臂、环形箍套、抑震手套、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上悬臂、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以及环形箍套形成装置的主体支架,主体支架用于固定人的手臂,抑震手套用于固定手掌和手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辅助支架,通过各部件的固接或铰接连接关系,将手臂、手掌、手指固定的同时,还能完全适应手部进食动作,同时,在关键动作部位设置旋转式或伸缩式阻尼器,以缓释关键动作,避免因震颤导致动作幅度的起伏,使得患者能轻松自如的自主进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辅助手部震颤患者自主进食的矫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护理器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辅助手部震颤患者自主进食的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手部震颤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有节律的抖动,是由肌肉反复收缩和松弛引起。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震颤,称为生理性震颤,但大多数的震颤太轻微而不被察觉。按照震颤的速度、节律、出现的频率及其严重程度,可将其分类。运动性震颤出现在肌肉活动时,静止性震颤在肌肉休息时出现,即出现在患者完全松弛的情况下。这类震颤可以是帕金森病的症状之一。意向性震颤是在采取某一姿势时出现。特发性震颤通常开始于儿童期,随年龄增大而逐渐明显。老年性震颤也是一种特发性震颤,出现在老年期。如果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史,有时又称为家族性震颤。手部震颤包括手掌和手指的震颤以及整个手臂的震颤,手部震颤患者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吃饭问题。人们在吃饭时,手臂上悬,在使用筷子时至少需要用到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根手指,手掌通过腕部与小臂相连,而手臂没有支点,完全悬空,震颤患者往往很难精确的控制手部完成夹菜和将菜送入口中的动作。可见,轻微的手部震颤并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患者基本可以自行进食。但是对于震颤较严重的患者,在基本的吃饭问题上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严重的手部震颤患者往往不能独立进食,需要家属或护理人员辅助,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并容易使患者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基于上述问题,本案申请人研发出一种专用于手部震颤患者的震颤矫正装置,该装置可以有效抑制患者手部的不自主震颤,通过仿生学设计和力学助力缓释结构设计,帮助患者轻松自如的完成进食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控方便、震颤抑制效果好、能帮助手部震颤患者轻松自如吃饭的震颤矫正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用于辅助手部震颤患者自主进食的矫正装置的结构特点是包括可固定在桌面板上的竖直支架,竖直支架的顶部通过第一转动销转动连接有上悬臂,第一转动销与第一旋转阻尼器连接,第一旋转阻尼器与竖直支架固接;上悬臂倾斜向下设置,上悬臂上滑动安装有滑套且上悬臂的端部固设有限位块;滑套的下部通过连接轴连接有能套设在人体小臂前部的环形箍套,连接轴上通过弧形连接杆连接有抑震手套,弧形连接杆上设置第一伸缩阻尼器;竖直支架的中部通过第二转动销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第二转动销与第二旋转阻尼器连接,第二旋转阻尼器与竖直支架固接;第一转动块上铰接有第一支臂,第一支臂与竖直支架之间铰接有第二伸缩阻尼器,第二伸缩阻尼器的顶端与第一支臂的中部铰接、底端铰接在第二转动块上,第二转动块通过第三转动销转动连接在竖直支架上;第一支臂的中部安装有用于固定人体上臂的上臂固定装置;第一支臂的底端通过第四转动销铰接有第二支臂,第四转动销与第三旋转阻尼器连接,第三旋转阻尼器与第一支臂或第二支臂固接;第二支臂的端部铰接有用于固定人体小臂后部的小臂固定装置。所述环形箍套包括开设缺口的环形箍体,环形箍体的缺口上连接有第一捆缚束带。所述连接轴的下部转动套接有转动套,第一伸缩阻尼器设置在弧形连接杆的中部,弧形连接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球头球窝结构连接在转动套和抑震手套上。所述抑震手套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手套本体和连接在手套本体上且分别对应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五个半指套;手套本体的背面在与人手五个掌指关节对应的部位分别设置一个弧形罩;各半指套在靠近手指第一指关节的位置处截止且在该部位分别对应连接有套环;至少在与拇指、食指、中指对应的三个套环上连接有指关节缓释机构。所述指关节缓释机构包括能卡装在手指中部的卡套、连接在卡套上的弧形筋以及连接在弧形筋后端的第三伸缩阻尼器,手套本体的背面设置撑板,第三伸缩阻尼器安装在撑板上,弧形连接杆连接在撑板上。所述弧形筋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套环上和弧形罩上分别设置有供弧形筋穿过的导向套。所述手套本体的后端连接有能套设在手腕前部的后箍套,撑板与后箍套连接,弧形连接杆连接在撑板或后箍套上。所述上臂固定装置包括固装第一支臂上的第一弧形槽和连接在第一弧形槽上的第二捆缚束带。所述小臂固定装置包括第二弧形槽和连接在第二弧形槽上的第三捆缚束带,第二弧形槽的槽体底端铰接在第二支臂上。所述竖直支架的底端固接有朝向内侧开口的U形槽,U形槽内设置压紧板,压紧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螺接在U形槽的槽壁上,螺杆的底端固接有手轮。下面对本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进行具体分析。对于整个装置的稳定性,采用竖直支架,将竖直支架固定在桌面板上,以作为整个装置的支撑结构。上悬臂、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以及环形箍套形成装置的主体支架,主体支架用于固定人的手臂,抑震手套用于固定手掌和手指。上悬臂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根据人吃饭的动作,在需要夹菜时,整个手臂向外伸长且向下,当需要将菜送入口中时,则需要抬高手臂并弯折小臂和腕部。因此,上悬臂倾斜设置,通过滑套带动环形箍套沿着上悬臂的轴向动作,从而带动手部向下且向外移动以进行夹菜动作或者向上且向内移动以进行将菜送入口中的动作,从而与吃饭时的动作吻合。上悬臂和第一支臂均通过销轴可左右摆转的连接在竖直支架上,以满足吃饭时手臂的左右摆转。可见,通过本案的支撑框架,手部固定后能完成伸长、回缩、左右摆转、上下摆动的动作,从而能顺利完成吃饭的动作。手部震颤主要体现在人体手臂臂部位、手腕部位以及手指部位,该三个部位的震颤是影响患者自主吃饭的关键。下面结合本案分别进行分析。手臂部位的震颤包括小臂震颤和上臂震颤,临床中则主要是小臂震颤,但是,避免小臂震颤首先则要先保证上臂以及上臂与人体肩部连接的稳定性。本案中,利用上臂固定装置,将人体上臂固定在第一支臂上,利用小臂固定装置将人体小臂的后部固定在第二支臂上。第一支臂可上下摆转且可左右转动的连接在竖直支架上,从而与人体上臂的动作保持一致,利用第二伸缩阻尼器的缓释作用,以保证上臂上下摆转动作的稳定性,利用第二旋转阻尼器的缓释作用,以保证上臂左右摆转动作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上臂的稳定性,避免其震颤。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且铰接点上设置第三旋转阻尼器,借助第三旋转阻尼器的缓释功能,以保证小臂与上臂之间弯折动作的稳定性,抑制小臂震颤。对于手腕部位的震颤抑制,本案中,借助环形箍套将小臂前部靠近手腕的位置处牢固固定,然后利用弧形连接杆将抑震手套与环形箍套连接,借助第一伸缩阻尼器的缓释作用,可以保证手腕部位动作的稳定性,避免手掌震颤。由于手掌不仅有上下摆转动作,在吃饭时还会有左右摆转,更为优选的,弧形连接杆利用转动套可转动的连接在弧形箍套上部的连接轴上,从而使得整个手掌可进行左右摆转,增加了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对于手指部位的震颤抑制,设置抑震手套,针对吃饭时用到的主要部位以及手指的第一指关节部位,套环套设在手指的指根部位,可将手指部位的肌肉箍紧,指套卡装在手指中部靠近第一指关节的位置处,弧形筋和第三伸缩阻尼器配合用于缓释第一指关节部位的动作,有效抑制手指震颤。弧形筋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患者初次穿戴手套时,可以多做几次手指屈伸动作,将弧形筋的初始形状基本定型,从而在操作吃饭时能更适应患者的手型以及患者指关节动作的习惯幅度。可见,本技术设置辅助支架,通过各部件的固接或铰接连接关系,将手臂、手掌、手指固定的同时,还能完全适应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辅助手部震颤患者自主进食的矫正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可固定在桌面板上的竖直支架(1),竖直支架(1)的顶部通过第一转动销(2)转动连接有上悬臂(3),第一转动销(2)与第一旋转阻尼器(4)连接,第一旋转阻尼器(4)与竖直支架(1)固接;上悬臂(3)倾斜向下设置,上悬臂(3)上滑动安装有滑套(5)且上悬臂(3)的端部固设有限位块(6);滑套(5)的下部通过连接轴(21)连接有能套设在人体小臂前部的环形箍套(7),连接轴(21)上通过弧形连接杆(8)连接有抑震手套(9),弧形连接杆(8)上设置第一伸缩阻尼器(10);竖直支架(1)的中部通过第二转动销(11)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12),第二转动销(11)与第二旋转阻尼器(13)连接,第二旋转阻尼器(13)与竖直支架(1)固接;第一转动块(12)上铰接有第一支臂(14),第一支臂(14)与竖直支架(1)之间铰接有第二伸缩阻尼器(15),第二伸缩阻尼器(15)的顶端与第一支臂(14)的中部铰接、底端铰接在第二转动块(16)上,第二转动块(16)通过第三转动销(17)转动连接在竖直支架(1)上;第一支臂(14)的中部安装有用于固定人体上臂的上臂固定装置;第一支臂(14)的底端通过第四转动销(18)铰接有第二支臂(19),第四转动销(18)与第三旋转阻尼器(20)连接,第三旋转阻尼器(20)与第一支臂(14)或第二支臂(19)固接;第二支臂(19)的端部铰接有用于固定人体小臂后部的小臂固定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辅助手部震颤患者自主进食的矫正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可固定在桌面板上的竖直支架(1),竖直支架(1)的顶部通过第一转动销(2)转动连接有上悬臂(3),第一转动销(2)与第一旋转阻尼器(4)连接,第一旋转阻尼器(4)与竖直支架(1)固接;上悬臂(3)倾斜向下设置,上悬臂(3)上滑动安装有滑套(5)且上悬臂(3)的端部固设有限位块(6);滑套(5)的下部通过连接轴(21)连接有能套设在人体小臂前部的环形箍套(7),连接轴(21)上通过弧形连接杆(8)连接有抑震手套(9),弧形连接杆(8)上设置第一伸缩阻尼器(10);竖直支架(1)的中部通过第二转动销(11)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12),第二转动销(11)与第二旋转阻尼器(13)连接,第二旋转阻尼器(13)与竖直支架(1)固接;第一转动块(12)上铰接有第一支臂(14),第一支臂(14)与竖直支架(1)之间铰接有第二伸缩阻尼器(15),第二伸缩阻尼器(15)的顶端与第一支臂(14)的中部铰接、底端铰接在第二转动块(16)上,第二转动块(16)通过第三转动销(17)转动连接在竖直支架(1)上;第一支臂(14)的中部安装有用于固定人体上臂的上臂固定装置;第一支臂(14)的底端通过第四转动销(18)铰接有第二支臂(19),第四转动销(18)与第三旋转阻尼器(20)连接,第三旋转阻尼器(20)与第一支臂(14)或第二支臂(19)固接;第二支臂(19)的端部铰接有用于固定人体小臂后部的小臂固定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辅助手部震颤患者自主进食的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形箍套(7)包括开设缺口的环形箍体(71),环形箍体(71)的缺口上连接有第一捆缚束带(7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辅助手部震颤患者自主进食的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轴(21)的下部转动套接有转动套(22),第一伸缩阻尼器(10)设置在弧形连接杆(8)的中部,弧形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通过球头球窝结构(23)连接在转动套(22)和抑震手套(9)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辅助手部震颤患者自主进食的矫正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抑震手套(9)包括由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秀菊王倩倩王风云马婷婷丁志慧邱召运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