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佳明专利>正文

一种人车限行引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580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车限行引导装置包括:整体呈纵长延伸设置的限行单元,该限行单元包括位于纵长方向一侧的第一限行末端;及与所述限行单元配合的引导单元,该引导单元至少包括设于所述限行单元两侧的第一引导栏及第二引导栏,第一引导栏及第二引导栏分别与所述限行单元的最小距离均不小于75cm同时不大于85cm,在平行于所述纵长方向的第一方向上,第一引导栏及第二引导栏超出第一限行末端设置;限行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与地面相对固定的限行柱及一个与地面相对固定的锁止栓以及设于所述限行柱与所述锁止栓之间的消防栏,所述消防栏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第一端与所述限行柱可旋转固接,所述消防栏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第二端与所述锁止栓可拆卸连接。

A Pedestrian-Vehicle Limited Guid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车限行引导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车限行引导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响应的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家庭更倾向于购置一辆电瓶车作为家庭的短途出行工具。根据ZDC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电动两轮车总销量就达到了2600万辆左右,但是,越来越多的电瓶车衍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一系列社会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小区电瓶车乱停放,侵占人行通道的问题。调研发现,电瓶车乱停放,一方面几乎“堵住”了小区出入口,给居民的正常出入造成了困扰,更有甚者直接侵占了消防通道,另一方面用户直接在类似过道上直接拖接电线对电瓶车进行充电,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提出一种人车分流又对的居民影响较小的引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人车限行引导装置,该人车限行引导装置包括:限行单元,所述限行单元整体呈纵长延伸设置,包括位于纵长方向一侧的第一限行末端;及与所述限行单元配合的引导单元,所述引导单元至少包括设于所述限行单元两侧的第一引导栏及第二引导栏,所述第一引导栏及所述第二引导栏分别与所述限行单元的最小距离均不小于75cm同时不大于85cm,在平行于所述纵长方向的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引导栏及所述第二引导栏超出所述第一限行末端设置;所述限行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与地面相对固定的限行柱及一个与地面相对固定的锁止栓以及设于所述限行柱与所述锁止栓之间的消防栏,所述消防栏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第一端与所述限行柱可旋转固接,所述消防栏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第二端与所述锁止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所述人车限行引导装置至少包括正常使用的第一状态及消防使用的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消防栏的第二端与所述锁止栓相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消防栏的第二端与所述锁止栓分离,所述消防栏可绕所述限行柱旋转到不平行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上,以构成消防通道。进一步,所述消防栏的第二端与所述锁止栓通过锁具连接。进一步,所述人车限行引导装置用于限制小区入户通道口的人车分流,以入户方向为向内方向,在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消防栏相对于所述限行柱单向旋转设置,所述单向旋转方向为自所述锁止栓向外的方向。进一步,所述消防栏的第一端与所述限行柱并行设置,并在两者相对的侧面之间通过铰链铰接。进一步,所述消防栏的第一端与所述限行柱内外嵌套设置,所述消防栏的第一端与所述限行柱的重叠部分的高度不小于5cm。进一步,所述第一引导栏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落后所述第一限行末端的第三端及超出所述第一限行末端的第四端,所述第二引导栏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落后所述第一限行末端的第五端及超出所述第一限行末端的第六端,所述第一引导栏的第三端和/或所述第二引导栏的第五端可拆卸设置。进一步,所述人车限行引导装置用于限制小区入户通道口的人车分流,所述第一引导栏及所述第二引导栏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小区入户通道口的墙壁配合,所述第一引导栏及所述第二引导栏与所述墙壁的间隙小于50cm,所述第一限行末端与所述墙壁的距离小于110cm。进一步,所述第一引导栏或所述第二引导栏之一与所述限行单元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引导栏或所述第二引导栏另一相对于所述限行单元倾斜设置,所述倾斜设置的倾斜角小于60度且大于40度。进一步,所述引导单元包括第三引导栏,所述第三引导栏连接所述第一引导栏及所述第二引导栏,所述第一引导栏、第二引导栏及第三引导栏与所述限行单元构成一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的最小宽度不小于75cm同时不大于85cm。本技术通过相互配合的限行单元及设于其两侧的引导单元,并具体设置限行单元及引导单元的距离参数及排布方式,使得所述限行单元与所述引导单元(或同时与墙壁配合)构成引导通道,仅仅限制电动车这种体型长,转弯角度小的易造成安全隐患的车辆无法通过,而类似于轮椅、婴儿车、自行车等安全车辆能够顺利通行,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可旋转拆卸的消防栏或者同时将第一引导栏及第二引导栏可旋转拆卸设置,使得在发生消防险情时,能够迅速开辟消防通道,进出方便的同时不会造成拥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人车限行引导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人车限行引导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示意简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人车限行引导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简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人车限行引导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简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人车限行引导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简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人车限行引导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简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的人车限行引导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人车限行引导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实施方式中圈出部分C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7所示实施方式中圈出部分D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图9所示结构在拆解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2是图8所示实施方式中圈出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所述的人车限行引导装置优选用于限制小区入户通道口的人车分流,请参考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该人车限行引导装置至少包括限行单元10、与限行单元10配合的引导单元20。具体地,请参考图1所示,限行单元10整体呈纵长延伸设置,包括位于纵长方向一侧的第一限行末端11,引导单元20至少包括设于所述限行单元10两侧的第一引导栏21及第二引导栏22。在本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所述纵长方向的第一方向A上,第一引导栏21及第二引导栏22超出第一限行末端11设置,并且超出所述第一限行末端11的第一引导栏21及第二引导栏22沿所述第一方向A彼此收束设置。进一步,第一引导栏21及第二引导栏22沿所述第一方向A可与小区入户通道口的墙壁31配合形成引导通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引导栏21及第二引导栏22与所述墙壁的间隙小于50cm(未图示),以避免电瓶车等易产生安全隐患的车辆从该间隙穿过。需要注意的是,经统计,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中型电瓶车的车宽大约在60cm左右,而偏大型的电瓶车车宽一般为70cm以上,而小型电瓶车的平均车宽约为46cm,对于车辆的自由进出而言,其进出通道宽度一般需大于车宽,并且需在车辆两侧保留约5cm的间隙才能勉强通行,所以前述50cm应理解为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而实际实施时,该间隙限定在该50cm的上下10cm波动范围内应均属于效果略微差异的一种等同的变化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如前所述,本技术所述的人车限行引导装置用于限制小区入户通道口的人车分流,即在电动车这种体型长,转弯角度小的易造成安全隐患的车辆无法通过的前提下,还要能满足类似于轮椅、婴儿车、自行车等安全车辆能够顺利通行,经统计发现,一般电瓶车的长度范围大约在160cm~180cm,宽度大约在46cm~80cm,而轮椅宽度在63cm左右。在此基础上,请结合图2所示,第一引导栏21与限行单元10的最小距离a不小于75cm同时不大于85cm;第二引导栏22与限行单元10的最小距离b不小于75cm同时不大于85cm,即在满足此参数下,轮椅等安全用车可以顺利通行。与此同时,第一引导栏与第二引导栏的收束角h小于60度且大于40度,第一限行末端11与墙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车限行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车限行引导装置包括:限行单元,所述限行单元整体呈纵长延伸设置,包括位于纵长方向一侧的第一限行末端;及与所述限行单元配合的引导单元,所述引导单元至少包括设于所述限行单元两侧的第一引导栏及第二引导栏,所述第一引导栏及所述第二引导栏分别与所述限行单元的最小距离均不小于75cm同时不大于85cm,在平行于所述纵长方向的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引导栏及所述第二引导栏超出所述第一限行末端设置;所述限行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与地面相对固定的限行柱及一个与地面相对固定的锁止栓以及设于所述限行柱与所述锁止栓之间的消防栏,所述消防栏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第一端与所述限行柱可旋转固接,所述消防栏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第二端与所述锁止栓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车限行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车限行引导装置包括:限行单元,所述限行单元整体呈纵长延伸设置,包括位于纵长方向一侧的第一限行末端;及与所述限行单元配合的引导单元,所述引导单元至少包括设于所述限行单元两侧的第一引导栏及第二引导栏,所述第一引导栏及所述第二引导栏分别与所述限行单元的最小距离均不小于75cm同时不大于85cm,在平行于所述纵长方向的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引导栏及所述第二引导栏超出所述第一限行末端设置;所述限行单元包括至少一个与地面相对固定的限行柱及一个与地面相对固定的锁止栓以及设于所述限行柱与所述锁止栓之间的消防栏,所述消防栏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第一端与所述限行柱可旋转固接,所述消防栏在所述纵长方向上的第二端与所述锁止栓可拆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车限行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车限行引导装置至少包括正常使用的第一状态及消防使用的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消防栏的第二端与所述锁止栓相对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消防栏的第二端与所述锁止栓分离,所述消防栏可绕所述限行柱旋转到不平行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上,以构成消防通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车限行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栏的第二端与所述锁止栓通过锁具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车限行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车限行引导装置用于限制小区入户通道口的人车分流,以入户方向为向内方向,在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消防栏相对于所述限行柱单向旋转设置,所述单向旋转方向为自所述锁止栓向外的方向。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佳明
申请(专利权)人:范佳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