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6651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7:46
终端装置接收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PDCCH,基于PDCCH的检测来发送包括传输块的PUSCH,在RRC层的参数被设定为真的情况下,在捆绑内触发非自适应重传而不等待对先前发送的反馈,传输块的大小至少基于RRC层的参数是否被设定为真来给出。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终端装置、基站装置、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本申请对2016年9月14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79256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技术介绍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中,对蜂窝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以下称为“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注册商标))”或“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进行了研究。在LTE中,也将基站装置称为eNodeB(evolvedNodeB:演进型节点B),将终端装置称为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LTE是将基站装置所覆盖的区域以小区状配置多个的蜂窝通信系统。单个基站装置也可以管理多个小区。LTE对应于时分双工(TimeDivisionDuplex:TDD)。也将采用TDD方式的LTE称为TD-LTE或LTETDD。在TDD中,上行链路信号和下行链路信号被时分多路复用。此外,LTE对应于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Duplex:FDD)。在3GPP中,对为了强化上行链路的容量(capacity)而在特殊子帧的UpPTS中发送PUSCH进行了研究(非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MotivationforNewWorkItemProposal:ULtransmissionEnhancementforLTE”,R1-160226,CMCC,3GPPTSGRANMeeting#71,Gothenburg,Sweden,7th-10thMarch2016.非专利文献2:“3GPPTS36.211V12.5.0(2015-03)”,26thMarch,2015.非专利文献3:“3GPPTS36.213V12.5.0(2015-03)”,26thMarch,2015.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提供能使用上行链路信号与基站装置高效地进行通信的终端装置、与该终端装置通信的基站装置、用于该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用于该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安装于该终端装置的集成电路、以及安装于该基站装置的集成电路。在此,该上行链路信号可以包括PUSCH、SRS和/或PRACH。技术方案(1)本专利技术的方案采用了以下方案。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是一种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接收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PDCCH;以及发送部,基于所述PDCCH的检测来发送包括传输块的PUSCH,所述发送部在RRC层的参数TTI捆绑(Bundling)被设定为真(TRUE)的情况下,在捆绑内触发非自适应重传而不等待对先前发送的反馈,所述传输块的大小至少基于所述RRC层的参数TTI捆绑是否被设定为真来给出。(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是一种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将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PDCCH发送给终端装置;以及接收部,基于所述PDCCH的发送来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包括传输块的PUSCH,在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RRC层的参数TTI捆绑为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终端装置在捆绑内触发非自适应重传而不等待对先前发送的反馈,所述传输块的大小至少基于是否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所述RRC层的参数TTI捆绑为真来给出。(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是一种用于终端装置的通信方法,接收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PDCCH,并基于所述PDCCH的检测来发送包括传输块的PUSCH,在RRC层的参数TTI捆绑被设定为真的情况下,在捆绑内触发非自适应重传而不等待对先前发送的反馈,所述传输块的大小至少基于所述RRC层的参数TTI捆绑是否被设定为真来给出。(4)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是一种用于基站装置的通信方法,将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PDCCH发送给终端装置,基于所述PDCCH的发送来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包括传输块的PUSCH,在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RRC层的参数TTI捆绑为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终端装置在捆绑内触发非自适应重传而不等待对先前发送的反馈,所述传输块的大小至少基于是否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所述RRC层的参数TTI捆绑为真来给出。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终端装置以及基站装置能相互使用上行链路信号来高效地进行通信。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帧结构类型2的无线帧的概略构成的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时隙的概略构成的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循环前缀设定的一个示例的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UL/DL设定的图。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子帧的一个示例的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特殊子帧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针对下行链路中的常规CP的特殊子帧设定(specialsubframeconfiguration)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捆绑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检测PDCCH的子帧与调整以及执行对应的PUSCH发送的子帧的关系的第一示例的图。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检测PDCCH的子帧与调整以及执行对应的PUSCH发送的子帧的关系的第一示例的图。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检测PDCCH的子帧与调整以及执行对应的PUSCH发送的子帧的关系的第二示例的图。图1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检测PDCCH的子帧与调整以及执行对应的PUSCH发送的子帧的关系的第二示例的图。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对PUSCH的调度信息的获取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图1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MCS索引(IMCS)、(Q’m)、传输块大小索引(ITBS)、以及冗余版本(rvidx)的对应表的图。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P、传输块大小索引(ITBS)、以及传输块大小的对应的图。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码字(传输块)的编码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图2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速率匹配的一个示例的图。图2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比特选择和去除的一个示例的图。图2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捆绑与冗余版本的对应的一个示例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在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终端装置1A~1C以及基站装置3。以下,将终端装置1A~1C称为终端装置1。以下,对载波聚合进行说明。终端装置1可以设定多个服务小区。将终端装置1经由多个服务小区进行通信的技术称为小区聚合或载波聚合。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可以应用于对终端装置1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的每一个。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所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的一部分。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所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的每个组。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方案也可以应用于所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的组的一部分。在载波聚合中,也将所设定的多个服务小区称为聚合的服务小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应用TDD(Time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和/或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频分双工)。在小区聚合的情况下,可以对多个服务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接收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PDCCH;以及发送部,基于所述PDCCH的检测来发送包括传输块的PUSCH,所述发送部在RRC层的参数TTI捆绑被设定为真的情况下,在捆绑内触发非自适应重传而不等待对先前发送的反馈,所述传输块的大小至少基于所述RRC层的参数TTI捆绑是否被设定为真来给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14 JP 2016-1792561.一种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接收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PDCCH;以及发送部,基于所述PDCCH的检测来发送包括传输块的PUSCH,所述发送部在RRC层的参数TTI捆绑被设定为真的情况下,在捆绑内触发非自适应重传而不等待对先前发送的反馈,所述传输块的大小至少基于所述RRC层的参数TTI捆绑是否被设定为真来给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装置,其中,在所述RRC层的参数TTI捆绑未被设定为真的情况下,所述传输块的大小至少基于所述传输块在特殊子帧的UpPTS和上行链路子帧中的哪一个发送来给出,在所述RRC层的参数TTI捆绑被设定为真的情况下,与所述传输块在所述上行链路子帧和所述UpPTS中的哪一个发送无关地给出。3.一种基站装置,具备:发送部,将包括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PDCCH发送给终端装置;以及接收部,基于所述PDCCH的发送来从所述终端装置接收包括传输块的PUSCH,在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RRC层的参数TTI捆绑为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终端装置在捆绑内触发非自适应重传而不等待对先前发送的反馈,所述传输块的大小至少基于是否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所述RRC层的参数TTI捆绑为真来给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装置,其中,在未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所述RRC层的参数TTI捆绑为真的情况下,所述传输块的大小至少基于所述传输块在特殊子帧的UpPTS和上行链路子帧中的哪一个发送来给出,在对所述终端装置设定所述RRC层的参数TTI捆绑为真的情况下,与所述传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翔一吉村友树大内涉刘丽清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鸿颖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