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管保护层涂覆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85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31
一种复合管保护层涂覆生产线,涉及管道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由上游向下游流水线连接的第一输送器、加热器、模体、冷却器、第二输送器,所述第一输送器与所述第二输送器用于向前直线输送金属管,所述模体内包括横向贯穿的用于供金属管穿过的通孔,所述模体侧面具有入流孔,所述入流孔连接有双螺杆挤出机,所述通孔内壁具有穿过所述入流孔与通孔相贯处的环槽,所述入流孔与所述通孔轴线间呈指向下游方向的锐角。通过该生产线,可实现复合管的外塑料管在金属管上的高效覆盖生产,同时,产出的外塑料管具有较高的厚度分布均匀性和附着牢固性。

A Production Line for Protective Coating of Composit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管保护层涂覆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管道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管保护层涂覆生产线。
技术介绍
复合管为通过金属管和塑料管的叠加而同时具有两者的优点的管道。在一般现有的复合管生产过程中,多采用搭接法生产工艺,即先制成金属管,然后在成型的金属管上做内外层的塑料管。其中,外层的塑料管具有保护内部的金属管不磨损,同时为金属管隔绝氧气防止锈蚀的作用。外层的塑料管因金属管较长且金属和塑料间的连接效果较差,通过已制成的塑料管的套接具有连接不牢固的问题,通过涂覆塑料层又存在成型厚度不均匀的问题。同时,现在市场上外塑料管的涂覆生产设备也较为低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管保护层涂覆生产线,通过该生产线,可实现复合管的外塑料管在金属管上的高效覆盖生产,同时,产出的外塑料管具有较高的厚度分布均匀性和附着牢固性。为实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管保护层涂覆生产线,包括由上游向下游流水线连接的第一输送器、加热器、模体、冷却器、第二输送器,所述第一输送器与所述第二输送器用于向前直线输送金属管,所述模体内包括横向贯穿的用于供金属管穿过的通孔,所述模体侧面具有入流孔,所述入流孔连接有双螺杆挤出机,所述通孔内壁具有穿过所述入流孔与通孔相贯处的环槽,所述入流孔与所述通孔轴线间呈指向下游方向的锐角。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输送器包括支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多根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一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间通过同步带同步传动,所述支架为竖直方向高度可调的套管。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输送辊表面周向设有V形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二输送器包括两根为一组、多组在直线方向上间隔排列的多根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二输送辊表面具有周向的半圆弧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半圆弧槽内覆盖有POM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加热器包括一个横置的环形基体,所述基体内壁上存在有加热电阻丝。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基体两端具有由其环形开口边缘向内的翻边,所述翻边内侧及所述基体内壁覆盖有隔热反射层,所述加热电阻丝位于所述隔热反射层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隔热反射层包括外侧的铝箔层和内侧的石棉层。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冷却器包括前后具有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喷淋管,所述喷淋管连接有循环泵。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循环泵还连接有轴流式换热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模体内的环槽,使得在金属管通过通孔时形成塑料原料在管壁外侧周向的覆盖,保证外塑料管成型的全面覆盖,同时较小的涂覆空间使得通孔与金属管间塑料原料的压力较大,该压力可以提高塑料原料在金属管上的附着牢固性;2.通过第一输送器和第二输送器可实现金属管的连续送入和送出,提高生产效率,可适应较长的金属管的生产需求;3.第一输送辊的V形槽与可升降具有调节金属管与通孔同心的作用,成对的第二输送辊的半圆弧槽组合对产出的复合管具有整形作用,从而具有更好的外塑料管厚度均匀性、附着牢固度;4.加热器和冷却器为金属管提供涂覆外塑料管前的加热和涂覆后的冷却,可以提高涂覆成型质量,提高冷却固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模体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输送辊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输送辊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加热器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冷却器的截面示意图;图中各项分别为:1第一输送器,11支架,12第一输送辊,13V形槽,2加热器,21基体,22加热电阻丝,23翻边,24隔热反射层,241铝箔层,242石棉层,3模体,31通孔,32入流孔,33环槽,4冷却器,41箱体,42喷淋管,43循环泵,44轴流式换热器,5第二输送器,51第二输送辊,52半圆弧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的一种复合管保护层涂覆生产线,包括由上游向下游流水线连接的第一输送器1、加热器2、模体3、冷却器4、第二输送器5,上述装置可以通过台架或同类支撑部件实现与地面的连接。第一输送器1与第二输送器5用于向前直线输送金属管,模体3内包括横向贯穿的用于供金属管穿过的通孔31,模体3侧面具有入流孔32,入流孔32连接有双螺杆挤出机(图中未示出),通孔31内壁具有穿过入流孔32与通孔31相贯处的环槽33,入流孔32与通孔31轴线间呈指向下游方向的锐角。在工作时,双螺杆挤出机向通孔31内注入熔融的塑料原料,流入的塑料原料沿环槽33流动实现在通孔内围绕金属管的状态,并随着金属管的向下游的运动实现附着在金属管表面的动作,在送出模体3后即成为金属管外包裹有外塑料管的复合管。加热器2用于加热金属管,从而使得塑料原料在接触金属管时不会因较大的温差迅速固接产生结块等影响外塑料管整体性的问题。冷却器4用于对覆盖在金属管外侧的塑料原料进行降温加快其固化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输送器1包括支架11和安装于支架11上的多根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一输送辊12,第一输送辊12间通过同步带(图中未示出)同步传动,支架11为竖直方向高度可调的套管。第一输送辊12表面周向机加工有V形槽13,V形槽13的作用如一般工业检测中所使用的V形块,具有自动定心的作用。通过V形槽13的定型作用和支架11的高度调节作用可实现其支撑的金属管和通孔31间的同轴的调节,经调节较高的同轴精度有助于提高两者间空间形成的外塑料管的厚度均匀性并且可以通过该调节适配不同直径的金属管以提高生产的适应性。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输送器5包括两根为一组、多组在直线方向上间隔排列的多根第二输送辊51,第二输送辊51表面具有周向的半圆弧槽52。第二输送辊51间也通过同步带同步传动,同步带的同步传动使得各个辊的转速相同,从而实现对金属管的匀速、稳定输送,从而使得塑料原料在金属管外侧的附着均匀性。本实施例中,半圆弧槽52内覆盖有POM层。POM具有较高的强度、耐磨性质。两根成组的第二输送辊51的半圆弧槽52可组成圆孔形状,成型的复合管在其夹持下可实现输送,同时POM层可以减少与外塑料管间的摩擦损失,同时通过其夹持圆弧形状实现对外塑料管外壁的整形作用,提高表面质量。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加热器2包括一个横置的环形基体21,金属管从基体21中穿过,基体21内壁上通过卡扣卡接有盘设的加热电阻丝22。基体21两端焊接或螺接有由其环形开口边缘向内的翻边23,翻边23内侧及基体21内壁黏贴覆盖有隔热反射层24,加热电阻丝22位于隔热反射层24上方。本实施例中,隔热反射层24包括外侧用于反射热量的铝箔层241和内侧隔热防止热量散失的石棉层242,从而可以降低热量损耗、提高加热效率。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冷却器4包括前后具有开口的箱体41,金属管从开口中穿过,箱体41内具有位于顶部向下滴淋冷却水的喷淋管42,喷淋管42连接有循环泵43,循环泵43另一端连接箱体41的底部回收冷却水。循环泵43还连接有轴流式换热器44,通过其换热效果实现冷却水的恒温效果。冷却水滴淋在从模体1中送出的具有未完全固化的外塑料管的金属管上,通过其冷却效果加速外塑料管的固化成型。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管保护层涂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游向下游流水线连接的第一输送器(1)、加热器(2)、模体(3)、冷却器(4)、第二输送器(5),所述第一输送器(1)与所述第二输送器(5)用于向前直线输送金属管,所述模体(3)内包括横向贯穿的用于供金属管穿过的通孔(31),所述模体(3)侧面具有入流孔(32),所述入流孔(32)连接有双螺杆挤出机,所述通孔(31)内壁具有穿过所述入流孔(32)与通孔(31)相贯处的环槽(33),所述入流孔(32)与所述通孔(31)轴线间呈指向下游方向的锐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管保护层涂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游向下游流水线连接的第一输送器(1)、加热器(2)、模体(3)、冷却器(4)、第二输送器(5),所述第一输送器(1)与所述第二输送器(5)用于向前直线输送金属管,所述模体(3)内包括横向贯穿的用于供金属管穿过的通孔(31),所述模体(3)侧面具有入流孔(32),所述入流孔(32)连接有双螺杆挤出机,所述通孔(31)内壁具有穿过所述入流孔(32)与通孔(31)相贯处的环槽(33),所述入流孔(32)与所述通孔(31)轴线间呈指向下游方向的锐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管保护层涂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器(1)包括支架(11)和安装于所述支架(11)上的多根水平间隔设置的第一输送辊(12),所述第一输送辊(12)间通过同步带同步传动,所述支架(11)为竖直方向高度可调的套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管保护层涂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辊(12)表面周向设有V形槽(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管保护层涂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器(5)包括两根为一组、多组在直线方向上间隔排列的多根第二输送辊(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伏弟吴亚平陈晓梅田振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