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601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包括垫片本体,所述垫片本体由上垫片和下垫片组成,所述上垫片的内部设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且呈圆柱状,所述加固层均匀分布在所述上垫片的内部,所述上垫片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底端嵌入在所述上垫片的内部采用防水胶进行固定,所述防滑层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且呈均匀铺设,所述上垫片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各防滑层的连接处。通过在防滑层的内部设有填充腔,并且在填充腔的内部设有泡沫,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降低了防滑层的硬度,有效的防止防滑层在使用时出现破损,提高了防滑垫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An Easy-to-Use Anti-skid Gas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
本技术涉及防滑垫片
,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
技术介绍
防滑垫片也称止滑垫。顾名思义,是指防止滑动的垫子。现有的防滑垫片由于硬度较高,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磕碰,易导致防滑垫片出现破损,降低了防滑垫片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使用成本。除此之外,现有的防滑垫片多为一体式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对对防滑垫片的高度进行调整,降低了防滑垫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包括垫片本体,所述垫片本体由上垫片和下垫片组成,所述上垫片的内部设有加固层,所述加固层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且呈圆柱状,所述加固层均匀分布在所述上垫片的内部,所述上垫片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底端嵌入在所述上垫片的内部采用防水胶进行固定,所述防滑层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且呈均匀铺设,所述上垫片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各防滑层的连接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滑层的内部设有填充腔,所述填充腔的内部设有泡沫,所述泡沫采用胶水与所述防滑层的内表面进行粘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垫片的外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上垫片和所述下垫片之间的连接处采用螺丝和螺孔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垫片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一连接孔呈相对分布且互通,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通过螺丝进行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内支撑柱,所述内支撑柱的外部设有外支撑柱,所述外支撑柱设置于所述下垫片的内部,所述外支撑柱和所述内支撑柱采用螺丝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在防滑层的内部设有填充腔,并且在填充腔的内部设有泡沫,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降低了防滑层的硬度,有效的防止防滑层在使用时出现破损,提高了防滑垫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2.通过增设的固定板可防止灰尘以及杂物进入到上垫片和下垫片之间连接的缝隙处,并且在上垫片的内部设有内支撑柱,在下垫片的内部设有外支撑柱,外支撑柱和内支撑柱进行配合使用便于对防滑垫片的高度进行调整,提高了防滑垫片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分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的外支撑柱和内支撑柱连接示意图。图中:垫片本体1、上垫片2、下垫片3、加固层4、防滑层5、第一连接孔6、填充腔7、泡沫8、固定板9、第二连接孔10、内支撑柱11、外支撑柱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包括垫片本体1,所述垫片本体1由上垫片2和下垫片3组成,所述上垫片2的内部设有加固层4,所述加固层4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且呈圆柱状,所述加固层4均匀分布在所述上垫片2的内部,所述上垫片2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层5,所述防滑层5的底端嵌入在所述上垫片2的内部采用防水胶进行固定,所述防滑层5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且呈均匀铺设,所述上垫片2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孔6,所述第一连接孔6设置于各防滑层5的连接处。请参阅图2,所述防滑层5的内部设有填充腔7,所述填充腔7的内部设有泡沫8,所述泡沫8采用胶水与所述防滑层5的内表面进行粘接,通过增设的泡沫8可降低了防滑层5的硬度。请参阅图2,所述下垫片3的外部设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设置于所述上垫片2和所述下垫片3之间的连接处采用螺丝和螺孔进行固定,通过增设的固定板9可防止灰尘以及杂物进入到上垫片2和下垫片3之间连接的缝隙处。请参阅图2,所述下垫片3的内部设有第二连接孔10,所述第二连接孔10和所述第一连接孔6呈相对分布且互通,所述第一连接孔6和所述第二连接孔10通过螺丝进行连接,通过增设的第一连接孔6和第二连接孔10进行配合使用可提高了对上垫片2和下垫片3连接的稳定性。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连接孔6的两侧分别设有内支撑柱11,所述内支撑柱11的外部设有外支撑柱12,所述外支撑柱12设置于所述下垫片3的内部,所述外支撑柱12和所述内支撑柱11采用螺丝进行固定,通过增设的外支撑柱12和内支撑柱11之间进行连接便于对防滑垫片的高度进行调整。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在防滑层5的内部设有填充腔7,在填充腔7的内部设有泡沫8,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防滑垫片出现磕碰的时候,防滑垫片不易进行损坏,并且在上垫片2的内部设有内支撑柱11,在下垫片3的内部设有外支撑柱12,利用螺栓和螺孔对外支撑柱12和内支撑柱11进行连接,实现利用外支撑柱12和内支撑柱11对上垫片2和下垫片3的高度进行调整。本技术的垫片本体1、上垫片2、下垫片3、加固层4、防滑层5、第一连接孔6、填充腔7、泡沫8、固定板9、第二连接孔10、内支撑柱11、外支撑柱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现有的防滑垫片由于硬度较高,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磕碰,易导致防滑垫片出现破损,降低了防滑垫片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使用成本。除此之外,现有的防滑垫片多为一体式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无法对对防滑垫片的高度进行调整,降低了防滑垫片的实用性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在防滑层的内部设有填充腔,并且在填充腔的内部设有泡沫,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降低了防滑层的硬度,有效的防止防滑层在使用时出现破损,提高了防滑垫片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通过增设的固定板可防止灰尘以及杂物进入到上垫片和下垫片之间连接的缝隙处,并且在上垫片的内部设有内支撑柱,在下垫片的内部设有外支撑柱,外支撑柱和内支撑柱进行配合使用便于对防滑垫片的高度进行调整,提高了防滑垫片的实用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包括垫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本体(1)由上垫片(2)和下垫片(3)组成,所述上垫片(2)的内部设有加固层(4),所述加固层(4)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且呈圆柱状,所述加固层(4)均匀分布在所述上垫片(2)的内部,所述上垫片(2)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层(5),所述防滑层(5)的底端嵌入在所述上垫片(2)的内部采用防水胶进行固定,所述防滑层(5)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且呈均匀铺设,所述上垫片(2)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孔(6),所述第一连接孔(6)设置于各防滑层(5)的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包括垫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本体(1)由上垫片(2)和下垫片(3)组成,所述上垫片(2)的内部设有加固层(4),所述加固层(4)采用橡胶材质制成且呈圆柱状,所述加固层(4)均匀分布在所述上垫片(2)的内部,所述上垫片(2)的上表面设有防滑层(5),所述防滑层(5)的底端嵌入在所述上垫片(2)的内部采用防水胶进行固定,所述防滑层(5)采用硅胶材质制成且呈均匀铺设,所述上垫片(2)的内部设有第一连接孔(6),所述第一连接孔(6)设置于各防滑层(5)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使用的防滑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5)的内部设有填充腔(7),所述填充腔(7)的内部设有泡沫(8),所述泡沫(8)采用胶水与所述防滑层(5)的内表面进行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泰良功能高分子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