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菌肥生产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476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菌肥生产技术领域的一种微生物菌肥生产搅拌装置,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之间设置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侧壁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接座,左侧所述连接座通过键连接有第一转轴,右侧所述连接座通过键连接有第二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的搅拌筒主体可以翻转,从而使得沉积到底部菌肥可进行多次搅拌混合,同时,进料口与出料口合二为一,避免重新开设出口,装置密封性较好,通过设置的搅拌破碎杆能够实现两次搅拌,且能在搅拌过程中将块状凝结菌肥破碎开,通过设置的倒漏斗状筒顶结构,能够很好的排出物料,通过设置的防堵套装置可以避免菌肥颗粒进入转轴槽口内。

A Mixing Device for Microbial Fertiliz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菌肥生产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菌肥生产
,具体为一种微生物菌肥生产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菌肥是根据土壤微生态学原理、植物营养学原理、以及现代"有机农业"的基本概念而研制出来的。微生物肥料是以活性(可繁殖)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所需养分(肥料)的一种新型肥料生物制品,是农业生产中肥料的一种(也称第三代肥料),微生物菌肥生产时常常需要将不同肥料进行搅拌混合发酵,现有技术因为菌肥有结块导致搅拌效果不好,因此,设计一种新型微生物菌肥搅拌装置。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0002206.2一种自搅拌微生物菌肥发酵罐,所述螺旋杆的下端插接在第一密封轴套内,且螺旋杆的下端面上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在框架上,所述发酵罐本体的上端设有罐盖,所述罐盖的中部设有上顶孔,所述上顶孔内安装有第二密封轴套,所述第二密封轴套内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连接有转盘,且转盘位于罐盖的下侧,所述转盘的下端对称设有两个刷板,所述螺旋杆的上端位于两个刷板之间,所述转盘的上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在框架上。该自搅拌微生物菌肥发酵罐,内部设置的螺旋杆能将底部的菌肥带到上端,在经过上端刷板的作用,将翻上来的菌肥向四周刷散开来,使菌肥充分的混合。这种自搅拌微生物菌肥发酵罐虽然具有一定搅拌功能,但是因菌肥中常常有块状凝结物,该装置不能使得凝结物破碎,从而搅拌效果一般,同时该装置利用螺旋叶片实现上下循环混合的模式,工作效率比较慢,会耗费较多的时间来达到混合的要求,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微生物菌肥生产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菌肥生产搅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虽然具有一定搅拌功能,但是因菌肥中常常有块状凝结物,该装置不能使得凝结物破碎,从而搅拌效果一般,同时该装置利用螺旋叶片实现上下循环混合的模式,工作效率比较慢,会耗费较多的时间来达到混合的要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菌肥生产搅拌装置,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之间设置有搅拌筒,所述搅拌筒侧壁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接座,左侧所述连接座通过键连接有第一转轴,右侧所述连接座通过键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左端转动贯穿连接左侧支撑梁侧壁,所述第二转轴右端转动贯穿连接右侧支撑梁侧壁,所述底座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在右侧支撑梁右侧,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转轴右侧,所述搅拌筒顶部设置有进出料口,所述进出料口内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搅拌筒内设置有搅拌破碎杆,所述搅拌破碎杆顶部活动套接有支撑环,所述搅拌破碎杆底端贯穿搅拌筒底壁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外围设置有支撑保护壳,所述搅拌筒内腔侧壁中部均匀设置有配合杆。优选的,所述搅拌破碎杆包括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上下对称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有多根且分布均匀,所述传动杆中部均匀设置有破碎杆,所述破碎杆与配合杆间隔交错设置。优选的,所述支撑环包括有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有四根,且连接杆之间夹角为90°。优选的,所述搅拌破碎杆与搅拌筒底壁连接处设置有防堵套,所述搅拌破碎杆转动贯穿连接防堵套,所述防堵套底端固接搅拌筒底壁。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与支撑梁之间连接均通过滚珠轴承连接。优选的,所述搅拌筒顶部为倒漏斗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的搅拌筒主体可以翻转,从而使得沉积到底部菌肥可进行多次搅拌混合,同时,进料口与出料口合二为一,避免重新开设出口,装置密封性较好,通过设置的搅拌破碎杆能够实现两次搅拌,且能在搅拌过程中将块状凝结菌肥破碎开,提高了菌肥混合效果,搅拌速度也得以提升,通过设置的倒漏斗状筒顶结构,能够很好的排出物料,避免菌肥堆积在筒体内,造成浪费,通过设置的防堵套装置可以避免菌肥颗粒进入转轴槽口内,有效保护了转动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搅拌破碎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撑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支撑梁,3-搅拌筒,4-连接座,5-第一转轴,6-第二转轴,7-第一电机,8-进出料口,9-密封盖,10-搅拌破碎杆,101-传动杆,102-搅拌杆,103-破碎杆,11-支撑环,111-内环,112-外环,113-连接杆,12-第二电机,13-支撑保护壳,14-防堵套,15-配合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菌肥生产搅拌装置,包括有底座1,底座1顶端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梁2,支撑梁2之间设置有搅拌筒3,搅拌筒3侧壁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接座4,左侧连接座4通过键连接有第一转轴5,右侧连接座4通过键连接有第二转轴6,第一转轴5左端转动贯穿连接左侧支撑梁2侧壁,第二转轴6右端转动贯穿连接右侧支撑梁2侧壁,底座1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在右侧支撑梁2右侧,第一电机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转轴6右侧,搅拌筒3顶部设置有进出料口8,进出料口8内设置有密封盖9,搅拌筒3内设置有搅拌破碎杆10,搅拌破碎杆10顶部活动套接有支撑环11,搅拌破碎杆10底端贯穿搅拌筒3底壁连接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外围设置有支撑保护壳13,搅拌筒3内腔侧壁中部均匀设置有配合杆15。其中,搅拌破碎杆10包括有传动杆101,传动杆101上下对称设置有搅拌杆102,搅拌杆102有多根分布均匀,传动杆101中部均匀设置有破碎杆103,破碎杆103与配合杆15间隔交错设置,一杆多功能的设计使得装置结构得以减少,避免结构冗杂,支撑环11包括有内环111和外环112,内环111与外环112之间设置有连接杆113,连接杆113有四根,连接杆113之间夹角为90°,具有限位功能,避免传动杆运行摇摆,搅拌破碎杆10与搅拌筒3底壁连接处设置有防堵套14,搅拌破碎杆10转动贯穿连接防堵套14,防堵套14底端固接搅拌筒3底壁,避免菌肥颗粒阻碍转动件运行,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与支撑梁2之间连接均通过滚珠轴承连接,减少转动摩擦,保护转轴,搅拌筒3顶部为倒漏斗状,便于排放菌肥。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第一电机7、第二电机12均通过外部控制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使用时,旋开密封盖9,将多种菌肥倒进搅拌筒3内,再旋紧密封盖9,同时启动第一电机7与第二电机12,首先,第二电机12带动传动杆101转动,从而底部搅拌杆102开始搅拌菌肥,,然后第一电机7定时运行,第一电机7通过带传动带动第二转轴6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菌肥生产搅拌装置,包括有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梁(2),所述支撑梁(2)之间设置有搅拌筒(3),所述搅拌筒(3)侧壁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接座(4),左侧所述连接座(4)通过键连接有第一转轴(5),右侧所述连接座(4)通过键连接有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5)左端转动贯穿连接左侧支撑梁(2)侧壁,所述第二转轴(6)右端转动贯穿连接右侧支撑梁(2)侧壁,所述底座(1)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7),且第一电机(7)在右侧支撑梁(2)右侧,所述第一电机(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转轴(6)右侧,所述搅拌筒(3)顶部设置有进出料口(8),所述进出料口(8)内设置有密封盖(9),所述搅拌筒(3)内设置有搅拌破碎杆(10),所述搅拌破碎杆(10)顶部活动套接有支撑环(11),所述搅拌破碎杆(10)底端贯穿搅拌筒(3)底壁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外围设置有支撑保护壳(13),所述搅拌筒(3)内腔侧壁中部均匀设置有配合杆(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菌肥生产搅拌装置,包括有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左右对称设置有支撑梁(2),所述支撑梁(2)之间设置有搅拌筒(3),所述搅拌筒(3)侧壁左右对称设置有连接座(4),左侧所述连接座(4)通过键连接有第一转轴(5),右侧所述连接座(4)通过键连接有第二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5)左端转动贯穿连接左侧支撑梁(2)侧壁,所述第二转轴(6)右端转动贯穿连接右侧支撑梁(2)侧壁,所述底座(1)顶端右侧设置有第一电机(7),且第一电机(7)在右侧支撑梁(2)右侧,所述第一电机(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转轴(6)右侧,所述搅拌筒(3)顶部设置有进出料口(8),所述进出料口(8)内设置有密封盖(9),所述搅拌筒(3)内设置有搅拌破碎杆(10),所述搅拌破碎杆(10)顶部活动套接有支撑环(11),所述搅拌破碎杆(10)底端贯穿搅拌筒(3)底壁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外围设置有支撑保护壳(13),所述搅拌筒(3)内腔侧壁中部均匀设置有配合杆(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肥生产搅拌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菁郭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嘉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