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22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属于拉伸缠绕膜领域。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包括基座,料筒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料斗,料筒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料筒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输料管,基座上固定连接有送料管,送料管内转动连接有送料螺旋桨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制膜时,通过料斗输送PE塑料,当PE塑料输送到料筒内时,通过料筒内的搅拌杆转动,从而对料筒内的PE塑料进行粉碎处理,粉碎不完全的PE塑料将会通过料筒侧壁上固定连接的出料管输送到送料管内,通过送料管内的送料螺旋桨片转动,从而将PE塑料通过进料管输送到料筒内,从而进行二次或多次粉碎,从而能使PE塑料粉碎更彻底,提高了制膜机的工作效率,同时还提高了制膜效果。

A Feed Barrel Structure for Drawing and Winding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
本技术涉及拉伸缠绕膜
,尤其涉及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
技术介绍
拉伸缠绕膜,是在常温下,利用机械拉伸装置或手工将薄膜强行拉伸所产生的变形应力,将货物裹紧便于运输,贮藏的一种包装方式,采用进口树脂和先进的流衍薄膜挤出生产工艺,具有拉伸性能好,耐撕裂,抗穿透性强,透明度高,自粘性佳以及回缩率高,包装紧密,不会松散等特点,可广泛用于化工原料、化肥、食品、机电产品、轻纺制品等单件或托盘包装和其他捆扎包装,拉伸缠绕膜在制作时是将PE塑料颗粒粉碎、加热、制膜、冷却、卷膜等一系列工艺。拉伸缠绕膜在制作过程中一般采用制膜机。现有的制膜机进料筒结构较为单一,PE塑料粉碎不彻底会导致制膜效果差,同时,PE塑料粉碎不彻底会影响制膜机的工作效率,从而一种可以充分粉碎PE塑料的进料筒机构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固定连接有料筒和加工箱,所述料筒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料斗,所述料筒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料筒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输料管,所述料筒通过输料管与加工箱相连,所述基座上固定连接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内转动连接有送料螺旋桨片,所述料筒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和进料管,所述出料管和进料管均与送料管相连。优选的,所述料筒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搅拌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轮相连。优选的,所述动力箱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驱动端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圆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动力箱内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锥齿轮,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第二圆锥齿轮相啮合。优选的,所述送料管顶部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与送料螺旋桨片固定相连,所述第三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与第四皮带轮相连。优选的,所述料筒内固定连接有筛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在制膜时,通过料斗输送PE塑料,当PE塑料输送到料筒内时,通过料筒内的搅拌杆转动,从而对料筒内的PE塑料进行粉碎处理,粉碎不完全的PE塑料将会通过料筒侧壁上固定连接的出料管输送到送料管内,通过送料管内的送料螺旋桨片转动,从而将PE塑料通过进料管输送到料筒内,从而进行二次或多次粉碎,从而能使PE塑料粉碎更彻底,提高了制膜机的工作效率,同时还提高了制膜效果。2、该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在制膜时,通过动力箱内的第一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的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将会通过第一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通过第二皮带轮的转动,从而为搅拌杆的转动提供了动力。3、该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在制膜时,通过动力箱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的电动机工作,从而带动其驱动端连接的第二转动杆转动,通过第二转动杆的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固定相连的第一圆锥齿轮转动,第一圆锥齿轮将会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圆锥齿轮转动,从而为第一转动杆的转动提供了动力。4、该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在制膜时,通过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固定相连的第四皮带轮转动,第四皮带轮将会通过第二皮带带动第三皮带轮转动,从而为第三转动杆的转动提供了动力。5、该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通过料筒内固定连接的筛网,从而能够筛选未粉碎彻底的PE塑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圆锥齿轮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侧视内部示意图。图中:1、基座;101、加工箱;2、料筒;201、筛网;202、搅拌杆;203、输料管;204、出料管;205、料斗;206、进料管;3、动力箱;4、送料管;401、送料螺旋桨片;402、第三转动杆;4021、第三皮带轮;5、电动机;501、第二转动杆;5011、第四皮带轮;5012、第一圆锥齿轮;502、第一转动杆;5021、第二圆锥齿轮;5022、第一皮带轮;6、第二皮带;7、第一皮带;701、第二皮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5,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包括基座1,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料筒2和加工箱101,料筒2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料斗205,料筒2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杆202,料筒2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输料管203,料筒2通过输料管203与加工箱101相连,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送料管4,送料管4内转动连接有送料螺旋桨片401,料筒2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04和进料管206,出料管204和进料管206均与送料管4相连,在制膜时,通过料斗205输送PE塑料,当PE塑料输送到料筒2内时,通过料筒2内的搅拌杆202转动,从而对料筒2内的PE塑料进行粉碎处理,粉碎不完全的PE塑料将会通过料筒2侧壁上固定连接的出料管204输送到送料管4内,通过送料管4内的送料螺旋桨片401转动,从而将PE塑料通过进料管206输送到料筒2内,从而进行二次或多次粉碎,从而能使PE塑料粉碎更彻底,提高了制膜机的工作效率,同时还提高了制膜效果。实施例2:参照图1-5,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包括基座1,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料筒2和加工箱101,料筒2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料斗205,料筒2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杆202,料筒2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输料管203,料筒2通过输料管203与加工箱101相连,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送料管4,送料管4内转动连接有送料螺旋桨片401,料筒2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04和进料管206,出料管204和进料管206均与送料管4相连,在制膜时,通过料斗205输送PE塑料,当PE塑料输送到料筒2内时,通过料筒2内的搅拌杆202转动,从而对料筒2内的PE塑料进行粉碎处理,粉碎不完全的PE塑料将会通过料筒2侧壁上固定连接的出料管204输送到送料管4内,通过送料管4内的送料螺旋桨片401转动,从而将PE塑料通过进料管206输送到料筒2内,从而进行二次或多次粉碎,从而能使PE塑料粉碎更彻底,提高了制膜机的工作效率,同时还提高了制膜效果,料筒2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动力箱3,动力箱3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料筒(2)和加工箱(101),所述料筒(2)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料斗(205),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2)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杆(202),所述料筒(2)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输料管(203),所述料筒(2)通过输料管(203)与加工箱(101)相连,所述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送料管(4),所述送料管(4)内转动连接有送料螺旋桨片(401),所述料筒(2)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04)和进料管(206),所述出料管(204)和进料管(206)均与送料管(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料筒(2)和加工箱(101),所述料筒(2)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料斗(205),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2)内转动连接有搅拌杆(202),所述料筒(2)底壁上固定连接有输料管(203),所述料筒(2)通过输料管(203)与加工箱(101)相连,所述基座(1)上固定连接有送料管(4),所述送料管(4)内转动连接有送料螺旋桨片(401),所述料筒(2)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04)和进料管(206),所述出料管(204)和进料管(206)均与送料管(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伸缠绕膜的进料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2)底壁上固定连接有动力箱(3),所述动力箱(3)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502),所述第一转动杆(50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5022),所述搅拌杆(20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轮(701),所述第一皮带轮(5022)通过第一皮带(7)与第二皮带轮(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铭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晟立业有机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