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687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防霉剂和缓释剂,所述防霉剂为水杨酰苯胺和双乙酸钠,水杨酰苯胺和双乙酸钠的重量比为(3~12):(1~15),所述缓释剂为环糊精或壳聚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缓释技术包裹防霉剂形成微胶囊,在集装箱内缓慢持续释放,达到长效作用,保障运输过程中的抗菌防霉效果持久。

A fungicide for container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霉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海洋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即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以及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所以海洋运输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集装箱运输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这是因为它具有装卸效率高、船舶周转快、货损货差少、包装费用节省、劳动强度低和手续简便等优点。但是,集装箱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白天在太阳照射下,箱内温度很高(40-70℃),湿度处于一个适中的水平(65%);夜晚来临时,温度有比较大的下降(20-30℃),则相对湿度会达到100%,多余的水汽将凝结成小水珠附在集装箱内壁或产品包装外壁,形成“集装箱雾雨”、“货物汗”,容易导致集装箱内产品如木质类、纺织类、纸质类发霉,而集装箱的温湿度环境直接影响霉菌的数量。当环境中的相对湿度大于60%,温度在20-35℃时,霉菌就会滋生,再加上纸箱或者货物本身携带大量营养物质,霉菌就会呈现爆发式生长。每年因受潮霉菌滋生和氧化腐蚀造成的货物运输损失巨大,所以抑制霉菌滋生,降低集装箱内部的发霉风险迫在眉睫。目前,比较传统的做法就是,在集装箱内放置一定数量的集装箱干燥棒,减少集装箱中空气的水分含量,但这种方法不能达到很好的抑霉防霉效果,而且干燥剂在吸收水分达到饱和时,就会失效。同时,集装箱一般为公用,且交叉使用,为了避免上一批货物残留的微生物影响到下一批货物,所以集装箱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杀菌和除臭处理。杀菌剂通常是指能有效地控制或杀死系统中微生物的化学制剂。常用的杀菌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和次氯酸等,杀菌作用强,但也存在具有极强腐蚀性和刺激性,以及操作不便等问题,不能使用于集装箱等金属表面,容易造成氧化腐蚀。另外一些相对低效的季铵盐和双胍类杀菌剂对物体、环境等腐蚀小,毒性也较小,但一般只对细菌等微生物有作用,而无防霉能力,所以运用在集装箱中,只能短时间内杀灭细菌,无法抵御海运长时间的高温高湿环境,进而无法阻止霉菌滋生等情况的发生。我们发现,水杨酰苯胺能够杀死或抑制一般霉菌,并且在相对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也能杀死生长中的毛霉、交链孢霉和根霉等。水杨酰苯胺在空气中性能稳定,但是加温遇水时,化学性质变得活泼,更易杀死霉菌,达到防霉效果。这一特性使得水杨酰苯胺非常适合应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但由于其释放速度过快,防霉效果持续时间短,不能满足集装箱防霉杀菌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集装箱的抗菌防霉效果持久的防霉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其包括防霉剂和缓释剂,所述防霉剂为水杨酰苯胺和双乙酸钠,水杨酰苯胺和双乙酸钠的重量比为(3~12):(1~15),所述缓释剂为环糊精或壳聚糖。优选地,所述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防霉剂1%~12%、杀菌剂0.5%~10%、缓释剂0.1%~3%、缓蚀剂0.1%~2%、辅助剂5%~15%和水余量。优选地,所述杀菌剂为十六烷基吡啶氯化铵、双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苯氧乙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杀菌剂为十六烷基吡啶氯化铵和苯氧乙醇,其重量比为(1~8):(1~10)。优选地,所述缓蚀剂为三乙醇胺、乙二胺、钨酸盐和硅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辅助剂为乙醚、乙醇、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百分比,先将防霉剂和辅助剂在500~800rpm转速下搅拌3~5min,再缓慢加入缓释剂,同时加速以1500~1800rpm转速搅拌10~15min,让缓释剂与防霉剂进行交联包裹,得到混合物A;S2:按重量百分比,将杀菌剂和水在400~600rpm转速下搅拌3~5min,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B;S3:按重量百分比,将混合物A倒入混合物B中,在1000~1200rpm的转速下搅拌6~10min,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中性,即得所述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①采用缓释技术形成微胶囊,被包裹的防霉剂在集装箱内缓慢释放以达到长效作用,保障运输过程中的抗菌防霉效果持久;②用作防霉剂的水杨酰苯胺能够在相对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杀死生长中的毛霉、交链孢霉和根霉等,在空气中性能稳定,而在集装箱这样的高温潮湿环境中化学性质变得活泼,更易杀死霉菌,达到防霉效果,双乙酸钠对霉菌、酵母等有抑制效果,且较为安全,两者配合使用能起到更广泛的防霉作用;③用作杀菌剂的十六烷基吡啶氯化铵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抗菌广谱,它的杀菌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双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适合硬表面的消毒杀菌,苯氧乙醇杀菌速度快,对铜绿假单胞杆菌有特殊的抑杀作用,同时还具有一定除臭作用,阻止细菌分解有机物生成有气味物质,非常适用于海运中的集装箱环境;④制得的防霉杀菌剂为中性液体,同时缓蚀剂成分也能避免对集装箱内部金属造成腐蚀;⑤防霉剂成分与杀菌剂成分复配使用,可产生增效作用,扩大抗菌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其包括防霉剂和缓释剂,所述防霉剂为水杨酰苯胺和双乙酸钠,水杨酰苯胺和双乙酸钠的重量比为(3~12):(1~15),所述缓释剂为环糊精或壳聚糖,优选壳聚糖。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防霉剂1%~12%、杀菌剂0.5%~10%、缓释剂0.1%~3%、缓蚀剂0.1%~2%、辅助剂5%~15%和水余量。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菌剂为十六烷基吡啶氯化铵、双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苯氧乙醇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杀菌剂为十六烷基吡啶氯化铵和苯氧乙醇,其重量比为(1~8):(1~10)。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缓蚀剂为三乙醇胺、乙二胺、钨酸盐和硅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三乙醇胺。在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剂为乙醚、乙醇、异丙醇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乙醇。上述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重量百分比,先将防霉剂和辅助剂在500~800rpm转速下搅拌3~5min,再缓慢加入缓释剂,同时加速以1500~1800rpm转速搅拌10~15min,让缓释剂与防霉剂进行交联包裹,得到混合物A;S2:按重量百分比,将杀菌剂和水在400~600rpm转速下搅拌3~5min,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B;S3:按重量百分比,将混合物A倒入混合物B中,在1000~1200rpm的转速下搅拌6~10min,混合均匀,调节pH值为中性,即得所述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为便于对比,将实施例1-10的具体成分配比列在下面的表格中。防霉剂和杀菌剂具体成分及其重量比:其他原料具体成分:以上制备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的原料重量百分比:效果测试实验(1)防霉菌能力测试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防霉剂和缓释剂,所述防霉剂为水杨酰苯胺和双乙酸钠,水杨酰苯胺和双乙酸钠的重量比为(3~12):(1~15),所述缓释剂为环糊精或壳聚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防霉剂和缓释剂,所述防霉剂为水杨酰苯胺和双乙酸钠,水杨酰苯胺和双乙酸钠的重量比为(3~12):(1~15),所述缓释剂为环糊精或壳聚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防霉剂1%~12%、杀菌剂0.5%~10%、缓释剂0.1%~3%、缓蚀剂0.1%~2%、辅助剂5%~15%和水余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为十六烷基吡啶氯化铵、双辛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和苯氧乙醇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为十六烷基吡啶氯化铵和苯氧乙醇,其重量比为(1~8):(1~10)。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集装箱的防霉杀菌剂,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倩杨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佳伲斯防霉抗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