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空心-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抗滑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29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局部空心‑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抗滑桩,包括长方体形的桩体,桩体中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分别为受拉翼缘和受压翼缘,桩体内设有互不相通的上孔和下孔,上孔和下孔之间的桩体内设有承力件,受拉翼缘与承力件之间的桩体内并排设置有两根竖向贯穿桩体的直线型预应力锚索;使用时,受拉翼缘朝向滑坡体,承力件上端的位置高于滑动面的位置3~5m,承力件下端的位置低于滑动面的位置3~5m。该抗滑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心预应力抗滑桩滑动面附近受力不尽合理,预应力锚索通道为曲线,施工不便的问题。

Local hollow-section steel pre-stressed concrete anti-slide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局部空心-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抗滑桩
本技术属于岩土工程
,涉及一种新型的局部空心-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抗滑桩。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山体滑坡病害,常用的支档措施为锚固悬臂式抗滑桩、锚索抗滑桩、刚架桩、空心抗滑桩、空心预应力抗滑桩。其中空心预应力抗滑桩内部的空心部分从桩底部位一直延伸至桩顶位置,滑坡的滑动面位置位于空心桩身范围内,桩身在滑动面附近主要承受滑体下滑产生的集中剪力,而剪应力沿抗滑桩主滑方向断面的分布为中间大、两侧小,即空心部分应承担主要的剪应力,而现有技术中的空心抗滑桩抗无法承担中间剪力,易产生剪切破坏。此外,预应力锚索孔多为曲线,张拉时锚索与孔壁产生大量磨阻,施加预应力值较难控制,且施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局部空心-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抗滑桩,在保留既有空心抗滑桩省料优点的同时,使桩身受力更合理,施工更方便,施加预应力更好控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局部空心-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抗滑桩,包括长方体形的桩体,桩体中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分别为受拉翼缘和受压翼缘,桩体内设有互不相通的上孔和下孔,上孔和下孔之间的桩体内设置有承力件,受拉翼缘与承力件之间的桩体内并排设置有两根竖向贯穿桩体的直线型预应力锚索;使用时,受拉翼缘朝向滑坡体,承力件上端的位置高于滑动面的位置3~5m,承力件下端的位置低于滑动面的位置3~5m。本技术抗滑桩内设置能承受剪力的承力件,该承力件的上端高于滑坡体滑动面,该承力件的下端低于滑坡体滑动面,该承力件上下桩体均为空心。由承力件主要承担滑坡体对抗滑桩产生的剪应力。其次在抗滑桩受拉翼缘侧设置直线型预应力锚索,承担受拉翼缘所产生的拉力,提高抗滑桩整体承载力,同时也方便施工,施工方法采用后张法,为保证安全空心部分可采用素土回填。本技术抗滑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心预应力抗滑桩滑动面附近受力不尽合理,预应力锚索通道为曲线,施工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抗滑桩的纵剖面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中:1.滑坡体,2.滑动面,3.第一预应力锚索封锚锚头,4.上孔,5.受拉翼缘,6.受压翼缘,7.承力件,8.直线型预应力锚索,9.第二预应力锚索封锚锚头,10.下孔,11.桩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抗滑桩,包括长方体形的桩体11,桩体11两组相对侧壁中的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分别为受拉翼缘5和受压翼缘6;桩体11内同轴设置有上孔4和下孔10,上孔4和下孔10互不相通,上孔4和下孔10之间的桩体11内设置有承力件7,受拉翼缘5与承力件7之间的桩体11内并排设置有两根直线型预应力锚索8,直线型预应力锚索8竖向贯穿桩体11,直线型预应力锚索8的两端分别从桩体11的上下两端面伸出,并通过第一预应力锚索封锚锚头3和第二预应力锚索封锚锚头9与桩体11固接。承力件7的横截面为“工”字形,可以采用工字型钢制成。承力件7的一个翼缘朝向受拉翼缘5,承力件7的另一个翼缘朝向受压翼缘6。两根直线型预应力锚索8中心连线所处的平面与受拉翼缘5相平行。本技术抗滑桩现场建造过程:开挖桩孔-挖至桩底设计标高位置-在受拉翼缘位置布设预应力锚索锚垫板-加设钢绞线-套钢绞线PVC管-搭设模板-固定PVC及局部空心部分模板-浇筑混凝土-加设工字型钢-继续浇筑混凝土至桩顶标高位置-锚索张拉锁定-局部空心安全封闭(防止跌落)。受拉翼缘5朝向滑坡体1。本技术抗滑桩施工完成后,滑动面2以上的滑坡体1产生的下滑力由受拉翼缘5、受压翼缘6及直线型预应力锚索8共同承担。滑坡体1在滑动面(带)2处产生的剪力主要由该处的承力件7承担。该抗滑桩再通过自身的受拉翼缘5、受压翼缘6、桩体11和直线型预应力锚索8将滑坡体1产生的下滑力传导至桩底锚固段稳定地层。本技术抗滑桩在受拉翼缘5侧设置直线型预应力锚索8,增强受力效果,减少材料用量,提高经济性。承力件7上端的位置高于滑动面2的位置3~5m,承力件7下端的位置低于滑动面2的位置3~5m,即该抗滑桩为桩顶、桩底局部空心,提高抗滑桩的受力合理性,确保空心抗滑桩桩身强度满足治理滑坡体1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局部空心‑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抗滑桩,包括长方体形的桩体(11),桩体(11)中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分别为受拉翼缘(5)和受压翼缘(6);其特征在于,桩体(11)内设有互不相通的上孔(4)和下孔(10),上孔(4)和下孔(10)之间的桩体(11)内设置有承力件(7),受拉翼缘(5)与承力件(7)之间的桩体(11)内并排设置有两根竖向贯穿桩体(11)的直线型预应力锚索(8);使用时,受拉翼缘(5)朝向滑坡体(1),承力件(7)上端的位置高于滑动面(2)的位置3~5m,承力件(7)下端的位置低于滑动面(2)的位置3~5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局部空心-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抗滑桩,包括长方体形的桩体(11),桩体(11)中一组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分别为受拉翼缘(5)和受压翼缘(6);其特征在于,桩体(11)内设有互不相通的上孔(4)和下孔(10),上孔(4)和下孔(10)之间的桩体(11)内设置有承力件(7),受拉翼缘(5)与承力件(7)之间的桩体(11)内并排设置有两根竖向贯穿桩体(11)的直线型预应力锚索(8);使用时,受拉翼缘(5)朝向滑坡体(1),承力件(7)上端的位置高于滑动面(2)的位置3~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剡理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