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364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包括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用于结合多个感知参数融合分析判别并进行阈值预警;双光视觉感知模块用于进行可见光的视频监视和红外成像热点监视;嗅觉感知模块用于监测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和因吸烟产生的气体;听觉感知模块用于通过监测室内的设备噪声判断设备故障;环境温湿度感知模块用于进行周围环境的温湿度监测。采用了该装置,能够实现多参数融合智能识别,减少误判提高预警准确率,减少了常规环境监测物联网的多传感器安装工程量,降低了现场监测物联网的故障节点,实现了一机多用,提高了现场监测物联网的性价比,同时为物联网的边缘计算提供了多参数支持。

Terminal Device for Intelligent Sensing Function of Multi-parameter Fusion in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监控领域,尤其涉及变电站监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变电站中装有多个视频探头,用于远程人工遥视,远程打开网络观察无人值守的变电站里的情况。这种方式受通讯的带宽限制,如果缺少变电站和外部通讯连接,变电站就无法实现远程遥视功能,它的摄像头就只有现场录像功能,只能在发生事故后回放当时的监控视频,并观测判断是否有异常情况。这种方式效率低下,往往无法及时预警变电站中的异常情况。现有技术中还有第二种方案,在变电站中安装多种环境监测的传感器,除了视频监控的摄像机外,需要在现场安装多个传感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噪声传感器和气体监测器,每个都需安装调试,还得通过网络连接多个传感器,安装过程过于麻烦,节点太多,增加了故障的可能性,现有技术中的多个摄像头采用网线连接,需要大量施工和布线,成本高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施工简单、误报率低、人力成本低的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一体化终端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如下:该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系统包括: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用于结合多个感知参数融合分析判别并进行阈值预警;双光视觉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前端,用于进行可见光的视频监视和红外成像热点监视;嗅觉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底部窗口位置,用于监测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和因吸烟产生的气体;听觉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底部窗口位置并由弯道导入管传导,用于通过监测室内的设备噪声判断设备故障,并控制噪声音量避免环境噪声污染;环境温湿度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底部窗口位置,用于进行周围环境的温湿度监测。较佳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向监控后台传输环境监测参数信息及智能预警信息。较佳地,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为实现视频流加密的宽带网络通信模块,所述的双光视觉感知模块的视频图像数据采用H.264等标准传输协议,嗅觉感知模块、听觉感知模块和环境温湿度感知模块的参数通过标准的UDP协议进行传输。较佳地,所述的双光视觉感知模块包括:可见光视频监视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通过摄像头进行周围环境的视频图像智能监控;红外成像热点监视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通过红外成像技术进行异常高温点鉴别监测。较佳地,所述的嗅觉感知模块包括气体监测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监测一氧化碳、硫化氢和甲烷以及因吸烟产生的气体。较佳地,所述的听觉感知模块包括:环境噪声监测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监测变电站设备产生的噪音是否超过相关标准,避免环境噪声污染;异常噪声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通过辨别设备产生的噪声判断设备故障。较佳地,所述的环境温湿度感知模块包括:温度监测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采集环境温度;湿度监测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采集环境湿度。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将传统的现场视频监视,升级为多参量感知终端和智能监控终端。能够实现多参数融合智能识别,进行红外热点识别,能通过嗅觉传感器感知燃烧的一氧化碳气体,能感知温度上升并进行早期阴燃火灾识别预警,能支持视频遥视场景确认,对多参数进行融合识别,减少误判,提高预警准确率。采用上述布局的各传感器模块位置,充分考虑到各自的监测功能的发挥,减少相互干扰。本专利技术实现现场多参量一体化安装监测,减少了常规环境监测物联网的多传感器安装工程量、传感器的现场调试量、网络互联工作量,降低了现场监测物联网的故障节点,实现了一机多用,提高了现场监测物联网的性价比,同时为物联网的边缘计算提供了多参数支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的纵向剖视结构图。附图标记:1摄像头壳体2双光摄像头模块3温湿传感器4气体传感器5加密模块6噪声传感器7电源模块8网络通信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请参阅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该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其中包括: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用于结合多个感知参数融合分析判别并进行阈值预警;双光视觉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前端,用于进行可见光的视频图像智能监视和红外成像热点鉴别监视;嗅觉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底部窗口位置,用于监测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和因吸烟产生的气体;听觉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底部窗口位置并由弯道导入管传导,用于通过辨别室内的设备噪声判断设备故障,并避免环境噪声污染;环境温湿度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底部窗口位置,用于进行周围环境的温湿度监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向监控后台传输环境监测参数信息及智能预警信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双光视觉感知模块包括:可见光视频监视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通过摄像头进行周围环境的视频图像智能监控;红外成像热点监视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通过红外成像技术进行异常高温点鉴别监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嗅觉感知模块包括气体监测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监测一氧化碳、硫化氢和甲烷以及因吸烟产生的气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听觉感知模块包括:环境噪声监测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监测变电站设备产生的噪音是否超过相关标准,避免环境噪声污染;异常噪声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通过辨别设备产生的噪声判断设备故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环境温湿度感知模块包括:温度监测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监测环境温度;湿度监测单元,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监测环境湿度。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把原来的摄像头改造成多参数融合的智能感知终端,第一个是双光视觉感知模块,包括可见光的视频监视和红外成像热点监视。现有技术中,需要工人手持红外探测仪巡视,通过每台红外探测仪查找异常高温点,这种方式依托于人力巡查,在巡查的时间间隔内就难以发现异常的火灾高温点。第二个是嗅觉感知模块,通过气体监测,监测一氧化碳、硫化氢、甲烷,或者能够监测有人吸烟的味道。第三个是听觉感知模块,包括环境噪声和异常噪声。第四个是环境感知模块,就是环境温湿度。除了视频监控的摄像机外,还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环境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环境湿度;噪声传感器,用于监测变电站里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用于结合多个感知参数融合分析判别并进行阈值预警;双光视觉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前端,用于进行可见光的视频监视和红外成像热点监视;嗅觉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底部窗口位置,用于监测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和因吸烟产生的气体;听觉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底部窗口位置并由弯道导入管传导,用于通过监测室内的设备噪声判断设备故障,并控制噪声音量避免环境噪声污染;环境温湿度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底部窗口位置,用于进行周围环境的温湿度监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用于结合多个感知参数融合分析判别并进行阈值预警;双光视觉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前端,用于进行可见光的视频监视和红外成像热点监视;嗅觉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底部窗口位置,用于监测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和因吸烟产生的气体;听觉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底部窗口位置并由弯道导入管传导,用于通过监测室内的设备噪声判断设备故障,并控制噪声音量避免环境噪声污染;环境温湿度感知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且位于装置底部窗口位置,用于进行周围环境的温湿度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的智能分析识别模块相连接,用于向监控后台传输环境监测参数及智能预警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中实现多参量融合智能感知功能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为宽带网络通信模块,所述的双光视觉感知模块的视频图像数据采用H.264等标准传输协议,嗅觉感知模块、听觉感知模块和环境温湿度感知模块的参数通过标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陈兵吴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拜安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