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用可快速分流的分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51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流用可快速分流的分流机,包括主运输平台,所述主运输平台表面安装有传送辊,且传送辊的两侧均固定有主轴,所述主运输平台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且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与主运输平台的铰接处装有分流支板,所述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的前端均通过转轴与卸料板固定连接,所述主运输平台底部通过支撑架与万向轮连接,所述主运输平台的一侧装有信息记录箱,且信息记录箱的前端表面分别镶嵌有红外扫描探头和液晶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主运输平台、第一分流通道、分流支板、卸料板和信息记录箱,解决了目前分流机功能单一,分流速度慢,无法对运输物件进行快速扫描以及卸料等问题。

A Quick Diverting Diverter for Log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流用可快速分流的分流机
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设备
,具体为一种物流用可快速分流的分流机。
技术介绍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运行日益成熟和规范。七大构成部分:物体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订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目前的分流机功能单一,分流速度慢,无法对运输物件进行快速扫描以及卸料,无法满足人们的生产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流用可快速分流的分流机,解决了目前分流机功能单一,分流速度慢,无法对运输物件进行快速扫描以及卸料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流用可快速分流的分流机,包括主运输平台,所述主运输平台表面安装有传送辊,且传送辊的两侧均固定有主轴,所述主运输平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且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与主运输平台的铰接处安装有分流支板,所述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的前端均通过转轴与卸料板固定连接,且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的下方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第三分流通道和第四分流通道,所述主运输平台底部通过支撑架与万向轮相连接,且主运输平台下方安装有电动机,所述主运输平台的一侧安装有信息记录箱,且信息记录箱的前端表面分别镶嵌有红外扫描探头和液晶显示器,所述第一分流通道、第二分流通道、第三分流通道和第四分流通道周边均安装有防护挡板。优选的,所述分流支板的一侧安装有升降器。优选的,所述电动机的轴端通过换向器与主轴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传送辊之间通过皮带相互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主运输平台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与液晶显示器之间通过电性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物流用可快速分流的分流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卸料板、主运输平台、防护挡板、分流支板和第一分流通道,主运输平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的下方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第三分流通道和第四分流通道,通过设置有四组分流通道,可有效提高物流物件的分流效率,主运输平台与各个分流通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分流支板,通过升降器来控制各个分流支板的升降,当需要关闭第一分流通道时,只需要将其对应的分流支板进行降落即可,可对物件进行自动分隔归类,各个分流通道周边均安装有防护挡板,防护挡板可以有效防止物件发生坠落情况发生,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的前端均通过转轴与卸料板固定连接,通过使用转轴带动卸料板进行转动,可迅速将物件进行卸料打包运输,提高了物流的速度;(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红外扫描探头、信息记录箱、液晶显示器和压力传感器,主运输平台的一侧安装有信息记录箱,信息记录箱的前端表面分别镶嵌有红外扫描探头和液晶显示器,红外扫描探头可以记录运输过程中物件的尺寸大小等信息,并将相关的数据信息反馈给信息记录箱中储存起来,主运输平台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液晶显示器之间通过电性连接,各个物件通过压力传感器时,相关的质量信息即可通过控制器反馈到液晶显示器上,方便操作人员记录和分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信息记录箱结构示意图。图中:1卸料板、2转轴、3主运输平台、4升降器、5防护挡板、6第一分流通道、7分流支板、8万向轮、9第三分流通道、10第二分流通道、11传送辊、12主轴、13第四分流通道、14红外扫描探头、15信息记录箱、16液晶显示器、17压力传感器、18电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物流用可快速分流的分流机,包括主运输平台3,主运输平台3表面安装有传送辊11,且传送辊11的两侧均固定有主轴12,主运输平台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且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与主运输平台3的铰接处安装有分流支板7,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的前端均通过转轴2与卸料板1固定连接,且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的下方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第三分流通道9和第四分流通道13,主运输平台3底部通过支撑架与万向轮8相连接,且主运输平台3下方安装有电动机18,主运输平台3的一侧安装有信息记录箱15,且信息记录箱15的前端表面分别镶嵌有红外扫描探头14和液晶显示器16,第一分流通道6、第二分流通道10、第三分流通道9和第四分流通道13周边均安装有防护挡板5,分流支板7的一侧安装有升降器4,电动机18的轴端通过换向器与主轴12相连接,传送辊11之间通过皮带相互转动连接,主运输平台3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7,且压力传感器17与液晶显示器16之间通过电性连接。使用时,主运输平台3表面安装有传送辊11,物件通过传送辊11在主运输平台3上进行输送,主运输平台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的下方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第三分流通道9和第四分流通道13,通过设置有四组分流通道,可有效提高物流物件的分流效率,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与主运输平台3的铰接处安装有分流支板7,分流支板7的一侧安装有升降器4,通过升降器4来控制各个分流支板7的升降,当需要关闭第一分流通道6时,只需要将其对应的分流支板7进行降落即可,可对物件进行自动分隔归类,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的前端均通过转轴2与卸料板1固定连接,通过使用转轴2带动卸料板1进行转动,可迅速将物件进行卸料打包运输,提高了物流的速度,主运输平台3的一侧安装有信息记录箱15,且信息记录箱15的前端表面分别镶嵌有红外扫描探头14和液晶显示器16,红外扫描探头14可以记录运输过程中物件的尺寸大小等信息,并将相关的数据信息反馈给信息记录箱15中储存起来,主运输平台3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17与液晶显示器16之间通过电性连接,各个物件通过压力传感器17时,相关的质量信息即可通过控制器反馈到液晶显示器16上,方便操作人员记录和分析。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主运输平台3、第一分流通道6、分流支板7、卸料板1和信息记录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流用可快速分流的分流机,包括主运输平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运输平台(3)表面安装有传送辊(11),且传送辊(11)的两侧均固定有主轴(12),所述主运输平台(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且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与主运输平台(3)的铰接处安装有分流支板(7),所述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的前端均通过转轴(2)与卸料板(1)固定连接,且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的下方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第三分流通道(9)和第四分流通道(13),所述主运输平台(3)底部通过支撑架与万向轮(8)相连接,且主运输平台(3)下方安装有电动机(18),所述主运输平台(3)的一侧安装有信息记录箱(15),且信息记录箱(15)的前端表面分别镶嵌有红外扫描探头(14)和液晶显示器(16),所述第一分流通道(6)、第二分流通道(10)、第三分流通道(9)和第四分流通道(13)周边均安装有防护挡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流用可快速分流的分流机,包括主运输平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运输平台(3)表面安装有传送辊(11),且传送辊(11)的两侧均固定有主轴(12),所述主运输平台(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且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与主运输平台(3)的铰接处安装有分流支板(7),所述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的前端均通过转轴(2)与卸料板(1)固定连接,且第一分流通道(6)和第二分流通道(10)的下方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第三分流通道(9)和第四分流通道(13),所述主运输平台(3)底部通过支撑架与万向轮(8)相连接,且主运输平台(3)下方安装有电动机(18),所述主运输平台(3)的一侧安装有信息记录箱(15),且信息记录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技亚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