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青专利>正文

一种股骨近段髓腔中置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4514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股骨近段髓腔中置定位装置,包括定位填充囊、辅助支撑填充囊、硬质引导管、加压器和柔性连接管;所述定位填充囊在充盈状态下呈圆柱形,所述硬质引导管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定位填充囊的中轴且与所述定位填充囊密封连接;所述辅助支撑填充囊密封连接在所述硬质引导管的中部;所述辅助支撑填充囊的内部通过隔片分隔为三个以上独立的填充腔;所述硬质引导管为带有环形腔的双层管,在所述硬质引导管的内层管上分别设置有与定位填充囊、辅助支撑填充囊的各填充腔相通的通孔;每一所述通孔均与一根所述柔性连接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柔性连接管从所述硬质引导管的环形腔中穿过且另一端与一个所述加压器连接。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proximal femoral medullary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股骨近段髓腔中置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股骨近段髓腔中置定位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最为成熟的关节置换手术。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理论的发展,髋关节置换向微创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在成功地实施微创肌间隙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可以快速康复,术后髋关节功能不受限制,假体脱位率极低。目前的微创手术,无论是髋关节前方的DAA和OCM入路,还是髋关节后方的Superpath入路,切口均愈来愈小,股骨段端的显露愈来愈困难。而由于手术医生对新技术的熟悉程度不够、股骨髓腔的走行缺乏立体概念等原因,常常出现手术中盲目、强行髓腔成型,由此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致使股骨近段髓腔成型时,出现许多股骨近段骨折的情况。给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增加病人的痛苦。如果通过一些方法使得在行股骨近段髓腔成型时,能够将厢式骨凿沿股骨近段髓腔中心置入,以避免方向错误,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在行股骨近端髓腔成型时,厢式骨凿和假体沿股骨近端髓腔中心置入的股骨近段髓腔中置定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股骨近段髓腔中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填充囊、辅助支撑填充囊、硬质引导管、加压器和柔性连接管;所述定位填充囊在充盈状态下呈圆柱形,所述硬质引导管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定位填充囊的中轴且与所述定位填充囊密封连接;所述辅助支撑填充囊密封连接在所述硬质引导管的中部;所述辅助支撑填充囊的内部通过隔片分隔为三个以上独立的填充腔;所述硬质引导管为带有环形腔的双层管,在所述硬质引导管的内层管上分别设置有与定位填充囊、辅助支撑填充囊的各填充腔相通的通孔;每一所述通孔均与一根所述柔性连接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柔性连接管从所述硬质引导管的环形腔中穿过且另一端与一个所述加压器连接。在所述柔性连接管上设置有开关阀。在所述加压器上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加压器为加气泵或注水泵。在所述硬质引导管的外表面设置刻度。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可以利用硬质引导管将定位填充囊放置于股骨近端的股骨峡部处,然后利用加压器将空气或水顺次通过柔性连接管注入定位填充囊,使定位填充囊充盈呈圆柱状,此时,硬质引导管的方向即指引了股骨近段的髓腔中心。2、本技术硬质引导管通过定位填充囊定位方向,并且通过辅助支撑填充囊使其方向稳固,以便于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厢式骨凿能够顺利置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辅助支撑填充囊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定位填充囊1、辅助支撑填充囊2、硬质引导管3、加压器4和柔性连接管5。定位填充囊1在充盈状态下呈圆柱形。硬质引导管3的第一端贯穿定位填充囊1的中轴且与定位填充囊1密封连接。辅助支撑填充囊2密封连接在硬质引导管3的中部。辅助支撑填充囊2的内部通过隔片6分隔为三个以上独立的填充腔7。硬质引导管3为带有环形腔的双层管,在硬质引导管3的内层管上分别设置有与定位填充囊1、辅助支撑填充囊2的各填充腔7相通的通孔(图中未示出)。每一通孔均与一根柔性连接管5的一端密封连接,柔性连接管5从硬质引导管3的环形腔中穿过且另一端与一个加压器4连接。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柔性连接管5上设置有开关阀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加压器4上设置有压力表(图中未示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加压器4为加气泵或注水泵。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硬质引导管2的外表面设置刻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股骨峡部9是股骨10近段的最狭窄处,股骨假体柄的长度一般略超过股骨峡部9,也就是说,股骨峡部9决定了股骨10近段的髓腔中心。所谓厢式骨凿的中置置入,即是厢式骨凿的中置置入。当完成标准的股骨颈截骨(保留小转子上1.5cm)后,利用硬质引导管3将定位填充囊1放置于股骨10近端的股骨峡部9处(此时填充囊为未充盈状态)。接着利用加压器4将空气或水顺次通过柔性连接管5注入定位填充囊1,并达到一定压力,以确保定位填充囊1能维持良好的圆柱形态,此时,硬质引导管3的方向即指引了股骨10近段的髓腔中心。为了后续置入厢式骨凿过程的顺利实施,仅利用定位填充囊1来保持硬质引导管3的方向是不够的,因此,还需要利用加压器4将辅助支撑填充囊2加压至充盈状态。由于辅助支撑填充囊2所在位置不一定处于股骨内腔的中心,因此,采用依次加压各填充腔7的方式进行加压,并且在加压过程中用手稳定住已经定位好的硬质引导管3,直至加压至硬质引导管3完全稳固为止。在后续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行厢式骨凿髓腔成型步骤中,可以将厢式骨凿通过硬质引导管3置入,由此可保证置入方向为股骨近段髓腔中心,从而避免因方向偏离导致的继发骨折。本技术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技术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骨近段髓腔中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填充囊、辅助支撑填充囊、硬质引导管、加压器和柔性连接管;所述定位填充囊在充盈状态下呈圆柱形,所述硬质引导管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定位填充囊的中轴且与所述定位填充囊密封连接;所述辅助支撑填充囊密封连接在所述硬质引导管的中部;所述辅助支撑填充囊的内部通过隔片分隔为三个以上独立的填充腔;所述硬质引导管为带有环形腔的双层管,在所述硬质引导管的内层管上分别设置有与定位填充囊、辅助支撑填充囊的各填充腔相通的通孔;每一所述通孔均与一根所述柔性连接管的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柔性连接管从所述硬质引导管的环形腔中穿过且另一端与一个所述加压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骨近段髓腔中置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填充囊、辅助支撑填充囊、硬质引导管、加压器和柔性连接管;所述定位填充囊在充盈状态下呈圆柱形,所述硬质引导管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定位填充囊的中轴且与所述定位填充囊密封连接;所述辅助支撑填充囊密封连接在所述硬质引导管的中部;所述辅助支撑填充囊的内部通过隔片分隔为三个以上独立的填充腔;所述硬质引导管为带有环形腔的双层管,在所述硬质引导管的内层管上分别设置有与定位填充囊、辅助支撑填充囊的各填充腔相通的通孔;每一所述通孔均与一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青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夏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