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发动机支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30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发动机支承结构,包括弓形件,悬臂,支承体上骨架,支承体下骨架,阻流盘,支承橡胶,流道,底座,外膜盖,钢珠;所述底座为矩形,上部设有卡扣,下部设置支脚;所述外膜盖截面为矩形,安装在底座中部镂空处;所述流道扣合在外膜盖上方;所述支承体下骨架截面为凹形,底部外侧为矩形,与底座上部卡扣扣合在一起;所述支承体上骨架通过支承橡胶固定在支承体下骨架上方;所述支承体上骨架整体为倒三角形,中部镂空;所述支承橡胶中间镂空,镂空的形状与支承体上骨架相适应;所述悬臂为L形,一边不设置开孔,并固定在支承体上骨架;所述悬臂的另一边悬空,并开有三个长椭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连接可靠,避震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A New Engine Support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发动机支承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配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支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大部分汽车的动力总成一般都是采用前驱横置三点悬挂的布局,发动机支承是连接发动机和车架的桥梁,起到传输动力的作用。现有发动机支承在Z向镂空,易产生积水问题。并且发动机支承质量较重,不符合现代经济理念,同时发动机,发动机支承,车架三者为刚性连接,汽车行驶中,受到的震动会传递到发动机,影响发动机的性能,产生噪音。此外,传统的发动机支承连接形式易受震动影响,容易发生位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其结构简单,连接可靠,避震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发动机支承结构,包括弓形件,悬臂,支承体上骨架,支承体下骨架,阻流盘,支承橡胶,流道,底座,外膜盖,钢珠;所述底座为矩形,下部设置支脚;所述底座上部设有卡扣,中部镂空,镂空部位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外膜盖截面为矩形,安装在底座中部镂空处;所述流道为矩形板,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条形纹;所述流道下部开有卡槽,卡槽的形状与外膜盖相适应,流道扣合在外膜盖上方;所述流道的面积小于底座,流道的外侧表面与底座接触;所述支承体下骨架截面为凹形;所述支承体上骨架通过支承橡胶固定在支承体下骨架上方;所述支承体上骨架整体为倒三角形,中部镂空,在每个侧面均开有圆孔,并以此与支承橡胶相连;所述支承橡胶中间镂空,镂空的形状与支承体上骨架相适应;所述悬臂为L形,一边不设置开孔,穿过支承体上骨架内部的镂空处,并固定在支承体上骨架;所述悬臂的另一边悬空,并开有三个长椭圆孔;所述弓形件为倒凹形,包住支承体上骨架,支承体下骨架,支承橡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阻流盘通过流道上表面的两个圆柱与流道上表面相连;所述内密封垫放置在流道凹槽内;所述流道侧表面设置圆孔;所述钢珠置于流道侧表面圆孔内;所述底座通过上部卡扣与支撑体下骨架相应部位相连。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2.悬臂在Z向取消了开孔,避免积水问题,减缓支承橡胶的老化速度。3.不同结构件的连接,灵活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连接结构,牢固可靠,同时兼顾了经济性,并提高了整体零件强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发动机支承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发动机支承结构悬臂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弓形件1、悬臂2、支承橡胶3、底座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新型发动机支承结构,包括弓形件1,悬臂2,支承体上骨架,支承体下骨架,阻流盘,支承橡胶3,流道,底座4,外膜盖,钢珠。所述底座4为矩形,下部设置支脚。为了增强在汽车形式过程中的稳定性,支脚为三角形,并在两侧设置肋板。所述底座4底座通过上部设有卡扣与支撑体下骨架相应部位相连,卡扣的形式保证连接可靠,同时发生问题时便于更换修理,中部镂空,镂空部位截面形状为矩形,镂空的部分用于安装其他构件。所述外膜盖截面为矩形,安装在底座4中部镂空处。所述流道为矩形板,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条形纹;所述流道下部开有卡槽,卡槽的形状与外膜盖相适应,流道扣合在外膜盖上方。所述流道的面积小于底座4,流道的外侧表面与底座4接触。所述阻流盘通过流道上表面的两个圆柱与流道上表面相连,阻流盘加强密封性能,从而保证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的支撑结构稳定。所述流道侧表面设置钢珠,便于灌液密封。所述支承体下骨架截面为凹形,两侧竖板内侧设置凹槽,这些设计保证与支承橡胶3的连接稳固可靠。所述支承体上骨架通过支承橡胶3固定在支承体下骨架上方,由于支撑橡胶3具有良好的塑性,能提供较好的减震效果。支承体上骨架安装在支承橡胶3内,可以更稳定的传递动力。所述支承体上骨架整体为倒三角形,中部镂空,在每个侧面均开有圆孔,并以此与支承橡胶3相连。所述支承橡胶3中间镂空,镂空的形状与支承体上骨架相适应,这样的镂空设计能为支承橡胶3卡住支承体上骨架提供帮助。所述悬臂2为L形,一边不设置开孔,穿过支承体上骨架内部的镂空处,并固定在支承体上骨架;不开孔的结构比传统的发动机支承体,具有不易积水的优点,并提高了整体强度。所述悬臂2的另一边悬空,并开有三个长椭圆孔。所述弓形件1为倒凹形,包住支承体上骨架,支承体下骨架,支承橡胶3结构。所述弓形件1为铝压铸件,底座4一体成型,具有较高的强度。作为优选的,所述支撑体下骨架侧面设置凹槽,与支承橡胶3硫化在一起,结构更加牢固,从而提高结构的稳定性,能够使支承体的使用寿命更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发动机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弓形件,悬臂,支承体上骨架,支承体下骨架,阻流盘,支承橡胶,流道,底座,外膜盖,钢珠;所述底座为矩形,上部设置卡扣,下部设置支脚;所述底座中部镂空,镂空部位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外膜盖截面为矩形,安装在底座中部镂空处;所述流道为矩形板,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条形纹;所述流道下部开有卡槽,卡槽的形状与外膜盖相适应,流道扣合在外膜盖上方;所述流道的面积小于底座,流道的外侧表面与底座接触;所述支承体下骨架截面为凹形,两侧竖板内侧设置凹槽;所述支承体上骨架通过支承橡胶固定在支承体下骨架上方;所述支承体上骨架整体为倒三角形,中部镂空,在每个侧面均开有圆孔,并以此与支承橡胶相连;所述支承橡胶中间镂空,镂空的形状与支承体上骨架相适应;所述悬臂为L形,一边不设置开孔,穿过支承体上骨架内部的镂空处,并固定在支承体上骨架;所述悬臂的另一边悬空,并开有三个长椭圆孔;所述弓形件为倒凹形,包住支承体上骨架,支承体下骨架,支承橡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发动机支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弓形件,悬臂,支承体上骨架,支承体下骨架,阻流盘,支承橡胶,流道,底座,外膜盖,钢珠;所述底座为矩形,上部设置卡扣,下部设置支脚;所述底座中部镂空,镂空部位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外膜盖截面为矩形,安装在底座中部镂空处;所述流道为矩形板,四个侧面分别设置条形纹;所述流道下部开有卡槽,卡槽的形状与外膜盖相适应,流道扣合在外膜盖上方;所述流道的面积小于底座,流道的外侧表面与底座接触;所述支承体下骨架截面为凹形,两侧竖板内侧设置凹槽;所述支承体上骨架通过支承橡胶固定在支承体下骨架上方;所述支承体上骨架整体为倒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娟沈豪杰刘德汇章哲铭冯嘉杰
申请(专利权)人:建新赵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