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块式绿化带自动浇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687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4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分块式绿化带自动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槽内的水泵、以及设置在绿化带每一灌溉区块的湿度传感器和喷头;每一所述喷头与水泵通过水管连接,每一所述喷头与水管的连接部设置有常闭水阀;每一所述常闭水阀以及水泵与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每一所述湿度传感器、每一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以及水泵均连接PLC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湿度传感器、PLC控制器、常闭水阀和继电器设计出了一种可以分区块控制绿化带自动浇水的方案,其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节约时间,并能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较少人力的投入,避免了由于人工无法对植物是否缺水的不准确判断,增加了绿化带植物的存活率,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块式绿化带自动浇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园林维护和保养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块式绿化带自动浇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除了交通、建筑、道路等建设之外,绿化带也是重要的附属设施,其给城市景观带来了不小的提升作用。然而,它的作用可远不止此。首先,在道路中间,常用绿化带来隔开,它很好的分割了交通,给人们安全带来一定保障,并且,它还可以消除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其次,它还可以净化空气,车流量越来越大,尾气排放,喇叭噪音也开始扰乱的生活空间,绿化带可以滞尘,吸收尾气,释放氧气,降低噪声。最后,绿化带还有一定的蓄水功能,减少地表水的快速蒸发。虽然,绿化带建设能给带来这么多好处,但是,绿化带的维护也同样重要,现阶段,绿化带维护主要是人工来做。它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不好把握浇水量,这会影响绿化植物的呼吸,严重的会导致烂根甚至死亡,并且会大量浪费水资源。其次,由于是人工浇灌,主要是通过植物叶面的情况来判定植物是否缺水,无法实时判断植物是否缺水,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块式绿化带自动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槽内的水泵、以及设置在绿化带每一灌溉区块的湿度传感器和喷头;每一所述喷头与水泵通过水管连接,每一所述喷头与水管的连接部设置有常闭水阀;每一所述常闭水阀以及水泵与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每一所述湿度传感器、每一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以及水泵均连接PLC控制器。优选地,所述水槽内还设置有连接PLC控制器的水位传感器;所述PLC控制器还连接有显示屏。优选地,所述水泵出水端的水管内设置有过滤网。优选地,所述湿度传感器朝向喷头出水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挡板。优选地,所述水管由主管道分为三路,每一路分为两个灌溉区块;所述主管道和每一路分管道上均设置有常闭水阀,每一所述常闭水阀与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每一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PLC控制器。本技术及其优选方案结合湿度传感器、PLC控制器、常闭水阀和继电器设计出了一种可以分区块控制绿化带自动浇水的方案,其智能化程度高、使用方便、节约时间,并能合理利用水资源,通过较少人力的投入,避免了由于人工无法对植物是否缺水的不准确判断,增加了绿化带植物的存活率,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泵;2、过滤网;3、第一常闭水阀;4、第二常闭水阀;5、第三常闭水阀;6、第四常闭水阀;7、第五常闭水阀;8、第六常闭水阀;9、第七常闭水阀;10、第八常闭水阀;11、第九常闭水阀;12、第十常闭水阀;13、湿度传感器;14、挡板;15、水槽;16、水位传感器;17、喷头;18、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装置包括:设置在水槽15内的水泵1和水位传感器16、以及设置在绿化带每一灌溉区块的湿度传感器13和喷头17。其中,每一喷头17与水泵1通过水管18连接,水管18由主管道分为三路,每一路分为两个灌溉区块;主管道内设置有过滤网2;主管道和每一路分管道上均设置有常闭水阀,包括:第一常闭水阀3、第二常闭水阀4、第三常闭水阀5、第四常闭水阀6;每一喷头17与水管18的连接部设置有常闭水阀,包括:第五常闭水阀7、第六常闭水阀8、第七常闭水阀9、第八常闭水阀10、第九常闭水阀11、第十常闭水阀12。每一常闭水阀以及水泵1与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每一湿度传感器13、每一继电器的线圈以及水泵1和水位传感器16均连接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还连接有显示屏。湿度传感器13朝向喷头17出水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挡板14。其中,湿度传感器13用于检测土壤的湿度值,通过PLC控制器中的比较器判定当前植物是否缺水,而比较器当中的设定值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和种类的植物需水量进行调节。常闭水阀和继电器用以控制水管18的出水,其中继电器的线圈引脚一端连接PLC控制器,另一端接24V,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常闭水阀串联接到电路中,当比较器判定植物缺水时,接入PLC控制器的输入引脚拉低,继电器的线圈得电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此时常闭水阀打开,水管18从喷头17出水。在本实施例中,水位传感器16用于检测水槽15内液面高度,将检测到的液面高度数据显示在显示屏,以确保水槽15内有足够的水。以第四常闭水阀6、第七常闭水阀9所在的第一路第一灌溉区块为例,湿度传感器13采用三线制,输出引脚接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另外两个引脚接电源,采用DC24V供电。PLC控制器的输出端接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线圈另一端接24V电源。当湿度传感器13将检测到的湿度值传给PLC控制器,并与预设的值进行比较,如果低于设定值则判定为缺水。此时,将第一常闭水阀3、第四常闭水阀6、第七常闭水阀9以及水泵1对应的继电器的常开触点S1、S4、S7、S11的输出引脚拉低,线圈得电,继电器的常开触点闭合,常闭水阀导通,该灌溉区块的喷头17就可以进行浇水。湿度传感器13的上方设有挡板14,以防止浇水过程中浇到湿度传感器13;在系统进行浇水的过程中,湿度传感器13也会将检测到的值传给PLC控制器,对该区再次进行判定,如果高于设定值,系统会第七常闭水阀9,该灌溉区块就停止浇水。如果该灌溉区块的湿度传感器13和其它各区的湿度传感器13检测到值传给系统,均判定为不缺水,则再关闭第一常闭水阀3、第四常闭水阀6以及水泵1。本专利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专利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它各种形式的分块式绿化带自动浇水系统,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块式绿化带自动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槽内的水泵、以及设置在绿化带每一灌溉区块的湿度传感器和喷头;每一所述喷头与水泵通过水管连接,每一所述喷头与水管的连接部设置有常闭水阀;每一所述常闭水阀以及水泵与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每一所述湿度传感器、每一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以及水泵均连接PLC控制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块式绿化带自动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槽内的水泵、以及设置在绿化带每一灌溉区块的湿度传感器和喷头;每一所述喷头与水泵通过水管连接,每一所述喷头与水管的连接部设置有常闭水阀;每一所述常闭水阀以及水泵与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联;每一所述湿度传感器、每一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以及水泵均连接PLC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块式绿化带自动浇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内还设置有连接PLC控制器的水位传感器;所述PLC控制器还连接有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邦兰家祥廖耿斌林寿英邓小蕾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