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压高刚度筒式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423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减振技术,涉及一种抗拉压高刚度筒式减振器,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1)的外筒(2)、内筒(3)和橡胶弹性体(4),其特征在于:内筒(3)外侧和外筒(2)内侧均匀布置有若干个加强扇形筋板,内筒(3)和外筒(2)之间通过橡胶弹性体(4)填充连接,扇形加强筋板嵌入橡胶弹性体(4)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轴向刚度大、刚度可设计性强、拉压限位保护、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成本低等特点。

A Cylindrical Shock Absorber with High Rigidity under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压高刚度筒式减振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减振器设计技术,涉及一种抗拉压高刚度筒式减振器。技术背景直升机发动机与机身主要通过主轴和分布在发动机四周的支撑杆来连接,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很大部分通过支撑杆传递到机身,目前国内的直升机发动机与机身的连接均为刚性金属撑杆,而国外则已大量采用柔性撑杆,即在刚性撑杆的中间设置弹性减振器或隔振器,采用柔性撑杆可以大幅降低飞行状态下发动机振动对机身的影响,显著改善机身的振动水平和乘坐舒适性。由于发动机重量较大,绝大部分载荷由撑杆承担,采用柔性撑杆时对减振器的刚度要求较高,在非工作状态下,柔性撑杆处于受压状态,即采用的减振器承担发动机的大部分自重,飞行工作状态下,柔性撑杆处于受拉状态,此时的减振器承担大部分机身载荷,因此要求采用的减振器同时具有较高的抗拉和抗压能力,同时具有过载限位保护能力和较小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相同轴向拉伸刚度和轴向压缩刚度,且在过载条件下具有限位保护的抗拉压高刚度筒式减振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拉压高刚度筒式减振器,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1的外筒2、内筒3和橡胶弹性体4,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拉压高刚度筒式减振器,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1)的外筒(2)、内筒(3)和橡胶弹性体(4),其特征在于:内筒(3)外侧和外筒(2)内侧分别均匀布置若干个加强扇形筋板,内筒(3)和外筒(2)之间通过橡胶弹性体(4)填充连接,扇形加强筋板嵌入橡胶弹性体(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压高刚度筒式减振器,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于壳体(1)的外筒(2)、内筒(3)和橡胶弹性体(4),其特征在于:内筒(3)外侧和外筒(2)内侧分别均匀布置若干个加强扇形筋板,内筒(3)和外筒(2)之间通过橡胶弹性体(4)填充连接,扇形加强筋板嵌入橡胶弹性体(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内筒(3)外侧绕中心轴OO’周向均布扇形加强筋板的数量n1≥2,内筒(3)沿中心轴OO’轴向均匀布置的扇形加强筋板的数量n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外筒(2)内侧绕中心轴OO’周向均布的扇形加强筋板数量n3≥2,外筒(2)沿中心轴OO’轴向均匀布置的扇形加强筋板数量n4≥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式减振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高升冯林兆赖亮庆黄艳华薛磊苏正涛刘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