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19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2:07
一种制氢装置,包括原料水箱、电解装置、纯化系统和排污系统,所述电解装置连接于原料水箱与纯化系统之间,所述原料水箱为所述电解装置提供原料,所述电解装置用于制备原料氢气,所述纯化系统包括脱氧装置、冷凝装置、冷却装置和干燥装置,所述脱氧装置的一端连接电解装置,所述脱氧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冷凝装置的一端,所述冷凝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冷却装置的一端,所述冷却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干燥装置,所述原料氢气依次经过脱氧装置、冷凝装置和冷却装置处理后进入干燥装置,得到成品氢气;所述排污系统的一端连接冷凝装置,另一端连接冷却装置,所述原料水箱还连接冷却装置,所述原料水箱中的液体循环进出所述冷却装置,作为所述冷却装置的冷源。

Hydrogen product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氢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恶化,绿色清洁的新能源利用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氢气因其燃烧只产生水,不污染环境,放热效率高,能应用于燃料电池直接发电,被公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的电解水制氢装置中,需要借助外界提供的冷源,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生产与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排污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一种无需借助外界冷源的制氢装置。一种制氢装置,包括原料水箱、电解装置、纯化系统和排污系统,所述电解装置连接于所述原料水箱与所述纯化系统之间,所述原料水箱为所述电解装置提供原料,所述电解装置用于制备原料氢气,所述纯化系统包括脱氧装置、冷凝装置、冷却装置和干燥装置,所述脱氧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解装置,用于去除所述原料氢气中的杂质氧,所述脱氧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凝装置的一端,所述冷凝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的一端,所述冷却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干燥装置,所述原料氢气依次经过所述脱氧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和所述冷却装置处理后进入干燥装置,得到成品氢气;所述排污系统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原料水箱还连接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原料水箱中的液体循环进出所述冷却装置,以作为所述冷却装置的冷源。进一步地,所述原料水箱还连接所述排污系统,以便所述排污系统收集的废弃物流至所述原料水箱。进一步地,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包括第一排污端、第二排污端和第三排污端,所述第一排污端连接所述冷凝装置,所述第二排污端连接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第三排污端连接所述原料水箱。进一步地,所述排污系统还包括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排污端,另一端连接所述原料水箱。进一步地,所述纯化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连接所述干燥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制氢装置还包括稳压装置,所述稳压装置连接所述过滤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原料水箱还包括回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装置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和第五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连接所述冷凝装置,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排污系统,所述第三端口连接所述干燥装置,所述第四端口连接所述回水口,所述第五端口连接所述出水口,其中,所述原料水箱中的液体通过出水口由所述第五端口进入冷却装置,再通过第四端口由回水口进入原料水箱,如此循环进出,以不断为所述冷却装置提供冷源。进一步地,所述原料水箱的出水口与冷却装置的设置方式为使所述原料水箱的液体通过液位差进入所述冷却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原料水箱还包括放空口,用于放空氢气。综上所述,所述制氢装置通对所述原料水箱进行改进,将原料水箱与所述冷却装置连接,为所述冷却装置提供冷源,而无需外界提供冷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制氢装置的模块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制氢装置中原料水箱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阅图1,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氢装置100。所述制氢装置100用于制备成品氢气。所述制氢装置100包括原料水箱10、电解装置20、纯化系统30和排污系统50。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原料水箱10包括注碱口101、进水口102、输出端103、补碱口104和补水口105。其中,碱溶液和水溶液分别由所述注碱口101和所述进水口102进入所述原料水箱10内。所述电解装置20用于制备原料氢气。其中,所述电解装置20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端103。所述原料水箱10通过所述输出端103为所述电解装置20提供电解制氢的原料。可以理解,在电解反应中,所述碱溶液虽不参与反应,但实际上原料氢气在离开所述电解装置20时,会携带走部分碱溶液,因此需要通过补碱口104及时补充碱溶液至所述原料水箱10内,以保证所述原料水箱10能够及时为所述电解装置20补充碱溶液。同时,在电解反应中,水溶液会被电解消耗,以及被原料氢气携带离开所述电解装置20,因此需要通过所述补水口105及时补充水溶液至所述原料水箱10内,以保证所述原料水箱10能够及时为所述电解装置20补充水溶液。所述电解装置20的另一端还连接所述纯化系统30。所述纯化系统30包括脱氧装置304、冷凝装置306、冷却装置308和过滤装置30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纯化系统30还包括分离装置302。所述分离装置30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解装置20。其中,由所述电解装置20制备得到的所述原料氢气进入所述分离装置302进行分离处理,以分离出原料氢气中携带的水溶液等。所述脱氧装置304连接所述分离装置302的另一端。其中,经分离装置302分离处理后的原料氢气进入所述脱氧装置304进行脱氧处理,以去除原料氢气中的杂质氧。所述冷凝装置306包括第一连接端3061、第二连接端3063和第三连接端3065。所述第一连接端3061连接所述脱氧装置304。其中,经脱氧装置304处理后的原料氢气通过第一连接端3061进入所述冷凝装置306进行冷凝处理,以冷凝出所述原料氢气中的水分。所述第二连接端3063连接所述排污系统50。其中,经所述冷凝装置306产生的水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3063进入所述排污系统50。所述第三连接端3065连接所述冷却装置308。其中,经所述冷凝装置306处理后的原料氢气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端3065进入所述冷却装置308。所述冷却装置308包括第一端口3081、第二端口3082和第三端口3083。所述第一端口3081连接所述冷凝装置306的第三连接端3065。所述第二端口3082连接所述排污系统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污系统50包括排污装置501。所述排污装置501包括第一排污端5011和第二排污端5013。所述第一排污端5011连接所述冷凝装置306的第二连接端3063。所述第二排污端5013连接所述第二端口3082。所述第三端口3083连接所述过滤装置305。其中,经冷却装置308处理后的原料氢气通过所述第三端口3083进入所述过滤装置305进行过滤处理,以去除所述原料氢气中的微粒杂质,从而得到所述成品氢气。其中,所述过滤装置305还设置有放空口,用于放空氢气。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氢装置,包括原料水箱、电解装置、纯化系统和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连接于所述原料水箱与所述纯化系统之间,所述原料水箱为所述电解装置提供原料,所述电解装置用于制备原料氢气,所述纯化系统包括脱氧装置、冷凝装置、冷却装置和干燥装置,所述脱氧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解装置,用于去除所述原料氢气中的杂质氧,所述脱氧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凝装置的一端,所述冷凝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的一端,所述冷却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干燥装置,所述原料氢气依次经过所述脱氧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和所述冷却装置处理后进入干燥装置,得到成品氢气;所述排污系统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原料水箱还连接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原料水箱中的液体循环进出所述冷却装置,以作为所述冷却装置的冷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氢装置,包括原料水箱、电解装置、纯化系统和排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装置连接于所述原料水箱与所述纯化系统之间,所述原料水箱为所述电解装置提供原料,所述电解装置用于制备原料氢气,所述纯化系统包括脱氧装置、冷凝装置、冷却装置和干燥装置,所述脱氧装置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解装置,用于去除所述原料氢气中的杂质氧,所述脱氧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凝装置的一端,所述冷凝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的一端,所述冷却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干燥装置,所述原料氢气依次经过所述脱氧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和所述冷却装置处理后进入干燥装置,得到成品氢气;所述排污系统的一端连接所述冷凝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装置,其中,所述原料水箱还连接所述冷却装置,所述原料水箱中的液体循环进出所述冷却装置,以作为所述冷却装置的冷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水箱还连接所述排污系统,以便所述排污系统收集的废弃物流至所述原料水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排污装置,所述排污装置包括第一排污端、第二排污端和第三排污端,所述第一排污端连接所述冷凝装置,所述第二排污端连接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第三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家欧阳剑李云飞张新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豪达氢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