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4024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包括壳体,壳体内填充有电解液,所述壳体中部设有隔膜,隔膜将壳体内腔体分隔;所述壳体内顶壁和底臂上固定设有电极板,壳体顶部设有两引出电极,两引出电极分别与相应的电极板电连接,所述隔膜为封闭的袋体结构,其内部设有隔膜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巧妙设置隔膜和密封气囊,工作时,当壳体受高压时,电解液压强增大,通过密封气囊的泄压,使得壳体内的电解液获得密封气囊泄压后的空间,降低电解液的压强,进而提高超级电容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耐压性,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循环冷却管路对壳体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耐压性,保证安全。

A High Voltage Super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
本技术涉及超级电容
,具体是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
技术介绍
超级电容,又名电化学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黄金电容、法拉电容,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通过极化电解质来储能的一种电化学元件;它不同于传统的化学电源,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与电池之间、具有特殊性能的电源,主要依靠双电层和氧化还原假电容电荷储存电能。但在其储能的过程并不发生化学反应,这种储能过程是可逆的,也正因为此超级电容器可以反复充放电数十万次。其基本原理和其它种类的双电层电容器一样,都是利用活性炭多孔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的双电层结构获得超大的容量;突出优点是功率密度高、充放电时间短、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是世界上已投入量产的双电层电容器中容量最大的一种;然而传统的超级电容,结构呆板,尤其是超级电容的耐压性差,超级电容中的电解液受压影响工作,另外也会影响甚至破坏超级电容中隔膜,进而影响超级电容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包括壳体,壳体内填充有电解液,所述壳体中部设有隔膜,隔膜将壳体内腔体分隔;所述壳体内顶壁和底臂上固定设有电极板,壳体顶部设有两引出电极,两引出电极分别与相应的电极板电连接,所述隔膜为封闭的袋体结构,其内部设有隔膜内腔,隔膜内腔内套装有用于支撑隔膜的密封气囊;所述密封气囊一端通过出气管伸出壳体外侧,且其外端设有泄压阀;密封气囊另一端通过进气管连接充气装置。工作时,当壳体受高压时,电解液压强增大,通过密封气囊的泄压,使得壳体内的电解液获得密封气囊泄压后的空间,降低电解液的压强,进而提高超级电容的安全性,实现耐高压的技术效果。优选的,所述壳体为陶瓷壳体,绝缘效果好,大大提高安全性,另外壳体侧壁上设有提手。优选的,所述电极板上固定设有孔化电极,孔化电极由活性炭纤维制成,利用多孔性的活性炭纤维具有极大的表面积来吸附着电荷,大大提高电容量,所述电解液为碳酸类或乙腈类电解质溶液。优选的,所述孔化电极与电解质接触面上具有设有凸齿部,进一步提高表面积,进而提高电容量。优选的,所述密封气囊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方便监测压强。优选的,还包括底座,壳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储液腔,储液腔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内设有循环冷却管,循环冷却管呈螺旋状缠绕在壳体侧壁上,所述储液腔通过循环泵和输液管与循环冷却管构成循环冷却管路,利用循环冷却管路对壳体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耐压性,保证安全。优选的,所述充气装置包括高压气泵,高压气泵固定在底座内设置的机仓内,在受压结束后,恢复密封气囊内气压。优选的,所述底座侧壁上对应机仓外侧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上均匀设有散热孔,有利于高压气泵工作时的散热。优选的,所述底座下侧左右对称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端设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为带锁脚轮,方便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结构设置巧妙且布置合理,本技术巧妙设置隔膜和密封气囊,工作时,当壳体受高压时,电解液压强增大,通过密封气囊的泄压,使得壳体内的电解液获得密封气囊泄压后的空间,降低电解液的压强,进而提高超级电容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耐压性,另外本技术利用循环冷却管路对壳体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耐压性,保证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中壳体的剖视图;图3为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中孔化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引出电极;3、提手;4、出气管;5、泄压阀;6、底座;7、散热孔;8、行走轮;9、支撑脚;10、散热口;11、压力传感器;12、电极板;13、孔化电极;13-1、凸齿部;14、电解液;15、隔膜;16、隔膜内腔;17、密封气囊;18、输液管;19、循环泵;20、储液腔;21、机仓;22、高压气泵;23、进气管;24、保温层;25、循环冷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包括壳体1,壳体1内填充有电解液14,所述壳体1中部设有隔膜15,隔膜15将壳体1内腔体分隔;所述壳体1内顶壁和底臂上固定设有电极板12,壳体1顶部设有两引出电极,两引出电极分别与相应的电极板12电连接,所述隔膜15为封闭的袋体结构,其内部设有隔膜内腔16,隔膜内腔16内套装有用于支撑隔膜15的密封气囊17;所述密封气囊17一端通过出气管4伸出壳体1外侧,且其外端设有泄压阀;密封气囊17另一端通过进气管23连接充气装置。进一步,所述壳体1为陶瓷壳体1,绝缘效果好,大大提高安全性,另外壳体1侧壁上设有提手3。进一步,所述电极板12上固定设有孔化电极13,孔化电极13由活性炭纤维制成,利用多孔性的活性炭纤维具有极大的表面积来吸附着电荷,大大提高电容量,所述电解液14为碳酸类或乙腈类电解质溶液。进一步,所述孔化电极13与电解质接触面上具有设有凸齿部13-1,进一步提高表面积,进而提高电容量。进一步,所述密封气囊17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1,方便监测压强。进一步,还包括底座6,壳体1固定在底座6上,所述底座6上设有储液腔20,储液腔20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壳体1侧壁上设有保温层24,所述保温层24内设有循环冷却管25,循环冷却管25呈螺旋状缠绕在壳体1侧壁上,所述储液腔20通过循环泵和输液管与循环冷却管25构成循环冷却管路,利用循环冷却管路对壳体1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耐压性,保证安全。进一步,所述充气装置包括高压气泵22,高压气泵22固定在底座6内设置的机仓21内,在受压结束后,恢复密封气囊17内气压。进一步,所述底座6侧壁上对应机仓21外侧设有散热口10,所述散热口10上均匀设有散热孔7,有利于高压气泵22工作时的散热。进一步,所述底座6下侧左右对称设有支撑脚9,所述支撑脚9底端设有行走轮8,所述行走轮8为带锁脚轮,方便移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当壳体1受高压时,电解液14压强增大,通过密封气囊17的泄压,使得壳体1内的电解液14获得密封气囊17泄压后的空间,降低电解液14的压强,进而提高超级电容的安全性,实现耐高压的技术效果,另外本技术利用循环冷却管路对壳体1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耐压性,保证安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包括壳体(1),壳体(1)内填充有电解液(14),所述壳体(1)中部设有隔膜(15),隔膜(15)将壳体(1)内腔体分隔;所述壳体(1)内顶壁和底臂上固定设有电极板(12),壳体(1)顶部设有两引出电极,两引出电极分别与相应的电极板(1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15)为封闭的袋体结构,其内部设有隔膜内腔(16),隔膜内腔(16)内套装有用于支撑隔膜(15)的密封气囊(17);所述密封气囊(17)一端通过出气管(4)伸出壳体(1)外侧,且其外端设有泄压阀;密封气囊(17)另一端通过进气管(23)连接充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包括壳体(1),壳体(1)内填充有电解液(14),所述壳体(1)中部设有隔膜(15),隔膜(15)将壳体(1)内腔体分隔;所述壳体(1)内顶壁和底臂上固定设有电极板(12),壳体(1)顶部设有两引出电极,两引出电极分别与相应的电极板(12)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15)为封闭的袋体结构,其内部设有隔膜内腔(16),隔膜内腔(16)内套装有用于支撑隔膜(15)的密封气囊(17);所述密封气囊(17)一端通过出气管(4)伸出壳体(1)外侧,且其外端设有泄压阀;密封气囊(17)另一端通过进气管(23)连接充气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陶瓷壳体,壳体(1)侧壁上设有提手(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板(12)上固定设有孔化电极(13),孔化电极(13)由活性炭纤维制成,所述电解液(14)为碳酸类或乙腈类电解质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高压超级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化电极(13)与电解质接触面上具有设有凸齿部(13-1)。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斯贝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