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4602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及装置,一种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包括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垂直的第一液体流进行绝热层的切割,再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呈0~60°夹角的第二液体流进行切割后绝热层的剥离;所述的第一液体流的直径为0.2~0.4mm,第一液体流的压力为220~300MPa,第二液体流的直径和压力均与第一液体流相同。由于绝热层硬度大,本装置采用高压强水柱对绝热层进行破碎,保证绝热层在高压强下完全与发动机壳体分离,清洗后的壳体内壁具备再次附着绝热层的要求,保证发动机金属壳体不变形,能够进行回收再利用。

An Insulation Layer Removal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gine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后处理
,涉及一种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火箭发动机在工作后,由于发动机的壳体价值高,常常需要回收再利用,因此需要将附着在壳体上的绝热层去除掉。目前绝热层的去除都是靠人工来完成的。由于绝热层的硬度高,粉尘颗粒细,人工去除时粉尘大,需要完善的防护装备。而且人工去除时,效率低,处理完一个壳体,需要1~2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同时,人工去除时的压力不稳定,容易发动机壳体变形而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为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及装置,能快速、准确的去除发动机壳体上的绝热层,同时不损坏发动机壳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包括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垂直的第一液体流进行绝热层的切割,再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呈0~60°夹角的第二液体流进行切割后绝热层的剥离;所述的第一液体流的直径为0.2~0.4mm,第一液体流的压力为220~300MPa,第二液体流的直径和压力均与第一液体流相同。一种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包括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垂直的第一液体流进行绝热层的切割,再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呈15°夹角的第二液体流进行切割后绝热层的剥离;所述的第一液体流的直径为0.25mm,第一液体流的压力为220~300MPa,第二液体流的直径和压力均与第一液体流相同;第一液体流与第二液体流的中心距离为20mm。可选的,所述的发动机壳体在绝热层去除的同时还进行轴向旋转,轴向旋转的转速为10~60rpm;所述的第一液体流和第二液体流在进行切割和剥离时还沿轴向行进,所述轴向行进的速度为0.1~1mm/s。可选的,所述的发动机壳体在绝热层去除的同时还进行轴向旋转,轴向旋转的转速为30rpm;所述的第一液体流和第二液体流在进行切割和剥离时还沿轴向行进,所述轴向行进的速度为0.5mm/s。一种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装置,所述的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装置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进行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的去除。可选的,包括喷头组件,所述的喷头组件包括喷管,与喷管连通在垂直方向设置第一喷头,与喷管连通在朝向第一喷头方向与喷管呈0~60°设置第二喷头;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的直径均为0.2~0.4mm;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的中心距离为20mm。可选的,还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设置旋转支撑构件和支撑调节构件,支撑调节构件在轴向对待处理发动机壳体进行支撑和轴向位置调节;旋转支撑构件在待处理发动机壳体的端部提供轴向旋转的动力。可选的,所述的旋转支撑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支架,在支架上沿轴向依次设置旋转电机和旋转传力架;所述的支撑调节构件包括弧形的支撑架,支撑架滑动设置在工作台的滑轨上。可选的,还包括喷头位置调节构件,喷头位置调节构件将所述的喷头组件悬设在待处理发动机壳体内;喷头位置调节构件包括X轴驱动机构、Y轴驱动机构和Z轴驱动机构。可选的,所述的工作台在对应支撑调节构件的位置设置下凹的回收箱;还包括液体增压组件和电控台;液体增压组件包括增压管和增压站,增压管与喷头组件的喷管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发动机壳体的绝热层硬度大,本专利技术采用高压强液体柱对绝热层进行破碎,保证绝热层在高压强下完全与发动机壳体分离,处理后的壳体内壁具备再次附着绝热层的要求,且保证发动机金属壳体不变形,保证处理后的发动机壳体能够满足再次回收利用的要求。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图1中喷头组件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去除中发动机壳体去除前后对比照片;图4为去除完成后发动机壳体内壁照片;图5为去除完成后绝热层被切除成条状残渣和粉末状残渣照片;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喷头组件、11-喷管、12-第一喷头、13-第二喷头、2-工作台、3-旋转支撑构件、31-支架、32-旋转传力架、33-旋转电机;4-支撑调节构件、41-支撑架、42-滑轨;5-回收箱、6-喷头位置调节组件、61-X轴驱动机构、62-Y轴驱动机构、63-Z轴驱动机构、7-发动机壳体、8-液体增压组件、81-增压管、82-增压站、9-电控台。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本专利技术所说的发动机壳体特别指的是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壳体,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壳体上的绝热层是指粘贴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壳体内壁上,具有一定厚度的耐烧蚀隔热层;固体发动机绝热层作为燃烧室的内衬,保护发动机壳体不过热失强,对于复合材料壳体,还起到气密作用。通常的绝热层采用丁睛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等材料,外加固体耐烧蚀填料制成。绝热层的厚度通常为1~5mm。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包括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垂直的第一液体流进行绝热层的切割,再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呈0~60°夹角的第二液体流进行切割后绝热层的剥离;第一液体流的直径为0.2~0.4mm,第一液体流的压力为220~300MPa,第二液体流的直径和压力均与第一液体流相同。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较干净的去除发动机壳体绝热层,采用高压强液体流对绝热层进行破碎,保证绝热层在高压强下完全与发动机壳体分离,处理后的壳体内壁具备再次附着绝热层的要求,同时保证处理后的发动机金属壳体不会发生变形,满足回收再利用的要求。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一种最优的去除工艺为: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垂直的第一液体流进行绝热层的切割,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呈15°夹角的第二液体流进行切割后绝热层的剥离;第一液体流的直径为0.25mm,第一液体流的压力为220MPa,第二液体流的直径和压力均与第一液体流相同;第一液体流与第二液体流的中心距离为2mm。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发动机壳体在绝热层去除的同时还进行轴向旋转,轴向旋转的转速为10~60rpm;第一液体流和第二液体流在进行切割和剥离时还沿轴向行进,轴向行进的速度为0.1~1mm/s。通过待处理发动机壳体的转动速度和液体流的轴向行进速度配合,实现较快的处理效果,同时保证壳体上绝热层去除更加彻底,达到极少量残留的较大工作速度。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一种比较优选的方案为:发动机壳体在绝热层去除的同时还进行轴向旋转,轴向旋转的转速为30rpm;第一液体流和第二液体流在进行切割和剥离时还沿轴向行进,轴向行进的速度为0.5mm/s。通过待处理发动机壳体的转动速度和液体流的轴向行进速度配合,实现最快的处理效果,同时保证壳体上绝热层去除更加彻底,达到极少量残留的最大工作速度。本专利技术还给出了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装置,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装置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进行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的去除。本专利技术的装置采用小流量、低压力的喷头进行清洗工作,清洗水流量<4L/min,保证在清洗掉绝热层的同时,不会导致金属壳体发生变形。本装置的清理速度达到0.5m2~1m2/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垂直的第一液体流进行绝热层的切割,再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呈0~60°夹角的第二液体流进行切割后绝热层的剥离;所述的第一液体流的直径为0.2~0.4mm,第一液体流的压力为220~300MPa,第二液体流的直径和压力均与第一液体流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垂直的第一液体流进行绝热层的切割,再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呈0~60°夹角的第二液体流进行切割后绝热层的剥离;所述的第一液体流的直径为0.2~0.4mm,第一液体流的压力为220~300MPa,第二液体流的直径和压力均与第一液体流相同。2.一种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垂直的第一液体流进行绝热层的切割,再采用与发动机壳体呈15°夹角的第二液体流进行切割后绝热层的剥离;所述的第一液体流的直径为0.25mm,第一液体流的压力为220~300MPa,第二液体流的直径和压力均与第一液体流相同;第一液体流与第二液体流的中心距离为2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壳体在绝热层去除的同时还进行轴向旋转,轴向旋转的转速为10~60rpm;所述的第一液体流和第二液体流在进行切割和剥离时还沿轴向行进,所述轴向行进的速度为0.1~1mm/s。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壳体在绝热层去除的同时还进行轴向旋转,轴向旋转的转速为30rpm;所述的第一液体流和第二液体流在进行切割和剥离时还沿轴向行进,所述轴向行进的速度为0.5mm/s。5.一种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进行发动机壳体绝热层的去除。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组件(1),所述的喷头组件(1)包括喷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德王炜钟峰王超邓安国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维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