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定型转换件的木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372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41
一种带有定型转换件的木模板,与铝合金模板相连形成模板框架结构,定型转换件设于木模板端部,定型转换件包括连接板和垂直设于连接板上的定型肋,木模板端部抵接连接板、板面紧贴定型肋设置,木模板与定型肋通过螺丝固定,定型肋左侧连接板为木模板承接部,右侧连接板为铝模板连接部,木模板承接部端部与木模板板面平齐,铝模板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铝合金模板固定的穿孔,木模板承接部的厚度小于铝模板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成本低,安拆方便,拆模后,实体成型质量好。

A Wood Template with Shaping Conversion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定型转换件的木模板
本技术属于铝合金模板在框架结构中的深化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定型转换件的木模板。
技术介绍
框架结构在采用全铝模施工,即框架结构墙柱及梁板结构全部采用铝模板受框架结构构造复杂及本工程楼层数较少等因素的限制,采用全铝模配置方案,配模繁琐,模板种类多,周转利用率低,成本很高。后经过优化,确定在框架结构核心筒部位采用铝模板,核心筒部位以外框架梁、板采用木模,受框架结构构造及铝合金模板单位成本高的限制,铝合金模板在框架结构中主要考虑应用于竖向结构,但如何使两种模板体系结合起来,实现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同时施工,最大限度地突出铝木结合施工的优势,实现模板整体支设、独立拆除是要解决问题的核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定型转换件的木模板,要解决现有技术框架模板全采用铝合金模板成本较高,且配模繁琐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技术模板框架结构竖向和横向转接复杂,不能满足施工需要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定型转换件的木模板,与铝合金模板相连形成模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转换件设于木模板端部,所述定型转换件包括连接板和垂直设于连接板上的定型肋,所述木模板端部抵接连接板、板面紧贴定型肋设置,所述木模板与定型肋通过螺丝固定,所述定型肋左侧连接板为木模板承接部,右侧连接板为铝模板连接部,所述木模板承接部端部与木模板板面平齐,所述铝模板连接部上设有用于与铝合金模板固定的穿孔,所述木模板承接部的厚度小于铝模板连接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木模板至少一端面设有定型转换件,每个所述定型转换件的铝模板连接部朝向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螺丝为圆头螺丝,沿定型转换件纵向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螺丝间距200mm~250mm。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背向定型肋的板面上设有沿连接板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有两个,包括分别设于穿孔两侧的凹槽一和凹槽二,其中凹槽一与定型肋对应设置,凹槽二设于铝模板连接部上。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一和凹槽二的截面均为梯形,所述凹槽一深4~4.2mm,底面宽17~18mm,所述凹槽一距木模板承接部10~12mm。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二深4~4.2mm,底面宽9~10mm,凹槽一和凹槽二的间距为25~27mm,所述凹槽二距铝模板连接部端部5~6mm。进一步地,所述铝模板连接部厚8~8.5mm,宽47~49mm;定型肋厚4~4.2mm,高30~32mm。此外,所述铝合金模板包括成品阴角铝膜和阳角铝合金连接件,所述定型肋与成品阴角铝膜和阳角铝合金连接件通过螺栓或销子固定,且定型肋高度与成品阴角铝膜和阳角铝合金连接件肋高相同。更加优选地,所述木模板承接部厚6~6.5mm,宽14~16mm,所述木模板为与木模板承接部宽度相同的木胶合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与竖向铝合金模板很好地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水平竖向模板同时支设,拆除竖向模板时,定型转换件同时拆除,木模体系完好保留,木模体厚度与木模板端部宽度相同,可确保确保木模板安放后平整,定型肋高度与成品阴角铝膜和阳角铝合金连接件肋高相同能确保整个模板框架体系固定牢靠、美观。本技术构造简单,成本低,安拆方便,拆模后,整体框架结构可再次周转使用,实体成型质量好,结构实体实测实量值在97分以上。本技术具有安全、适用等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广泛的推广应用后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带有定型转换件的木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梁底、侧模板支设体系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在墙体、顶板模板支设体系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定型转换件;11-连接板;111-木模板承接部;112-铝模板连接部;12-定型肋;2-木模板;3-螺丝;4-穿孔;6-凹槽一;7-凹槽二;8-成品阴角铝膜;9-阳角铝合金连接件;10-螺栓;16-销子;13-梁;14-顶板;15-墙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定型转换件的木模板,与铝合金模板相连形成模板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定型转换件1设于木模板2端部,定型转换件1包括连接板11和垂直设于连接板11上的定型肋12,木模板2端部抵接连接板11、板面紧贴定型肋12设置,木模板2与定型肋12通过螺丝3固定,定型肋12左侧连接板11为木模板承接部111,右侧连接板11为铝模板连接部112,木模板承接部111端部与木模板2板面平齐,木模板承接部111厚6~6.5mm,宽14~16mm,木模板2为与木模板承接部111宽度相同的木胶合板,铝模板连接部112上设有用于与铝合金模板固定的穿孔4,木模板承接部111的厚度小于铝模板连接部112。木模板2至少一端面设有定型转换件1,每个定型转换件1的铝模板连接部112朝向相同,螺丝3为圆头螺丝,沿定型转换件1纵向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螺丝3间距200mm~250mm,连接板11背向定型肋12的板面上设有沿连接板11纵向延伸的凹槽,凹槽有两个,包括分别设于穿孔4两侧的凹槽一6和凹槽二7,其中凹槽一6与定型肋12对应设置,凹槽二7设于铝模板连接部112上,凹槽一6和凹槽二7的截面均为梯形,凹槽一6深4~4.2mm,底面宽17~18mm,凹槽一6与木模板承接部111的间距为10~12mm,凹槽二7深4~4.2mm,底面宽9~10mm,凹槽一6和凹槽二7的间距为25~27mm,凹槽二7距铝模板连接部112端部5~6mm,铝模板连接部112厚8~8.5mm,宽47~49mm;定型肋12厚4~4.2mm,高30~32mm,铝合金模板包括成品阴角铝膜8和阳角铝合金连接件9,定型肋12与成品阴角铝膜8和阳角铝合金连接件9通过螺栓10或销子16固定,且定型肋12高度与成品阴角铝膜8和阳角铝合金连接件9肋高相同。图2为本技术在梁底、侧模板支设体系的应用结构示意图,从图2以及图3可以看出定型肋12与成品阴角铝膜8通过螺栓10固定,从图4可以看出定型肋12与阳角铝合金连接件9通过螺栓10固定,图2中梁13两侧木模板2两端均设有定型转换件1,两个定型转换件1分别与成品阴角铝膜8和阳角铝合金连接件9固定。图5本技术在墙体、顶板模板支设体系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墙体15和顶板14整体成T型结构,从图5和6可以看出定型肋12与成品阴角铝膜8通过螺栓10固定。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定型转换件的木模板,与铝合金模板相连形成模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转换件(1)设于木模板(2)端部,所述定型转换件(1)包括连接板(11)和垂直设于连接板(11)上的定型肋(12),所述木模板(2)端部抵接连接板(11)、板面紧贴定型肋(12)设置,所述木模板(2)与定型肋(12)通过螺丝(3)固定,所述定型肋(12)左侧连接板(11)为木模板承接部(111),右侧连接板(11)为铝模板连接部(112),所述木模板承接部(111)端部与木模板(2)板面平齐,所述铝模板连接部(112)上设有用于与铝合金模板固定的穿孔(4),所述木模板承接部(111)的厚度小于铝模板连接部(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定型转换件的木模板,与铝合金模板相连形成模板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转换件(1)设于木模板(2)端部,所述定型转换件(1)包括连接板(11)和垂直设于连接板(11)上的定型肋(12),所述木模板(2)端部抵接连接板(11)、板面紧贴定型肋(12)设置,所述木模板(2)与定型肋(12)通过螺丝(3)固定,所述定型肋(12)左侧连接板(11)为木模板承接部(111),右侧连接板(11)为铝模板连接部(112),所述木模板承接部(111)端部与木模板(2)板面平齐,所述铝模板连接部(112)上设有用于与铝合金模板固定的穿孔(4),所述木模板承接部(111)的厚度小于铝模板连接部(1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定型转换件的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模板(2)至少一端面设有定型转换件(1),每个所述定型转换件(1)的铝模板连接部(112)朝向相同。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定型转换件的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3)为圆头螺丝,沿定型转换件(1)纵向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螺丝(3)间距200mm~25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定型转换件的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1)背向定型肋(12)的板面上设有沿连接板(11)纵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有两个,包括分别设于穿孔(4)两侧的凹槽一(6)和凹槽二(7),其中凹槽一(6)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峰孟庆兴靳磊周彦春韩友强杨发兵李军李明科薛恒岩郑颖侯丽霞曹凤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