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592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该内启动工具包括:外筒体,其内能轴向移动地设有承压盘,承压盘的下端能弹性地连接有平衡块,外筒体径向相对的下部筒壁上分别能移动地穿设有第一环块和第二环块;第一连杆机构,具有第一竖直杆及与第一竖直杆转动连接的第一水平杆,第一竖直杆能转动地连接在平衡块上,第一水平杆能转动地连接在第一环块上;第二连杆机构,具有第二竖直杆及与第二竖直杆转动连接的第二水平杆,第二竖直杆能转动地连接在平衡块上,第二水平杆能转动地连接在第二环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能用于高效操作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Internal Starting Tool of Pipe Bearing Capacity Reinforce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
本技术涉及海洋油气钻完井
,尤其涉及一种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加大油气勘探开发的力度,油气勘探的区域逐渐由陆地转向近海浅水区域及远海深水区域,而未来油气开发的区域重点也是海洋浅水及海洋深水区域。对于海洋浅水区域的钻完井、生产作业,都离不开隔水导管的隔水及对水上防喷器(BOP)或采油/气树的支撑作用;而海洋深水区域的钻完井、生产作业,离不开表层导管对水下防喷器(BOP)或采油/气树的支撑作用。隔水导管或表层导管对上部防喷器(BOP)或采油/气树的承载力主要来自于导管外壁侧面与海底土之间及导管底端面与海底土之间的阻力,承载力的大小和导管与海底土之间的作用面积有关,导管入泥深度及导管直径、壁厚越大则承载力也越大。但是由于技术、成本限制的原因,常常无法将导管下入太深,导致导管在后续的作业过程中常常会因承载力不足出现急剧下沉的现象,致使钻完井、生产作业无法正常进行,同时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甚至是海洋生态环境污染。所以隔水导管和表层导管的承载能力是海洋油气田钻完井、生产作业中的关键,影响着一口井的作业进度与成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能用于高效操作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包括:外筒体,其内能轴向移动地设有承压盘,所述承压盘的下端能弹性地连接有平衡块,所述外筒体径向相对的下部筒壁上分别能移动地穿设有第一环块和第二环块;第一连杆机构,具有第一竖直杆及与所述第一竖直杆转动连接的第一水平杆,所述第一竖直杆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平衡块上,所述第一水平杆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块上;第二连杆机构,具有第二竖直杆及与所述第二竖直杆转动连接的第二水平杆,所述第二竖直杆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平衡块上,所述第二水平杆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环块上。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体的上部筒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液流孔,所述承压盘能封堵所述多个液流孔。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承压盘与所述平衡块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竖直杆的中部穿设有水平中心轴,所述水平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筒体的筒壁上,所述水平中心轴与所述第一竖直杆垂直设置。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平衡块的下端面开设有径向槽,所述第一竖直杆的上端以及所述第二竖直杆的上端均通过顶部销轴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径向槽内。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体的下部封堵有旋塞。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筒体的上端设有母扣。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承压盘下压所述平衡块的状态下,所述第一环块和所述第二环块能伸出所述外筒体的筒壁。本技术的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的特点及优点是:本技术的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可重复多次使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使用;另外,本技术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可以快速方便的下入并起出,不会出现下入或起出困难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平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平衡块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的横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的第一环块、第二环块分别卡设在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圆环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外筒体;11、承压盘;12、平衡块;121、径向槽;122、顶部销轴;13、第一环块;14、第二环块;15、母扣;16、旋塞;17、压缩弹簧;18、液流孔;19、侧开孔;2、第一连杆机构;21、第一竖直杆;22、第一水平杆;23、销轴;24、销轴;25、水平中心轴;3、第二连杆机构;31、第二竖直杆;32、第二水平杆;33、销轴;34、销轴;10、圆环;101、键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包括外筒体1、第一连杆机构2和第二连杆机构3,其中:外筒体1内能轴向移动地设有承压盘11,所述承压盘11的下端能弹性地连接有平衡块12,所述外筒体1径向相对的下部筒壁上分别能移动地穿设有第一环块13和第二环块14;第一连杆机构2具有第一竖直杆21及与所述第一竖直杆21转动连接的第一水平杆22,所述第一竖直杆21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平衡块12上,所述第一水平杆22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块13上;第二连杆机构3具有第二竖直杆31及与所述第二竖直杆31转动连接的第二水平杆32,所述第二竖直杆31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平衡块12上,所述第二水平杆32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环块14上。本技术为解决隔水导管承载力不足而导致的井口下沉影响作业安全与时效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操作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以快速方便的操作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实现增加隔水导管或表层导管与海底土之间的有效作用面积,从而增加导管的承载能力,以保证现场勘探开发作业的安全与高效。具体是,外筒体1大体呈圆柱筒形,其为金属材料制成,该外筒体1的上端设有母扣15,该外筒体1可通过母扣15与其它管柱进行密封连接,以将本技术送入至井下一定深度位置;该外筒体1的下端封堵有旋塞16,该旋塞16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当然其也可以采用其它材料制成,在此不做限制,该旋塞16主要用于对外筒体1进行初步密封,防止外筒体1内部的零部件脱落入井,而对后续的作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该旋塞16与外筒体1之间可通过螺纹方式进行密封连接。在本技术中,该外筒体1的上部筒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液流孔18,该承压盘11能封堵多个液流孔18。该些液流孔18设置在承压盘11初始位置所处深度的外筒体1的筒壁处,该些液流孔18与外筒体1的内腔相连通。在正常不受压的情况下,该些液流孔18刚好被承压盘11遮挡住,当承压盘11受压下行时,该些液流孔18露出,外筒体1内的流体可通过该些液流孔18流出。进一步的,该外筒体1的下部筒壁上径向对称设有两个侧开孔19,该两个侧开孔19与外筒体1的内腔相连通,该第一环块13和第二环块14分别穿设在对应的侧开孔19中,该两个侧开孔19的形状和尺寸分别与第一环块13和第二环块14一致,或两个侧开孔19的尺寸稍大于第一环块13和第二环块14的尺寸。当承压盘11受压下移后,位于外筒体1上部的多个液流孔18露出,在此状态下,第一环块13和第二环块14会分别自两个侧开孔19伸出外筒体1外,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其内能轴向移动地设有承压盘,所述承压盘的下端能弹性地连接有平衡块,所述外筒体径向相对的下部筒壁上分别能移动地穿设有第一环块和第二环块;第一连杆机构,具有第一竖直杆及与所述第一竖直杆转动连接的第一水平杆,所述第一竖直杆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平衡块上,所述第一水平杆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块上;第二连杆机构,具有第二竖直杆及与所述第二竖直杆转动连接的第二水平杆,所述第二竖直杆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平衡块上,所述第二水平杆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环块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其内能轴向移动地设有承压盘,所述承压盘的下端能弹性地连接有平衡块,所述外筒体径向相对的下部筒壁上分别能移动地穿设有第一环块和第二环块;第一连杆机构,具有第一竖直杆及与所述第一竖直杆转动连接的第一水平杆,所述第一竖直杆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平衡块上,所述第一水平杆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块上;第二连杆机构,具有第二竖直杆及与所述第二竖直杆转动连接的第二水平杆,所述第二竖直杆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平衡块上,所述第二水平杆能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环块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的上部筒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液流孔,所述承压盘能封堵所述多个液流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管承载力加强装置的内启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盘与所述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山山杨进殷启帅李铁李振坤仝刚张灿陈雷杨馥榕田地收成鹏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蓬勃作业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