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锚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941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载锚护机构,包括主伸缩臂、临时支护机构和机械锚钻组件,所述主伸缩臂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下方固定连接基础架,所述内筒滑动连接在外筒内,所述内筒上方固定连接临时支护机构;所述机械锚钻组件包括“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包括竖直筒和水平筒,所述竖直筒和水平筒垂直连接,所述水平筒滑动连接在内筒内,所述内筒内设有排距调整油缸,所述排距调整油缸的一端与内筒铰接,另一端与水平筒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增加打孔作业范围,提高进尺速度,临时支护机构与机械锚钻组件呈分离状态,从而保证进行多排施工作业时,临时支护可始终对巷道行程有效的支护,提高作业安全性,提高设备利用率、并降低劳动强度。

An Airborne Anchor Protection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载锚护机构
本技术涉及煤矿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载锚护机构。
技术介绍
掘进机在矿山隧道、煤矿巷道等隧道掘进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巷道掘进环节,除掘进机本身质量有所提高以外,整体工艺水平仍然保持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程度,掘进速度快、支护速度慢。由于受空顶距制约,掘进机往往截割一个排距就得停下来,进行锚杆支护,而现有技术的锚杆支护方式大多数由人工劳动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安全性差,也有部分巷道利用掘锚护一体机实现顶锚杆和中上部帮锚杆施工,该方式纯钻孔速度很快,但是定位时间很长,钻孔定位角度受限制,并且锚杆机系统对掘进机本身有一定影响,不能全断面打孔作业,从而使整个锚护作业时间相对人工作业没有显著提高,且维护困难,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载锚护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载锚护机构,包括主伸缩臂、临时支护机构和机械锚钻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伸缩臂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下方固定连接基础架,所述内筒滑动连接在外筒内,所述内筒上方固定连接临时支护机构;所述机械锚钻组件包括“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包括竖直筒和水平筒,所述竖直筒和水平筒垂直连接,所述水平筒滑动连接在内筒内,所述内筒内设有排距调整油缸,所述排距调整油缸的一端与内筒铰接,另一端与水平筒铰接。优选的,所述主伸缩臂为两个,且呈对称设置;所述主伸缩臂的内筒下方铰接伸缩油缸,伸缩油缸的一端与基础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架上设有对称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半圆卡环,所述伸缩油缸的缸筒上设有销轴,所述销轴安装在半圆卡环内。进一步的,所述临时支护机构包括连接梁和一对上伸缩筒,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上伸缩筒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梁的两侧底部固定连接下伸缩筒,所述下伸缩筒分别紧贴上伸缩筒设置;所述上伸缩筒的下端分别与两个主伸缩臂的内筒固定连接,所述上伸缩筒的上端与转接座的下端铰接,以使转接座相对上伸缩筒前后转动,所述转接座的上端与顶架体铰接,以使顶架体相对转接座左右转动;所述顶架体与前伸架滑动连接,所述前伸架位于顶架体的前部,前伸架相对顶架体做前后运动。进一步的,所述“L”形支架为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筒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主伸缩臂的内筒内;所述机械锚钻组件还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立内筒,所述立内筒分别插入“L”形支架的竖直筒内,所述立内筒内设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一端与立内筒内壁铰接,另一端与竖直筒内壁铰接;所述横梁上套设与横梁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套和第二滑动套,所述第一滑动套和第二滑动套分别通过第一回转减速器与转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回转减速器与支座转动连接,所述支座与锚杆机铰接。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内设有第一平移油缸和第二平移油缸,横梁的上壁和下壁分别设有限位条形孔,限位条形孔分别位于横梁的两侧;所述第一平移油缸的一端与横梁侧壁铰接,另一端穿过横梁上壁的限位条形孔与第一滑动套铰接;所述第二平移油缸的一端与横梁的另一侧壁铰接,另一端穿过横梁下壁的限位条形孔与第二滑动套铰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动套和第二滑动套分别与第一回转减速器的外圈固定连接,第一回转减速器的内圈与转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架的另一端与第二回转减速器的外圈固定连接,第二回转减速器的内圈与支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转减速器位于第一滑动套和第二滑动套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回转减速器和第二回转减速器分别位于转架的对立面。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上铰接有前后摆动油缸,前后摆动油缸的另一端与锚杆机铰接,锚杆机相对支座前后摆动。进一步的,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立内筒插入圆形通孔内,并通过压盖盖住圆形通孔上端。本技术可以增加打孔作业范围,提高进尺速度,临时支护机构与机械锚钻组件呈分离状态,从而保证进行多排施工作业时,临时支护可始终对巷道行程有效的支护,提高作业安全性,提高设备利用率、并降低劳动强度。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载锚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临时支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机械锚钻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基础架与伸缩油缸连接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主伸缩臂;101、外筒;102、内筒;103、基础架;1031、固定块;2、排距调整油缸;3、伸缩油缸;301、销轴;4、临时支护机构;401、连接梁;402、上伸缩筒;403、下伸缩筒;404、顶架体;405、前伸架;5、机械锚钻组件;501、竖直筒;502、水平筒;503、横梁;504、立内筒;505、第一滑动套;506、第二滑动套;507、第一回转减速器;508、转架;509、第二回转减速器;510、支座;511、锚杆机;512、第一平移油缸;513、第二平移油缸;514、限位条形孔;515、前后摆动油缸;516、升降油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一种机载锚护机构,包括主伸缩臂1、临时支护机构4和机械锚钻组件5,所述主伸缩臂1为两个,且呈对称设置;所述主伸缩臂1包括外筒101和内筒102,所述外筒101下方固定连接基础架103,基础架103固定在掘进机机身外侧,所述内筒102滑动连接在外筒101内,所述内筒102上固定连接临时支护机构4;所述机械锚钻组件5包括“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包括竖直筒501和水平筒502,所述竖直筒501和水平筒502垂直连接,所述水平筒502滑动连接在内筒102内,所述内筒102内设有排距调整油缸2,所述排距调整油缸2的一端与内筒102铰接,另一端与水平筒502铰接,在排距调整油缸2的带动下,实现临时支护机构4和机械钻机组件5在前后方向移动。所述内筒102下方铰接伸缩油缸3,伸缩油缸3的一端与基础架103固定连接。所述基础架103上设有对称的固定块1031,所述固定块1031上设有半圆卡环,所述伸缩油缸3的缸筒上设有销轴301,所述销轴301安装在半圆卡环内。通过控制伸缩油缸3的伸缩,实现内筒102在外筒101内前后滑动。所述临时支护机构4包括连接梁401和一对上伸缩筒402,所述连接梁401的两端分别与上伸缩筒40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梁401的两侧底部固定连接下伸缩筒403,所述下伸缩筒403分别紧贴上伸缩筒402设置;所述上伸缩筒402的下端分别与两个主伸缩臂1的内筒102固定连接,所述上伸缩筒402的上端与转接座的下端铰接,以使转接座相对上伸缩筒402前后转动,所述转接座的上端与顶架体404铰接,以使顶架体404相对转接座左右转动;所述顶架体404与前伸架405滑动连接,其伸缩可手动或油缸来实现,本实施例采用手动拉伸结构,可实现多排锚杆同时支护;所述前伸架405位于顶架体404的前部,前伸架405相对顶架体404做前后运动。工作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载锚护机构,包括主伸缩臂(1)、临时支护机构(4)和机械锚钻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伸缩臂(1)包括外筒(101)和内筒(102),所述外筒(101)下方固定连接基础架(103),所述内筒(102)滑动连接在外筒(101)内,所述内筒(102)上方固定连接临时支护机构(4);所述机械锚钻组件(5)包括“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包括竖直筒(501)和水平筒(502),所述竖直筒(501)和水平筒(502)垂直连接,所述水平筒(502)滑动连接在内筒(102)内,所述内筒(102)内设有排距调整油缸(2),所述排距调整油缸(2)的一端与内筒(102)铰接,另一端与水平筒(502)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锚护机构,包括主伸缩臂(1)、临时支护机构(4)和机械锚钻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伸缩臂(1)包括外筒(101)和内筒(102),所述外筒(101)下方固定连接基础架(103),所述内筒(102)滑动连接在外筒(101)内,所述内筒(102)上方固定连接临时支护机构(4);所述机械锚钻组件(5)包括“L”形支架,所述“L”形支架包括竖直筒(501)和水平筒(502),所述竖直筒(501)和水平筒(502)垂直连接,所述水平筒(502)滑动连接在内筒(102)内,所述内筒(102)内设有排距调整油缸(2),所述排距调整油缸(2)的一端与内筒(102)铰接,另一端与水平筒(502)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锚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伸缩臂(1)为两个,且呈对称设置;所述主伸缩臂(1)的内筒(102)下方铰接伸缩油缸(3),伸缩油缸(3)的一端与基础架(103)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载锚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架(103)上设有对称的固定块(1031),所述固定块(1031)上设有半圆卡环,所述伸缩油缸(3)的缸筒上设有销轴(301),所述销轴(301)安装在半圆卡环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载锚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支护机构(4)包括连接梁(401)和一对上伸缩筒(402),所述连接梁(401)的两端分别与上伸缩筒(40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梁(401)的两侧底部固定连接下伸缩筒(403),所述下伸缩筒(403)分别紧贴上伸缩筒(402)设置;所述上伸缩筒(402)的下端分别与两个主伸缩臂(1)的内筒(102)固定连接,所述上伸缩筒(402)的上端与转接座的下端铰接,以使转接座相对上伸缩筒(402)前后转动,所述转接座的上端与顶架体(404)铰接,以使顶架体(404)相对转接座左右转动;所述顶架体(404)与前伸架(405)滑动连接,所述前伸架(405)位于顶架体(404)的前部,前伸架(405)相对顶架体(404)做前后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载锚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支架为两个,所述“L”形支架的水平筒(502)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主伸缩臂(1)的内筒(102)内;所述机械锚钻组件还包括横梁(503),所述横梁(503)的两端分别连接立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占波山玉波刘李路伦庆忠王宏奇赵彦军齐吉强郑朝生尹成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浩吉矿业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