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土室内空气净化剂的筛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487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凹土室内空气净化剂的筛选装置,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在进料管内部倾斜安装有过滤板,在位于过滤板上方最低位置的进料管侧壁上连通有排出管,转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转轴,电机设置在筒体的顶端,转轴位于筒体内部,第一筛板固定安装在筒体内部且套接在转轴上,第一筛板与转轴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第一筛板为环形平板并倾斜设置,第二筛板和第三筛板位于第一筛板的下方,第二筛板和第三筛板分别固定套接在转轴上,位于第一筛板、第二筛板和第三筛板的上方最低位置的筒体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排出管,导料板倾斜设置在筒体底部,在导料板上方最低位置的筒体侧壁上设置有排出管,筒体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支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凹土室内空气净化剂的筛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凹土室内空气净化剂的筛选装置,属于筛选设备

技术介绍
空气净化剂是指利用自然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吸附、分解原理,经过现代科学技术处理,所形成的具有消除空气中有害气体、祛除各种异味功能的产品。因许多化学试剂含有对人体有害成分,所以室内空气净化剂常选用物理吸附方式。现有室内空气净化剂需要经过仔细筛选,选出合格的空气净化剂之后才能投入使用,现有空气净化剂的筛选装置,对空气净化剂的筛选效果不是很理想,筛选效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凹土室内空气净化剂的筛选装置,有效提高了净化剂的筛选效果和效率,满足对净化剂的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凹土室内空气净化剂的筛选装置,包括筒体、转动装置、第一筛板、第二筛板、第三筛板和导料板,筒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在进料管内部倾斜安装有过滤板,在位于过滤板上方最低位置的进料管侧壁上连通有排出管,转动装置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转轴,电机设置在筒体的顶端,转轴位于筒体内部,第一筛板固定安装在筒体内部,且第一筛板套接在转轴上,第一筛板与转轴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第一筛板为环形平板并倾斜设置,第二筛板和第三筛板位于第一筛板的下方,且第二筛板和第三筛板分别固定套接在转轴上,第二筛板和第三筛板为开口向下的喇叭形结构,位于第一筛板、第二筛板和第三筛板的上方最低位置的筒体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排出管,导料板倾斜设置在筒体内部的底部,在导料板上方最低位置的筒体侧壁上设置有排出管,筒体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支脚。优选的是,在第二筛板和第三筛板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滑轮,滑轮与筒体的内侧壁滑动接触。进一步的优选,第一筛板的倾斜角度是25度,导料板的倾斜角度是40度。进一步的优选,第一筛板、第二筛板和第三筛板为多孔目网状结构,且孔目的尺寸从上到下依次减小。进一步的优选,第一筛板和导料板上分别安装有激振器。进一步的优选,排出管上均安装有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进料管内的过滤板能有效过滤掉净化剂内参杂的杂质,第一筛板倾斜套在转轴上且设置有激振器,能有效的将大块净化剂分离出去并加快净化剂粒的掉落速度,第二筛板和第三筛板为开口向下的喇叭形结构,增加了净化剂与筛板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筛选的合格率,导料板倾斜设置在筒体内部的底部且设置有激振器,在净化剂自身重力及激振器的带动下,能更快的实现对净化剂的收集,省时省力,有效提高了净化剂的筛选效果和效率,满足对净化剂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筛板与筒体接触面示意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筒体,2、电机,3、第一筛板,4、第二筛板,5、第三筛板,6、过滤板,7、导料板,8、激振器,9、支脚,10、转轴,11、进料管,12、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的介绍。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凹土室内空气净化剂的筛选装置,包括筒体1、转动装置、第一筛板3、第二筛板4、第三筛板5和导料板7,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1,在进料管11内部倾斜安装有过滤板6,在位于过滤板6上方最低位置的进料管11侧壁上连通有排出管,转动装置包括电机2和与电机2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转轴10,电机2设置在筒体1的顶端,转轴10位于筒体1内部,第一筛板3固定安装在筒体内部,且第一筛板3套接在转轴10上,第一筛板3与转轴10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第一筛板3为环形平板并倾斜设置,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位于第一筛板3的下方,且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分别固定套接在转轴10上,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为开口向下的喇叭形结构,位于第一筛板3、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的上方最低位置的筒体1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排出管,导料板7倾斜设置在筒体1内部的底部,在导料板7上方最低位置的筒体1侧壁上设置有排出管,筒体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支脚9。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滑轮12,滑轮12与筒体1的内侧壁滑动接触。本实施例中,第一筛板3的倾斜角度是25度,导料板7的倾斜角度是40度。本实施例中,第一筛板3、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为多孔目网状结构,且孔目的尺寸从上到下依次减小,对净化剂起到筛选作用。本实施例中,第一筛板3和导料板7上分别安装有激振器8,激振器8带动第一筛板3和导料板7振动,使得净化剂能快速有效的掉落或滑落。本实施例中,排出管上均安装有阀门,且排出管分别倾斜设置在对应筒体1侧壁上。本实施例中,电机2驱动转轴10连续正转;在实际应用时,电机2也可以驱动转轴10连续反转或正反转快速交替变换。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待处理净化剂经过进料管11加入到筒体1内,待处理的净化剂经过进料管11内的过滤板6将杂质过滤掉,杂质通过排出管排出;过滤掉杂质的净化剂落到第一筛板3上,在自身重力及激振器8振动的作用下,部分净化剂通过第一筛板3的孔目落入到第二筛板4上,不能通过孔目的净化剂块通过排出管排出;经过第一筛板3筛选的净化剂落在第二筛板4上,第二筛板4通过电机2驱动转轴10连续正转,进行离心震动,使能通过筛板上孔目的净化剂落入到第三筛板5上;第三筛板5通过电机2驱动转轴10连续正转,进行离心震动,使能通过筛板上孔目的净化剂最终落到导料板7上;导料板7倾斜设置,重力及激振器8振动的作用使筛选后的净化剂更快速的通过排出管进而被收集。本技术进料管内的过滤板能有效过滤掉净化剂内参杂的杂质,第一筛板倾斜套在转轴上且设置有激振器,能有效的将大块净化剂分离出去并加快净化剂粒的掉落速度,第二筛板和第三筛板为开口向下的喇叭形结构,增加了净化剂与筛板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筛选的合格率,导料板倾斜设置在筒体内部的底部且设置有激振器,在净化剂自身重力及激振器的带动下,能更快的实现对净化剂的收集,省时省力,有效提高了净化剂的筛选效果和效率,满足对净化剂的要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专利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专利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凹土室内空气净化剂的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转动装置、第一筛板(3)、第二筛板(4)、第三筛板(5)和导料板(7),所述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1),在所述进料管(11)内部倾斜安装有过滤板(6),在位于过滤板(6)上方最低位置的进料管(11)侧壁上连通有排出管,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2)和与电机(2)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转轴(10),所述电机(2)设置在筒体(1)的顶端,所述转轴(10)位于筒体(1)内部,所述第一筛板(3)固定安装在筒体内部,且第一筛板(3)套接在转轴(10)上,第一筛板(3)与转轴(10)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第一筛板(3)为环形平板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位于第一筛板(3)的下方,且所述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分别固定套接在转轴(10)上,所述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为开口向下的喇叭形结构,位于第一筛板(3)、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的上方最低位置的筒体(1)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排出管,所述导料板(7)倾斜设置在筒体(1)内部的底部,在导料板(7)上方最低位置的筒体(1)侧壁上设置有排出管,所述筒体(1)的底部外侧设置有支脚(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凹土室内空气净化剂的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转动装置、第一筛板(3)、第二筛板(4)、第三筛板(5)和导料板(7),所述筒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1),在所述进料管(11)内部倾斜安装有过滤板(6),在位于过滤板(6)上方最低位置的进料管(11)侧壁上连通有排出管,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电机(2)和与电机(2)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转轴(10),所述电机(2)设置在筒体(1)的顶端,所述转轴(10)位于筒体(1)内部,所述第一筛板(3)固定安装在筒体内部,且第一筛板(3)套接在转轴(10)上,第一筛板(3)与转轴(10)之间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第一筛板(3)为环形平板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位于第一筛板(3)的下方,且所述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分别固定套接在转轴(10)上,所述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为开口向下的喇叭形结构,位于第一筛板(3)、第二筛板(4)和第三筛板(5)的上方最低位置的筒体(1)侧壁上分别设置有排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斌李进伟李凯宗胜好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华洪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