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试验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6562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5: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试验评价方法,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速度疲劳试验,对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进行评价,包括基本参数的确定,计算混合料劲度模量、耗散能密度,通过耗散能密度曲线确定疲劳应变状态点,根据疲劳应变状态点所对应的加载次数,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能。该方法与现象学法和力学方法相比,能缩短疲劳寿命的测试时间,与现存能量分析法相比,提供了一种确定疲劳应力状态点的新途径,该方法在合理性和科学性上有明显提升。

A Test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Anti-fatigue Performance of Asphalt M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试验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性能的试验评价方法,属于交通土建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疲劳开裂是沥青路面主要结构破坏形式之一,由远低于材料强度极限的交变应力作用使路面发生破坏的现象。研究沥青路面在特定的交通与环境条件下的疲劳性能非常重要,这项工作一直受到各国道路工作者的重视。进行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研究,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耐疲劳性能,可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目前,沥青路面疲劳开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现象学法、力学分析法和能量分析法。现象学法和力学分析法的试验费用高、周期长。能量分析法的评价指标为耗散能密度,然而,采用耗散能密度表征抗疲劳性能并不恰当。例如,一种材料的累计耗散能密度很高,如果材料每次加载循环中耗散能也很高,该种材料的抗疲劳性能一般甚至较差。目前,未见有该种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疲劳应变状态点确定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主要是提出一种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试验评价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普通沥青混合料抗疲劳试验周期长、费用高,开展的并不普遍,采用耗散能密度表征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并不恰当,传统评价指标劲度模量受到的影响因数太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试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确定试件的尺寸、放置位置、刻痕深度,在试件两侧涂黄油;第二步:确定试验温度,试件应在试验开始前两小时放置在试验温度恒温的水容器中;第三步:试验准备完成,对试件进行加载,在加载过程中,每5000个加载循环作为一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加载应变幅值为25微应变,以后每个阶段以25微应变为单位逐阶段递增;第四步:由0.1至1.5MPa范围内的外荷载重复作用在路面上导致路面疲劳破坏,在循环加载作用下,耗散的能量等于迟滞回线的面积,见公式1,为了计算迟滞回线的面积,公式1可以采用高斯公式求解,见公式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试验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确定试件的尺寸、放置位置、刻痕深度,在试件两侧涂黄油;第二步:确定试验温度,试件应在试验开始前两小时放置在试验温度恒温的水容器中;第三步:试验准备完成,对试件进行加载,在加载过程中,每5000个加载循环作为一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加载应变幅值为25微应变,以后每个阶段以25微应变为单位逐阶段递增;第四步:由0.1至1.5MPa范围内的外荷载重复作用在路面上导致路面疲劳破坏,在循环加载作用下,耗散的能量等于迟滞回线的面积,见公式1,为了计算迟滞回线的面积,公式1可以采用高斯公式求解,见公式2,式中,Wi:第i个加载循环的耗散能密度,J/m3;g:重力加速度,m/s2;S:破裂面面积,m2;σi:在迟滞回线中,第i个点的应力,MPa;εi:在迟滞回线中,第i个点的应变,με;n:迟滞回线中包括的数据点的数量。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涛王冲张伟光徐光霁吴少鹏肖月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