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液混输叶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477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气液混输叶轮,包括,轮盘、轴孔和叶片,轴孔在轮盘的中心,轮盘上设置有叶片,叶片与轴孔连接处设有锥孔,叶片在轮盘上均匀分布,叶片的上端与锥孔外端连接,叶片的下端高出轮盘并且与上端圆弧过渡,均匀分布的叶片向同一方向弯曲成弧形,相邻的叶片间设有回流孔,回流孔的外侧设有小叶片,小叶片呈弧度弯曲,小叶片的弯曲弧度与叶片的弯曲弧度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单层的轮盘可以将气泡从叶轮内部排出;同时,均匀分布的回流孔可以将滞留在叶轮内的气泡彻底排出,小叶片也可以有效地对滞留在叶轮内部的气泡进行粉碎,使叶轮的效率提高,不会出现气蚀的现象,增加叶轮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叶轮工作效率的稳定性。

A New Type of Gas-liquid Mixed Transport Impe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液混输叶轮
本技术属于离心泵叶轮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气液混输叶轮。
技术介绍
近些年,离心泵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随着离心泵产品的发展,与之相关的问题不断地被提出。离心泵在使用时,受不同的工作介子及工作条件的影响,经常出现叶轮腐蚀、气蚀、冲刷等现象。传统的叶轮采用上下盖板间夹有叶片,叶片在工作时与上下盖板间存有部分的气泡,且难以有效祛除,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叶轮由于叶片上气体的堆积使叶片的效率逐步降低,导致泵产品的功率下降或失效。离心泵在输送含气介质时,介质中的气泡在叶轮内碰撞后,会形成更大的气泡,滞留在叶轮内,严重影响泵的性能,尤其是叶轮上的叶片,推动液体介子,产生的气泡导致的气蚀损坏更为严重,使叶轮跳动增大,产生不规则的震动及大量的噪音,渐渐的会影响泵的相关的性能,使输送的性能下降,加速叶轮的完全失效,同时短时间反复维修更换,不仅影响正常生产,反复拆卸的过程也会造成各螺纹连接部件一定上的损坏,导致泵产品的完全报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气液混输叶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离心泵的叶轮气泡堆积严重影响效率及叶轮使用寿命低和气蚀严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气液混输叶轮,包括,轮盘、轴孔和叶片,轴孔在轮盘的中心,轮盘上设置有叶片,其结构特点在于,叶片与轴孔连接处设有锥孔,叶片在轮盘上均匀分布,叶片的上端与锥孔外端连接,叶片的下端高出轮盘并且与上端圆弧过渡,均匀分布的叶片向同一方向弯曲成弧形,相邻的叶片间设有回流孔,回流孔的外侧设有小叶片,小叶片呈弧度弯曲,小叶片的弯曲弧度与叶片的弯曲弧度一致。进一步地,所述锥孔的锥度大于90度且小于120度。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包括大弧段和小弧段,相邻的两个叶片的大弧段所在的圆周上设置有回流孔,相邻的两个叶片的小弧段所在的圆周上设置有小叶片,小弧段的长度与小叶片的长度相同。进一步地,所述回流孔与小叶片的数量为多个且数量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回流孔呈圆状的通孔并均匀的在轮盘上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小叶片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叶片的中间,多个小叶片在轮盘上均匀的分布。进一步地,所述轮盘与轴孔连接处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为圆弧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半开式结构,仅有单层的轮盘,可以将气泡从叶轮内部排出;同时,均匀分布的回流孔可以利用高压流通过回流孔,将滞留在叶轮内的气泡彻底冲走,将轮盘与叶片间积存的气泡完全排出;另外,小叶片可以有效地对滞留在叶轮内部的气泡进行粉碎,有效的保证了气泡不会积留在叶轮的内部,使叶轮的效率提高,不会出现气蚀的现象,增加叶轮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叶轮工作效率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轮盘,2轴孔,3叶片,31大弧段,32小弧段,4锥孔,5回流孔,6小叶片,7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选定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作为示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气液混输叶轮,包括,轮盘1、轴孔2和叶片3,轴孔2在轮盘1的中心,轮盘1上一侧设置有叶片3,其结构特点在于,叶片3与轴孔2连接处可以设有锥孔4,叶片3在轮盘1上均匀分布,叶片3的上端可以与锥孔4的外端连接,叶片3的下端高出轮盘1并且与上端进行圆弧过渡,均匀分布的叶片3向同一方向弯曲成弧形,相邻的叶片3间设有回流孔5,回流孔5的外侧可以设有小叶片6,小叶片6呈弧度弯曲,小叶片6的弯曲弧度与叶片3的弯曲弧度一致。优选,所述锥孔4的锥度大于90度且小于120度。优选,所述叶片3包括大弧段31和小弧段32,相邻的两个叶片3的大弧段31所在的圆周上可以设置有回流孔5,相邻的两个叶片3的小弧段32所在的圆周上可以设置有小叶片6,小弧段32的长度与小叶片6的长度可以相等。优选,所述回流孔5与小叶片6的数量为多个且数量相等。优选,所述回流孔5呈圆状的通孔并均匀的在轮盘1上分布。优选,所述小叶片6可以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叶片3的中间,多个小叶片6在轮盘上可以均匀的分布。优选,所述轮盘1与轴孔2连接处可以设有加强筋7,加强筋7可以为圆弧形状。在本技术的具体的实施例中,轮盘1带动叶片3旋转完成对液体介子的输送,在输送的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不会堆积在叶轮的内部,轮盘1采用单层设计,可以使气泡的排出更加顺畅;排出的液体介子从回流孔5冲入,可以将叶片3及轮盘1内积存的气泡冲出,同时,锥孔4可以使液体介子形成漩涡,由小叶片6将内部的气泡打碎,使气泡排出的更加彻底,也使气泡对叶轮的损坏降到最低。应用加强筋7对轴孔2与轮盘1的连接处可以均匀过渡,并且大弧段31与小弧段32也应用圆弧均匀过渡,增加结构强度,使连接处不易出现开裂或应力变形等损坏现象。多个回流孔5与小叶片6均匀圆周的分布在轮盘1上,使动平衡稳定,减小整体的振动,有助于气泡的匀速排出。在实际应用中,小叶片6在轮盘1上的高度是小弧段32在轮盘上的高度的一半,这样不仅有助于叶轮的排液效率,而且还使粉碎气泡的效率增强。本技术采用半开式结构,仅有单层的轮盘1,可以将气泡从叶轮内部排出;同时,均匀分布的回流孔5可以利用高压流通过回流孔5,将滞留在叶轮内的气泡彻底冲走,将轮盘1与叶片3间积存的气泡完全排出;另外,小叶片6可以有效地对滞留在叶轮内部的气泡进行粉碎,有效的保证了气泡不会积留在叶轮的内部,使叶轮的效率提高,不会出现气蚀的现象,增加叶轮的使用寿命,保证了叶轮工作效率的稳定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气液混输叶轮,包括,轮盘、轴孔和叶片,所述轴孔在轮盘的中心,轮盘上设置有叶片,其特征在于:叶片与轴孔连接处设有锥孔,叶片在轮盘上均匀分布,叶片的上端与锥孔外端连接,叶片的下端高出轮盘并且与上端圆弧过渡,均匀分布的叶片向同一方向弯曲成弧形,相邻的叶片间设有回流孔,回流孔的外侧设有小叶片,小叶片呈弧度弯曲,小叶片的弯曲弧度与叶片的弯曲弧度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液混输叶轮,包括,轮盘、轴孔和叶片,所述轴孔在轮盘的中心,轮盘上设置有叶片,其特征在于:叶片与轴孔连接处设有锥孔,叶片在轮盘上均匀分布,叶片的上端与锥孔外端连接,叶片的下端高出轮盘并且与上端圆弧过渡,均匀分布的叶片向同一方向弯曲成弧形,相邻的叶片间设有回流孔,回流孔的外侧设有小叶片,小叶片呈弧度弯曲,小叶片的弯曲弧度与叶片的弯曲弧度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液混输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孔的锥度大于90度且小于12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液混输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大弧段和小弧段,相邻的两个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年隋文婷郑瑞凡栾凤英
申请(专利权)人:大耐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