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通信人孔安防设备用电子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39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信人孔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通信人孔安防设备用电子锁。该电子锁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控制板、驱动电机和锁舌;本申请采用了NB‑IOT技术作为基本组网方式,其成本低、部署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成了蓝牙芯片等对外接口,为开发地下管线资源提供便利;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全部采用模块化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升级。在可预见的未来,本人主导设计的通信人孔电子锁方案一定会成为通信线路侧维护的一个重要平台,为未来的“智慧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An Electronic Lock for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Manhole Securit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通信人孔安防设备用电子锁
本技术涉及通信人孔安防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通信人孔安防设备用电子锁。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信人孔安防措施经过了机械式、有线组网式、无线组网式等多种演变。到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种演变方案,其最终功能都是实现对通信人孔安防措施的可监、可控管理。但是,现有技术依然存在如下诸多缺点:(1)现有的可监、可控人孔安防措施的电子供电部分都是采用电池进行供电。尤其是在设计可控方面时,需要驱动电机,耗电量较大。为了保证整套人孔安防措施正常工作,需要经常更换电池,较大程度上增加了维护的难度。(2)现有可监、可控电子锁配备的紧急备用方案都是机械式的,但是对机械式的备用钥匙管理存在困难。尤其是在使用3年以上时,极有可能因为电子锁的机械钥匙大幅降低整套电子人孔安防系统的可靠性。(3)现有可监、可控的电子人孔安防措施目前均采用整体更换的方式,部署成本较高。如何设计一种智能通信人孔安防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通信人孔安防设备用电子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通信人孔安防设备用电子锁,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控制板、驱动电机和锁舌;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锁舌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齿合的齿条;锁舌的后端还设置有导向长孔,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长孔相适配的导柱;配合锁舌在通信人孔井座上设置有锁孔;供电模块以及驱动电机均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由供电模块为驱动电机和电路控制板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所述电子锁和所述供电模块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焊接在通信人孔盖的下端面上;所述电路控制板上设置有蓝牙模块和NB-iot模块;电路控制板分别通过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NB-iot模块实现与近场控制终端和远程控制终端的通信。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外部、所述锁舌的伸出位置设置有与锁舌的前端输出部相适配的导向块。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上盖与壳体的边缘及内部隔板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密封槽。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锁舌的中部连接有一支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支板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接触传感器的发射端与接收端;所述接触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控制板中的控制器连接。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线束总成。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控制板还包括单片机、时钟芯片、天线电路、电机驱动电路、SIM卡电路接口、降压电路以及监控电路;其中所述时钟芯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为单片机提供时钟频率信号;所述天线电路与所述NB-iot模块连接,用于为NB-iot模块提供信号;所述电机驱动电路与单片机以及所述驱动电机连接,其根据单片机的控制信号驱动所述驱动电机工作;所述SIM卡电路接口与NB-iot模块连接,用于连接SIM卡;所述降压电路用于将所述供电模块的电压降至电路控制板中各模块工作所需电压;所述监控电路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水银开关,二者均与单片机连接,分别用于检测井盖下方的温湿度信息以及井盖的倾斜程度。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STC15F2K60S2-LQFP32。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时钟芯片的型号为SD2068。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蓝牙模块的型号为TLS-01。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机驱动电路中的驱动芯片型号为L293DD。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采用了NB-IOT技术作为基本组网方式,其成本低、部署效果好;本技术集成了蓝牙芯片等对外接口,为开发地下管线资源提供便利;此外,本技术全部采用模块化设计,充分考虑到了未来的升级。在可预见的未来,本人主导设计的通信人孔电子锁方案一定会成为通信线路侧维护的一个重要平台,为未来的“智慧城市”打下坚实基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打开上盖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打开上盖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锁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上连接板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下支撑板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支架的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单片机与电机驱动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NB-iot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时钟芯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SIM卡电路接口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蓝牙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标:5-壳体;6-电路控制板;7-驱动电机;8-锁舌;9-驱动齿轮;10-齿条;11-导向长孔;12-导柱;15-固定支架;19-上连接板;20-下支撑板;21-连接螺栓;22-导向块;23-密封槽;24-隔板;25-支板;26-接触传感器;27-线束总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结合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通信人孔安防设备用电子锁,包括壳体5,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5内的电路控制板6、驱动电机7和锁舌8;所述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齿轮9,所述锁舌8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9齿合的齿条10;锁舌8的后端还设置有导向长孔11,壳体5内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长孔11相适配的导柱12;配合锁舌在通信人孔井座上设置有锁孔;供电模块2以及驱动电机7均与所述电路控制板6电连接,由供电模块2为驱动电机7和电路控制板6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所述电子锁1和所述供电模块2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15上,所述固定支架15焊接在通信人孔盖的下端面上;所述电路控制板6上设置有蓝牙模块和NB-iot模块;电路控制板6分别通过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NB-iot模块实现与近场控制终端和远程控制终端的通信;使用时,可分别通过近场控制终端或者远程控制终端发送直接至电路控制板6,以开启或者关闭电子锁1。本实施例中,作为一种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通信人孔安防设备用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控制板、驱动电机和锁舌;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锁舌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齿合的齿条;锁舌的后端还设置有导向长孔,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长孔相适配的导柱;配合锁舌在通信人孔井座上设置有锁孔;供电模块以及驱动电机均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由供电模块为驱动电机和电路控制板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所述电子锁和所述供电模块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焊接在通信人孔盖的下端面上;所述电路控制板上设置有蓝牙模块和NB‑iot模块;电路控制板分别通过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NB‑iot模块实现与近场控制终端和远程控制终端的通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通信人孔安防设备用电子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控制板、驱动电机和锁舌;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锁舌的后端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齿轮齿合的齿条;锁舌的后端还设置有导向长孔,壳体内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长孔相适配的导柱;配合锁舌在通信人孔井座上设置有锁孔;供电模块以及驱动电机均与所述电路控制板电连接,由供电模块为驱动电机和电路控制板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所述电子锁和所述供电模块固定安装在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焊接在通信人孔盖的下端面上;所述电路控制板上设置有蓝牙模块和NB-iot模块;电路控制板分别通过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NB-iot模块实现与近场控制终端和远程控制终端的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通信人孔安防设备用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外部、所述锁舌的伸出位置设置有与锁舌的前端输出部相适配的导向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通信人孔安防设备用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盖与壳体的边缘及内部隔板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密封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通信人孔安防设备用电子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锁舌的中部连接有一支板,所述隔板与所述支板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接触传感器的发射端与接收端;所述接触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控制板中的控制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景秋胡言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恒宽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