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7269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包括中空管体,中空管体具有直管段、第一卷曲段和第二卷曲段,还包括设于直管段内壁上的至少一组的抗返流膜组,抗返流膜组包括圆形瓣膜片,所述圆形瓣膜片具有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圆形瓣膜片通过所述第一侧边固定于直管段的内壁上,圆形瓣膜片的第二侧边呈自由状悬浮于直管段内,抗返流膜组还包括用于贴合圆形瓣膜片的第二侧边用以闭合直管段的挡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通过设置的抗返流膜组,实现了整个输尿管支架管的单向引流,防止了膀胱内的尿液逆流回到肾盂内造成对患者的二次损伤,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适用于大部分的泌尿外科手术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
技术介绍
输尿管支架管,又称为双J管,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极为广泛,适用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肾积水、肾移植等等上尿路手术以及输尿管狭窄的扩张等治疗中使用。它植入输尿管后,其一端被置于患者肾脏内,另一端被置于患者的膀胱内,用于将患者肾脏内的尿液以及碎石手术后的小碎石引流到膀胱内,该输尿管支架管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狭窄和粘连堵塞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还是双向引流的输尿管支架管,而双向引流所存在的问题就是尿液存在返流的情况,例如患者体位的改变时或者患者膀胱内的压力增高时,已经流入膀胱内的尿液会随着输尿管支架管逆流回到肾脏内,从而引发患者腰部胀痛、肾绞痛、以及造成尿路感染、肾积水以及肾功能损伤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输尿管支架管为双向引流所容易导致的尿液逆流所引起的患者不适的缺点,提供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包括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具有设于人体输尿管内的直管段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直管段两端的置于人体肾盂内的第一卷曲段和置于人体膀胱内的第二卷曲段,所述第一卷曲段和所述第二卷曲段上均设有可供尿液进出所述中空管体的通孔,还包括设于所述直管段内壁上的至少一组的抗返流膜组,所述抗返流膜组包括圆形瓣膜片,所述圆形瓣膜片具有围合形成圆形结构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圆形瓣膜片通过所述第一侧边固定于所述直管段的内壁上,所述圆形瓣膜片的第二侧边呈自由状悬浮于所述直管段内,所述抗返流膜组还包括用于贴合所述圆形瓣膜片的第二侧边用以闭合所述直管段的挡片,所述挡片固定于所述直管段内壁上,且所述挡片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卷曲段一侧,所述圆形瓣膜片与所述挡片相对设置,且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卷曲段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抗返流膜组的所述圆形瓣膜片与所述挡片之间的间距为1.5mm-3.5mm。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瓣膜片的直径为4.5mm-6.5mm。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瓣膜片的厚度为0.5mm-1.5mm。进一步地,所述圆形瓣膜片的第二侧边占所述直管段内壁周长的1/2-4/5。具体地,所述挡片呈圆弧状结构设置于所述直管段的内壁上,所述挡片的圆弧状结构占所述直管段内壁周长的1/2-4/5。具体地,所述挡片伸出所述直管段的内壁的最远端距离所述直管段内壁的距离为0.5mm-1.5mm。具体地,所述挡片的厚度为0.5mm-1.5mm。进一步地,所述抗返流膜组距离所述第二卷曲段的距离为5mm-20mm。进一步地,所述直管段内壁上设有至少两组所述的抗返流膜组,相邻的所述抗返流膜组之间的距离为7mm-20mm。本技术所提供的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输尿管支架管的直管段内设置了抗返流膜组,通过该抗返流膜组中的圆形瓣膜片与挡片的相互组合,形成了在直管段内的单向引流操作,该圆形瓣膜片的第一侧边固定于直管段的内壁上,第二侧边可随着直管段内液体的流动而摆动;当直管段内的液体正向移动时,该圆形瓣膜片的第二侧边可随着正向移动的液体移动,即该第二侧边朝向第二卷曲段打开,而当直管段内的液体逆向移动时,该圆形瓣膜片的第二侧边随着逆向移动的液体移动,而第二侧边移动到抗返流膜组的挡片处,该第二侧边与挡片贴合从而封闭直管段,使得直管段内的液体无法继续逆向移动,进而实现直管段内液体的单向引流,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通过设置的抗返流膜组,实现了整个输尿管支架管的单向引流,防止了膀胱内的尿液逆流回到肾盂内造成对患者的二次损伤,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适用于大部分的泌尿外科手术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直管段具有抗返流膜组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直管段液体正向移动时的截面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直管段液体逆向移动时的截面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中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直管段的截面图。图中:100、200-抗返流输尿管支架管10-中空管体11-直管段12-第一卷曲段13-第二卷曲段14-通孔20-抗返流膜组21-圆形瓣膜片22-挡片221-第一侧边222-第二侧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100。其中该输尿管支架管100包括的中空管体10一般采用聚氨酯(PU)材料制作而成,因此中空管体10本身具有非常柔软且有较高的抗弯折性,能够使得中空管体10的两端可以双向弯曲90°,且反复弯折之后仍然保持柔软且可以自动恢复原状。而具体地,该输尿管支架管100在植入人体中时,该中空管体10具有设于人体输尿管内的直管段11以及分别设于直管段11两端的置于人体肾盂内的第一卷曲段12和置于人体膀胱内的第二卷曲段13,第一卷曲段12和第二卷曲段13上均设有可供尿液进出中空管体10的通孔14。该中空管体10的直管段11被植入人体的输尿管中,可以起到支撑输尿管的作用,并通过植入肾盂端的第一卷曲段12上的通孔14将肾盂内所产生的尿液引入中空管体10中,最终通过膀胱端的第二卷曲段13上的通孔14将中空管体10中的尿液排入膀胱中,完成输尿管支架管100的尿液引流的作用。而本技术所提供的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100正是为了防止已经引流至膀胱段的尿液通过抗输尿管支架管100又回流到肾盂段,才设置了在直管段11处的抗返流膜组20。因此本技术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100还包括设于直管段11内壁上的至少一组的抗返流膜组20。在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直管段11内仅设置了一组抗返流膜组20。如图3所示,该抗返流膜组20包括圆形瓣膜片21,圆形瓣膜片21具有围合形成圆形结构的第一侧边211和第二侧边212,圆形瓣膜片21通过第一侧边211固定于直管段11的内壁上,圆形瓣膜片21的第二侧边212呈自由状悬浮于直管段11内。本技术所提供的抗返流膜组20中的圆形瓣膜片21均是采用与中空管体10相同材质的聚氨酯(PU)材质制作,因此该圆形瓣膜片21也具有柔软的特性,并且该圆形瓣膜片21的第一侧边211与直管段11的内壁固定连接,因此在实际加工过程中,为了方便该抗返流膜组20的制作,该圆形瓣膜片21与中空管体10一体成型。圆形瓣膜片21的第一侧边211与直管段11固定连接,第二侧边212则呈自由端。而圆形瓣膜片21由第一侧边211和第二侧边212围合形成圆形结构。而一般输尿管支架管100的直管段11的管内内径为5mm-7mm,为了该圆形瓣膜片21能够在直管段11呈一端固定,另一端随着液体自由移动的效果,该圆形瓣膜片21的直径为4.5mm-6.5mm。该圆形瓣膜片21的直径比该直管段11的内径小,但是,该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包括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具有设于人体输尿管内的直管段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直管段两端的置于人体肾盂内的第一卷曲段和置于人体膀胱内的第二卷曲段,所述第一卷曲段和所述第二卷曲段上均设有可供尿液进出所述中空管体的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直管段内壁上的至少一组的抗返流膜组,所述抗返流膜组包括圆形瓣膜片,所述圆形瓣膜片具有围合形成圆形结构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圆形瓣膜片通过所述第一侧边固定于所述直管段的内壁上,所述圆形瓣膜片的第二侧边呈自由状悬浮于所述直管段内,所述抗返流膜组还包括用于贴合所述圆形瓣膜片的第二侧边用以闭合所述直管段的挡片,所述挡片固定于所述直管段内壁上,且所述挡片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卷曲段一侧,所述圆形瓣膜片与所述挡片相对设置,且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卷曲段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包括中空管体,所述中空管体具有设于人体输尿管内的直管段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直管段两端的置于人体肾盂内的第一卷曲段和置于人体膀胱内的第二卷曲段,所述第一卷曲段和所述第二卷曲段上均设有可供尿液进出所述中空管体的通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直管段内壁上的至少一组的抗返流膜组,所述抗返流膜组包括圆形瓣膜片,所述圆形瓣膜片具有围合形成圆形结构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圆形瓣膜片通过所述第一侧边固定于所述直管段的内壁上,所述圆形瓣膜片的第二侧边呈自由状悬浮于所述直管段内,所述抗返流膜组还包括用于贴合所述圆形瓣膜片的第二侧边用以闭合所述直管段的挡片,所述挡片固定于所述直管段内壁上,且所述挡片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卷曲段一侧,所述圆形瓣膜片与所述挡片相对设置,且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卷曲段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返流膜组的所述圆形瓣膜片与所述挡片之间的间距为1.5mm-3.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返流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瓣膜片的直径为4.5m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齐田素萍余舟郭吉楠袁也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