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外冷却循环水系统处理药剂多支路自动补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562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外冷却循环水系统处理药剂多支路自动补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储药箱、进药软管、加药泵、多个出药软管、多个药桶和控制箱,出药软管和药桶的数量相对应,储药箱通过进药软管与加药泵连接,各药桶分别通过出药软管与加药泵连接,在储药箱内设置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在各药桶内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在各出药软管上均设置有流量计和电磁阀,加药泵、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流量计和电磁阀均与控制箱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自动判断选择相应支路,从多个药桶内自动添加药剂至储药箱内,改进传统的运行人员定期手动添加药剂模式,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提升人机工效。

Multi-Branch Automatic Supplementary Device for Drug Treatment in Outer-Valve Cooling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外冷却循环水系统处理药剂多支路自动补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外冷却循环水系统处理药剂多支路自动补充装置。
技术介绍
换流站均配置有阀外冷却循环水系统。阀外冷却循环水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适合于多种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会给循环水系统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如粘泥沉积、管道堵塞、传热效率降低、设备腐蚀等等。此外,循环水系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还会产生结垢问题,受热面与冷却水接触的管壁表面上粘附了各种沉积物,就会使闭式冷却塔效率降低,给冷却水系统的运行和操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避免及减轻沉积物的产生,防止传热效率的降低,延长闭式冷却塔的使用寿命,必须防止垢的产生和微生物的滋生。为此,当前各换流站对阀外冷却循环水系统采取了水质稳定处理工作,即人工定期向循环水系统投加杀菌剂及缓蚀阻垢剂。目前的投加方式为:换流站运行人员将药桶中的药剂手动倒入储药箱内,再通过安装在储药箱上的加药泵将药剂从储药箱中抽出并加入至循环水系统中。以南方电网从西换流站为例,根据统计数据,从西换流站正常满负荷运行时,平均每两天即需要加入3桶药剂,每桶药剂重量为25kg,3桶药剂即为75kg。当前所采取的人工手动加药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每次需两人将重达25kg的药桶举起并超过储药箱盖口高度后再倒入,非常费力,人机工效十分低下;二是每两天就要进行3桶药剂的添加工作,消耗大量人员精力和时间;三是由于药剂具有较强的腐蚀性(缓蚀阻垢剂是由硫酸盐等制备而成,其PH值在1%水溶液时小于3),因此在投加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眼罩和口罩等,若侵倒时药剂不慎入眼或入口需尽快就医,不仅对人身造成严重伤害,也可能导致电力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当前人工添加处理药剂工作的不便,本技术提供一种阀外冷却循环水系统处理药剂多支路自动补充装置及方法,能自动判断选择相应支路,从多个药桶内自动添加药剂至储药箱内,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提升人机工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外冷却循环水系统处理药剂多支路自动补充装置,包括储药箱、进药软管、加药泵、多个出药软管、多个药桶和控制箱,出药软管和药桶的数量相对应,储药箱通过进药软管与加药泵连接,各药桶分别通过出药软管与加药泵连接,在储药箱内设置有用于监测储药箱液位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在各出药软管上均设置有用于监测出药软管流量的流量计和开闭出药软管的电磁阀,加药泵、第一液位传感器、流量计和电磁阀均与控制箱电连接。进一步地,如果药桶内已无药剂,而流量计故障导致控制箱误判药桶内仍有药剂,此时加药泵继续从空桶内进行抽取,将导致加药泵空转而损坏。为防止上述问题,所述的各药桶内设置有用于监测药桶液位的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与控制箱电连接。当流量计的实测流量值小于设置的流量定值,或药桶内的第二液位传感器的实测液位值小于设定的液位定值时,判断药桶内的药剂已抽完。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操作,所述的加药泵、控制箱和电磁阀安装在不锈钢材质的小车上,距离地面高度为170cm。本技术通过控制箱判断储药箱内液位的高低,自动控制加药泵的启停和电磁阀的开闭,依次将各药桶内的药剂加入到储药箱内,相对于人工添加处理药剂工作的不便,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控制箱控制加药泵进行药剂的自动补充,避免每次需两人抬举重达25kg的药桶,极大提升人机工效。2、可一次性更换多桶药剂,降低当前每两天就要更换3桶药剂的工作频度,有效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3、防止人员抬举药桶中由于药剂侵洒造成的人身伤害和电力设备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储药箱;2-进药软管;3-加药泵;4-出药软管;5-药桶;6-控制箱;7-第一液位传感器;8-第二液位传感器;9-流量计;10-电磁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阀外冷却循环水系统处理药剂多支路自动补充装置,包括储药箱1、进药软管2、加药泵3、六根出药软管4、六个药桶5和控制箱6。储药箱1通过进药软管2与加药泵3连接,六个药桶5各通过出一根出药软管4与加药泵3连接,加药泵3与六根出药软管4之间通过带有六个进水口的转接头连接。在储药箱1内设置有用于监测储药箱液位的第一液位传感器7,在六个药桶5内均设置有一个用于监测药桶液位的第二液位传感器8,在各出药软管4上均设置有用于监测出药软管流量的流量计9和开闭出药软管4的电磁阀10。加药泵3、第一液位传感器7、第二液位传感器8、流量计9和电磁阀10均与控制箱6电连接,控制箱6可商购获得,具有处理器、指示灯及显示屏等,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7判断储药箱1内液位的高低,通过流量计9判断药桶5内药液的流量,通过第二液位传感器8判断药桶5内药液的剩余量,控制加药泵3的启停和电磁阀10的启闭,依次将各药桶5的药剂加入储药箱1内。为了方便操作,加药泵3、控制箱6和电磁阀10安装在不锈钢304材质的小车上,距离地面高度为170cm。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进行说明:1、在控制箱中设置储药箱的低液位定值和高液位定值,在控制箱中设置各流量计的流量定值,在控制箱中设置各第二液位传感器的液位定值;2、当控制箱判断储药箱的液位低于设置的低液位定值时,启动加药泵,并打开第一根出药软管上的电磁阀,将对应的第一个药桶内的药加入储药箱中;3、当第一根出药软管上的流量计的实测流量值小于设置的流量定值,或第一个药桶内的第二液位传感器的实测液位值小于设定的液位定值时,判断第一个药桶内的药剂已抽完;4、此时若储药箱的液位还没有达到设置的高液位定值时,关闭第一根出药软管上的电磁阀,开启第二根出药软管上的电磁阀,将第二个药桶内的药抽入至储药箱中;5、重复步骤3和步骤4,按顺序依次开启各出药软管上的电磁阀,依次将各药桶内的药剂加入储药箱中;6、当储药箱的液位超过设置的高液位定值时,控制箱停止加药泵的运行,并关闭当前出药软管上的电磁阀,当储药箱液位再次低于设置的低液位定值需进行加药时,控制箱默认从该当前出药软管重新开始加药;7、当最后一个流量计的实测流量值小于设置的流量定值,或最后一个第二液位传感器的实测液位值小于设定的液位定值时,判断为所有桶药内的药剂已全部抽完,控制箱停止加药泵运行并点亮告警灯,提醒人员更换药桶,此时即使储药箱液位降低至低液位定值也不会启动加药泵;8、当药桶更换完成后,需人工手动对控制箱进行复位,恢复上面1至7的自动功能;9、控制箱还可切换至手动加药模式,当切换至手动模式时,可手动启动加药泵及电磁阀进行加药,且在储药箱的液位超过设置的高液位定值时,控制箱停止加药泵的运行。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质所做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外冷却循环水系统处理药剂多支路自动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药箱、进药软管、加药泵、多个出药软管、多个药桶和控制箱,出药软管和药桶的数量相对应,储药箱通过进药软管与加药泵连接,各药桶分别通过出药软管与加药泵连接,在储药箱内设置有用于监测储药箱液位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在各出药软管上均设置有用于监测出药软管流量的流量计和开闭出药软管的电磁阀,加药泵、第一液位传感器、流量计和电磁阀均与控制箱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外冷却循环水系统处理药剂多支路自动补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药箱、进药软管、加药泵、多个出药软管、多个药桶和控制箱,出药软管和药桶的数量相对应,储药箱通过进药软管与加药泵连接,各药桶分别通过出药软管与加药泵连接,在储药箱内设置有用于监测储药箱液位的第一液位传感器,在各出药软管上均设置有用于监测出药软管流量的流量计和开闭出药软管的电磁阀,加药泵、第一液位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宇航李乾坤王清君胡忠山张思光蔡斌秦金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