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64120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涉及智能电网领域。实现了以预防控制为手段,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并处理故障,且在已经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自行维持系统的继续运行,不会出现重大损失的效果。该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包括信号输送装置、执行输出装置和保护控制装置,所述信号输送装置的左端设有执行输出装置,所述信号输送装置远离执行输出装置的一端设有保护控制装置。该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主要以预防控制为手段,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并处理故障,在已经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自行维持系统的继续运行,不会出现重大损失,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

A Protection and Control System for Smart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电网
,特别的为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电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随着智能电网的供电需求增大,具有自愈功能的智能电网逐渐成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本专利技术以现有的电网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具有自愈能力的智能电网保护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该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主要以预防控制为手段,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并处理故障,且在已经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自行维持系统的继续运行,不会出现重大损失。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包括信号输送装置、执行输出装置和保护控制装置,所述信号输送装置的左端设有执行输出装置,所述信号输送装置远离执行输出装置的一端设有保护控制装置。所述信号输送装置包括以太环网,所述以太环网的输入端通过数字电信号与控制中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以太环网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合并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环网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一号通信接口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合并单元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若干组断路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合并单元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若干组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断路器通过导线与静止无功补偿器电性连接,所述断路器通过导线与一号负荷电性连接,所述断路器通过导线与二号负荷电性连接。所述执行输出装置包括三组直流变换器,左端的三组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光伏元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中间的三组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储能元件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右端的三组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燃烧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三组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三组逆变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保护控制装置包括二号通信接口,所述二号通信接口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执行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执行单元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压频率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频率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AOC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执行单元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MG-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MG-的输入端与MG-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执行单元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MG控制中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MG控制中心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分配管理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三组直流变换器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合并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三组逆变器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合并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三组直流变换器均通过导线与一号通信接口数字电信号连接。优选的,三组逆变器均通过导线与一号通信接口数字电信号连接。优选的,所述以太环网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二号通信接口输入端电性连接,且二号通信接口的输出端通过控制信号与以太环网的输入端数字电信号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主要以预防控制为手段,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并处理故障,在已经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自行维持系统的继续运行,不会出现重大损失,从而提高了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2、该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主要包含信息采集单元、冗余网络通信体系、智能配电网保护控制系统。包括了小型微电网系统和微电网系统,各个分布式电源都配置了控制器,尤其是逆变型电源电力电子接口可以使得分布式电源运行更加智能化,系统可以根据本地接收到的信息来控制输出的频率和电压,以最大程度的提高供电质量。在微电网中,控制系统对各个分布式电源进行有功以及无功输出进行监测,同时还可以直接控制分布式电源以及负荷的投切,进而使得微电网和配电网的孤岛运行模式或者并网运行模式达到最佳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物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控制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保护控制装置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信号输送装置、101以太环网、102控制中心、103合并单元、104一号通信接口、105断路器、106电流互感器、107一号负荷、108静止无功补偿器、109二号负荷、2执行输出装置、201直流变换器、202光伏元件、203储能元件、204燃烧电池、205逆变器、3保护控制装置、301二号通信接口、302AOC、303电压频率、304MG-1、305MG-2、306分配管理系统、307MG控制中心、308执行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包括信号输送装置1、执行输出装置2和保护控制装置3,信号输送装置1的左端设有执行输出装置2,信号输送装置1远离执行输出装置2的一端设有保护控制装置3。信号输送装置1包括以太环网101,以太环网101的输入端通过数字电信号与控制中心102的输出端连接,以太环网10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合并单元10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以太环网1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一号通信接口1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合并单元10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若干组断路器10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合并单元10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若干组电流互感器10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断路器105通过导线与静止无功补偿器108电性连接,断路器105通过导线与一号负荷107电性连接,断路器105通过导线与二号负荷109电性连接。执行输出装置2包括三组直流变换器201,左端的三组直流变换器2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光伏元件20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中间的三组直流变换器2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储能元件2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右端的三组直流变换器2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燃烧电池2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三组直流变换器201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三组逆变器20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保护控制装置3包括二号通信接口301,二号通信接口3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执行单元30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执行单元30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压频率30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压频率30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AOC30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执行单元30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MG-230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MG-2305的输入端与MG-130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执行单元30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MG控制中心30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MG控制中心307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分配管理系统30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三组直流变换器201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合并单元10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三组逆变器205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合并单元10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三组直流变换器201均通过导线与一号通信接口104数字电信号连接,三组逆变器205均通过导线与一号通信接口104数字电信号连接,以太环网1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二号通信接口301输入端电性连接,且二号通信接口301的输出端通过控制信号与以太环网101的输入端数字电信号连接。该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主要以预防控制为手段,及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包括信号输送装置(1)、执行输出装置(2)和保护控制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送装置(1)的左端设有执行输出装置(2),所述信号输送装置(1)远离执行输出装置(2)的一端设有保护控制装置(3);所述信号输送装置(1)包括以太环网(101),所述以太环网(101)的输入端通过数字电信号与控制中心(10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以太环网(10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合并单元(10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环网(1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一号通信接口(1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合并单元(10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若干组断路器(10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合并单元(10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若干组电流互感器(10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断路器(105)通过导线与静止无功补偿器(108)电性连接,所述断路器(105)通过导线与一号负荷(107)电性连接,所述断路器(105)通过导线与二号负荷(109)电性连接;所述执行输出装置(2)包括三组直流变换器(201),左端的三组直流变换器(2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光伏元件(20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中间的三组直流变换器(2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储能元件(2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右端的三组直流变换器(2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燃烧电池(2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三组直流变换器(201)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三组逆变器(20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保护控制装置(3)包括二号通信接口(301),所述二号通信接口(3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执行单元(30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执行单元(30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电压频率(30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压频率(30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AOC(30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执行单元(30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MG‑2(30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MG‑2(305)的输入端与MG‑1(30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执行单元(30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MG控制中心(30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MG控制中心(307)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分配管理系统(30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电网的保护控制系统,包括信号输送装置(1)、执行输出装置(2)和保护控制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送装置(1)的左端设有执行输出装置(2),所述信号输送装置(1)远离执行输出装置(2)的一端设有保护控制装置(3);所述信号输送装置(1)包括以太环网(101),所述以太环网(101)的输入端通过数字电信号与控制中心(10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以太环网(101)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合并单元(10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以太环网(1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一号通信接口(1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合并单元(10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若干组断路器(10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合并单元(10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若干组电流互感器(10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断路器(105)通过导线与静止无功补偿器(108)电性连接,所述断路器(105)通过导线与一号负荷(107)电性连接,所述断路器(105)通过导线与二号负荷(109)电性连接;所述执行输出装置(2)包括三组直流变换器(201),左端的三组直流变换器(2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光伏元件(20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中间的三组直流变换器(2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储能元件(2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右端的三组直流变换器(20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燃烧电池(20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三组直流变换器(201)的输入端均通过导线与三组逆变器(20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保护控制装置(3)包括二号通信接口(301),所述二号通信接口(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高建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骏龙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