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车苑施专利>正文

一种眼部术后防液体进入的医用护眼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53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部术后防液体进入的医用护眼贴,包括隔离纸、防水膜、海绵垫圈和引流凸台,隔离纸和防水膜呈镜片状,且在防水膜其中一面的边缘处设有3M双面胶,防水膜通过3M双面胶与隔离纸粘接,在防水膜与隔离纸之间设有海绵垫圈,海绵垫圈呈圆环状且与防水膜粘接,海绵垫圈将防水膜的中部顶起形成观察窗,在防水膜未粘接海绵垫圈的一面粘接有引流凸台,引流凸台呈弧形,且粘接在观察窗的上边缘处,当液体从防水膜上方流下,能经引流凸台分流,通过观察窗两侧的防水膜流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能有效保证眼部手术后的病人在洗头时,不会有液体流入眼镜,造成感染。

A medical eye care paste for preventing fluid entry after eye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部术后防液体进入的医用护眼贴
本技术涉及眼部护贴,具体的说是一种眼部术后防液体进入的医用护眼贴。
技术介绍
眼睛是人体中比较薄弱的一个器官,很多不良习惯都容易造成眼部感染或者其它眼疾,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通常在手术后需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眼部干燥、卫生,而事实上,很多患者眼部手术结束后不久就会因为洗头将水弄进眼中引发二次感染,为此,医务人员推荐患者洗头时在眼睛周围粘一层塑料薄膜,防止洗头水污染眼部,该方法较为麻烦且效果不好,很容易有粘不劳的地方能有水渗入,而且塑料薄膜上通常会流有很多水,影响视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眼部术后防液体进入的医用护眼贴,包括隔离纸、防水膜、海绵垫圈和引流凸台,隔离纸和防水膜呈镜片状,且在防水膜其中一面的边缘处设有3M双面胶,防水膜通过3M双面胶与隔离纸粘接,在防水膜与隔离纸之间设有海绵垫圈,海绵垫圈呈圆环状且与防水膜粘接,海绵垫圈将防水膜的中部顶起形成观察窗,在防水膜未粘接海绵垫圈的一面粘接有引流凸台,引流凸台呈弧形,且粘接在观察窗的上边缘处,当液体从防水膜上方流下,能经引流凸台分流,通过观察窗两侧的防水膜流下;本技术方案中设置能从隔离纸上揭下粘贴在患者眼部的防水膜,将水与患者的眼睛隔开,防止洗头时洗头水对患者眼部造成污染,在防水膜的内侧设置海绵垫圈,一方面能防止防水膜粘到眼睛周围时没有完全密封,洗头时有水渗入能通过眼睛周围的海绵垫圈进行吸收,形成二道防线,另一方面将防水膜位于眼睛正前方的部分抬高,避免直接贴在眼睛上将睫毛压到眼睛中,另外,设置在防水膜另一面的引流凸台相对整个装置属于较硬的材料,在眼睛周围垫一圈海绵垫圈能提高患者眼部的舒适感,设置引流凸台能将从防水膜上方流下的水进行分流,从观察窗两侧流下,不影响患者的视线。前述海绵垫圈的高度设置在8mm-10mm,保证观察窗不会触碰到患者的睫毛。前述防水膜的边缘处设有方便操作者从隔离纸上揭下防水膜的易拉头。前述引流凸台的外侧,且沿引流凸台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引流槽,通过引流槽将水向两侧引流。前述防水膜采用7x9cm的长方形PVC塑料薄膜,保证将患者的眼部连同眉毛一起保护起来,防止防水膜面积过小3M双面胶粘到眉毛上,塑料薄膜的厚度设置为0.15mm,可视度良好且不易破损。前述3M双面胶的厚度为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海绵垫圈的高度设置在8mm-10mm,保证观察窗不会触碰到患者的睫毛,防水膜的边缘处设置易拉头方便操作者从隔离纸上揭下防水膜,在引流凸台的外侧,且沿引流凸台的长度方向上开设引流槽,通过引流槽将水向两侧引流,防水膜采用7x9cm的长方形PVC塑料薄膜,保证将患者的眼部连同眉毛一起保护起来,防止防水膜面积过小3M双面胶粘到眉毛上,塑料薄膜的厚度设置为0.15mm,可视度良好且不易破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隔离纸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海绵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防水膜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引流凸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隔离纸,2-防水膜,3-海绵垫圈,4-引流凸台,5-观察窗,6-易拉头,7-引流槽,8-3M双面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所涉及隔离纸、3M双面胶、PVC塑料薄膜均为现有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眼部术后防液体进入的医用护眼贴,包括隔离纸1、防水膜2、海绵垫圈3和引流凸台4,隔离纸1和防水膜2呈镜片状,且在防水膜2其中一面的边缘处设有3M双面胶8,防水膜2通过3M双面胶8与隔离纸1粘接,在防水膜2与隔离纸1之间设有海绵垫圈3,海绵垫圈3呈圆环状且与防水膜2粘接,海绵垫圈3将防水膜2的中部顶起形成观察窗5,在防水膜2未粘接海绵垫圈3的一面粘接有引流凸台4,引流凸台4呈弧形,且粘接在观察窗5的上边缘处,当液体从防水膜2上方流下,能经引流凸台4分流,通过观察窗5两侧的防水膜2流下;本技术方案中设置能从隔离纸上揭下粘贴在患者眼部的防水膜,将水与患者的眼睛隔开,防止洗头时洗头水对患者眼部造成污染,在防水膜的内侧设置海绵垫圈,一方面能防止防水膜粘到眼睛周围时没有完全密封,洗头时有水渗入能通过眼睛周围的海绵垫圈进行吸收,形成二道防线,另一方面将防水膜位于眼睛正前方的部分抬高,避免直接贴在眼睛上将睫毛压到眼睛中,另外,设置在防水膜另一面的引流凸台相对整个装置属于较硬的材料,在眼睛周围垫一圈海绵垫圈能提高患者眼部的舒适感,设置引流凸台能将从防水膜上方流下的水进行分流,从观察窗两侧流下,不影响患者的视线。海绵垫圈3的高度设置为8mm,保证观察窗不会触碰到患者的睫毛。防水膜2的边缘处设有方便操作者从隔离纸1上揭下防水膜2的易拉头6。引流凸台4的外侧,且沿引流凸台4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引流槽7,通过引流槽将水向两侧引流。防水膜2采用7x9cm的长方形PVC塑料薄膜,保证将患者的眼部连同眉毛一起保护起来,防止防水膜面积过小3M双面胶粘到眉毛上,塑料薄膜的厚度设置为0.15mm,可视度良好且不易破损。3M双面胶的厚度为2mm。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操作人员从易拉头处将防水膜从隔离纸上揭开,将引流凸台朝上粘在患者眼睛四周即可,粘贴时要确保3M双面胶粘在患者眼睛和眉毛的外侧,并将观察窗对准患者眼部。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部术后防液体进入的医用护眼贴,包括隔离纸(1)、防水膜(2)、海绵垫圈(3)和引流凸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纸(1)和防水膜(2)呈镜片状,且在防水膜(2)其中一面的边缘处设有3M双面胶(8),所述防水膜(2)通过3M双面胶(8)与隔离纸(1)粘接,并且在外力作用下,3M双面胶(8)能与隔离纸(1)脱离,在防水膜(2)与隔离纸(1)之间设有海绵垫圈(3),所述海绵垫圈(3)呈圆环状且与防水膜(2)粘接,所述海绵垫圈(3)将防水膜(2)的中部顶起形成观察窗(5),在所述防水膜(2)未粘接海绵垫圈(3)的一面粘接有引流凸台(4),所述引流凸台(4)呈弧形,且粘接在所述观察窗(5)的上边缘处,当液体从防水膜(2)上方流下,能经引流凸台(4)分流,通过观察窗(5)两侧的防水膜(2)流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部术后防液体进入的医用护眼贴,包括隔离纸(1)、防水膜(2)、海绵垫圈(3)和引流凸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纸(1)和防水膜(2)呈镜片状,且在防水膜(2)其中一面的边缘处设有3M双面胶(8),所述防水膜(2)通过3M双面胶(8)与隔离纸(1)粘接,并且在外力作用下,3M双面胶(8)能与隔离纸(1)脱离,在防水膜(2)与隔离纸(1)之间设有海绵垫圈(3),所述海绵垫圈(3)呈圆环状且与防水膜(2)粘接,所述海绵垫圈(3)将防水膜(2)的中部顶起形成观察窗(5),在所述防水膜(2)未粘接海绵垫圈(3)的一面粘接有引流凸台(4),所述引流凸台(4)呈弧形,且粘接在所述观察窗(5)的上边缘处,当液体从防水膜(2)上方流下,能经引流凸台(4)分流,通过观察窗(5)两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苑施揭桂莲陈海英黄秋樱
申请(专利权)人:车苑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