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转换率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176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转换率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包括集热管、支架、集光镜框架、水管、导气管、固定座、控制器、旋转电机、电机座、底座、底杆、支杆、集光镜、金属内壳、蒸汽转化室、水位传感器、电磁阀、导线、集热管底框、木塞和真空管,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在地面上,控制器规定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底座的顶部与底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杆的内部设有电机座,电机座的底部与底杆的固定连接,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座的顶部,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杆的顶端与固定座的底端固定连接,集光镜框架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座的顶端;所述集光镜框架的内侧设有若干片集光镜。

A Solar Steam Generator with High Conversion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转换率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蒸汽的应用领域,具体是一种高转换率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能源,机具开发潜能,随着太阳能利用的日益普遍,太阳能装置的开发也日益成熟,例如太阳能蒸气发生器,太阳能蒸气发生器是专门用于生产水蒸气的装置,所产生的水蒸气可以进行冬季供暖、蒸煮食物、储存等用,因其使用方便、造价低廉,近年来广受消费者的欢迎。传统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都是使用金属筒状容器作为加热器,通过聚光镜将光线得以聚集使其内部的水沸腾从而产生充足的水蒸气,但对于这种金属筒状容器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其往往需要足够强度的光照,在早晨或傍晚黄昏光线较弱时,由于金属筒状容器的保温性能极差,使得其聚集的能量会极快的散发出去,这样以来聚光镜聚集产生的能量与金属筒状容器散发的能量达到平衡,无法提供容器内部的水产生蒸汽所需的充足的能量,这就使得太阳能蒸汽发生器无法产生蒸汽,一来降低了太阳能蒸汽发生器的实际工作时间,二来会给人们的日常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转换率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转换率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包括集热管、支架、集光镜框架、水管、导气管、固定座、控制器、旋转电机、电机座、底座、底杆、支杆、集光镜、金属内壳、蒸汽转化室、水位传感器、电磁阀、导线、集热管底框、木塞和真空管,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在地面上,控制器规定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底座的顶部与底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杆的内部设有电机座,电机座的底部与底杆的固定连接,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座的顶部,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杆的顶端与固定座的底端固定连接,集光镜框架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座的顶端;所述集光镜框架的内侧设有若干片集光镜,集光镜框架的内侧边缘处设有若干个支架,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集光镜框架上,支架的另一端与集热管底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集热管底框固定安装在集热管的管口外侧壁上,集热管上设有真空管,真空管的内侧壁与金属内壳的外侧壁连接,金属外壳的内侧设有蒸汽转化室,真空管的管口内侧设有木塞,导气管的一端贯穿木塞,设在蒸汽转化室的顶端,导气管的另一端与贯穿集光镜框架与蒸汽设备连接,水管的一端贯穿木塞,设在蒸汽转化室的底端,水管的另一端贯穿集光镜框架,与水泵连接,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木塞的内侧设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与电磁阀通过导线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位传感器与电磁阀通过导线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真空管内管的外侧壁上均匀设有一层吸光涂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集光镜框架、集热管底框为铝合金材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管、导气管为软性塑料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真空管为透明玻璃材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电机为变频电机。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座为不锈钢座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集光镜将光照集中到集热管上,通过金属内壳吸收热量,对内部水加温,使得蒸汽产生,并通过导气管导出,设备通过控制器一直面对太阳的光照面,使得设备的工作效率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高转换率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高转换率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中集热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包括集热管1、支架2、集光镜框架3、水管4、导气管5、固定座6、控制器7、旋转电机8、电机座9、底座10、底杆11、支杆12、集光镜13、金属内壳14、蒸汽转化室15、水位传感器16、电磁阀17、导线18、集热管底框19、木塞20和真空管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转换率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包括集热管1、支架2、集光镜框架3、水管4、导气管5、固定座6、控制器7、旋转电机8、电机座9、底座10、底杆11、支杆12、集光镜13、金属内壳14、蒸汽转化室15、水位传感器16、电磁阀17、导线18、集热管底框19、木塞20和真空管21,所述底座10的底部安装在地面上,控制器7规定安装在底座10的上表面,底座10的顶部与底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杆11的内部设有电机座9,电机座9的底部与底杆11的固定连接,旋转电机8固定安装在电机座9的顶部,旋转电机8的输出端与支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杆12的顶端与固定座6的底端固定连接,集光镜框架3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座6的顶端;所述集光镜框架3的内侧设有若干片集光镜13,集光镜框架3的内侧边缘处设有若干个支架2,支架2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集光镜框架3上,支架2的另一端与集热管底框19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集热管底框19固定安装在集热管1的管口外侧壁上,集热管1上设有真空管21,真空管21的内侧壁与金属内壳14的外侧壁连接,金属外壳14的内侧设有蒸汽转化室15,真空管21的管口内侧设有木塞20,导气管5的一端贯穿木塞20,设在蒸汽转化室15的顶端,导气管5的另一端与贯穿集光镜框架3与蒸汽设备连接,水管4的一端贯穿木塞20,设在蒸汽转化室15的底端,水管4的另一端贯穿集光镜框架3,与水泵连接,水管4上设有电磁阀17,木塞20的内侧设有水位传感器16;所述水位传感器16与电磁阀17通过导线18连接,通过集光镜13将阳光聚集到集热管1上,加温内部金属内壳14,使得水蒸气产生,通过水位传感器16检测蒸汽转化室15内部的液位,控制电磁阀17开关,合理控制水位,控制器7控制旋转电机8转动,使得集光镜13一直处于阳光照面。在本技术中,所述旋转电机6为变频电机,所述固定,8为不锈钢座体。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转换率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包括集热管、支架、集光镜框架、水管、导气管、固定座、控制器、旋转电机、电机座、底座、底杆、支杆、集光镜、金属内壳、蒸汽转化室、水位传感器、电磁阀、导线、集热管底框、木塞和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在地面上,控制器规定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底座的顶部与底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杆的内部设有电机座,电机座的底部与底杆的固定连接,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座的顶部,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杆的顶端与固定座的底端固定连接,集光镜框架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座的顶端;所述集光镜框架的内侧设有若干片集光镜,集光镜框架的内侧边缘处设有若干个支架,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集光镜框架上,支架的另一端与集热管底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集热管底框固定安装在集热管的管口外侧壁上,集热管上设有真空管,真空管的内侧壁与金属内壳的外侧壁连接,金属内壳的内侧设有蒸汽转化室,真空管的管口内侧设有木塞,导气管的一端贯穿木塞,设在蒸汽转化室的顶端,导气管的另一端与贯穿集光镜框架与蒸汽设备连接,水管的一端贯穿木塞,设在蒸汽转化室的底端,水管的另一端贯穿集光镜框架,与水泵连接,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木塞的内侧设有水位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转换率的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包括集热管、支架、集光镜框架、水管、导气管、固定座、控制器、旋转电机、电机座、底座、底杆、支杆、集光镜、金属内壳、蒸汽转化室、水位传感器、电磁阀、导线、集热管底框、木塞和真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在地面上,控制器规定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底座的顶部与底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杆的内部设有电机座,电机座的底部与底杆的固定连接,旋转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座的顶部,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支杆的顶端与固定座的底端固定连接,集光镜框架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固定座的顶端;所述集光镜框架的内侧设有若干片集光镜,集光镜框架的内侧边缘处设有若干个支架,支架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集光镜框架上,支架的另一端与集热管底框的外侧壁固定连接,集热管底框固定安装在集热管的管口外侧壁上,集热管上设有真空管,真空管的内侧壁与金属内壳的外侧壁连接,金属内壳的内侧设有蒸汽转化室,真空管的管口内侧设有木塞,导气管的一端贯穿木塞,设在蒸汽转化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源卞映媚彭思梦林子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