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输送储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03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1:32
薄膜输送储料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辊组和对称设置的移动辊组;所述移动辊组包括第一移动辊组和第二移动辊组,第一移动辊组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一滑槽,第二移动辊组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移动辊组上设有第一链条,第一链条上设有电机;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二移动辊组之间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滑槽和链条对第一移动辊组和第二移动辊组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调节薄膜的储料位置,且通过固定辊组和移动辊组之间的配合,使得薄膜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提高薄膜的储料质量。

Film conveying storage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膜输送储料架
本技术属于运输薄膜
,尤其是涉及一种薄膜输送储料架。
技术介绍
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用塑料、胶粘剂、橡胶或其他材料制成,薄膜科学上的解释为: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的2维材料,例:光学薄膜、复合薄膜、超导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塑料薄膜等等,薄膜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印刷等行业。薄膜在生产结束后,通常采用卷膜的方式对薄膜进行放置,通过将薄膜连接于转轴上,通过转轴的转动实现薄膜的卷膜,而由于薄膜的厚度较薄,且薄膜在卷膜后越来越厚,在转轴上的薄膜在旋转一定程度后具有较大的重量。薄膜在输送储料过程中通过卷膜的方式对薄膜进行储料,主要动力来源为收卷拉力,薄膜在收卷拉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拉断的现象,同时同一平面的薄膜容易推挤造成薄膜的粘叠,从而影响薄膜的储料。中国专利号CN203461585U公开了一种气缸式储料架,设置于塑料薄膜类的制品的生产设备和收卷设备之间用于暂存所述的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式储料架包括机架、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机架内的固定辊组、沿水平方向设置于所述机架内部且能够沿竖直方向发生位移的移动辊组、用于驱动所述移动辊组发生竖直方向位移的气缸、传动连接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移动辊组的传动机构,所述的气缸还连接有用于控制其气体流量的比例阀。上述公开的这种气缸式储料架,通过比例阀控制气缸的气体流量实现移动辊组的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储料的目的,但气缸难以在较慢速度下运行,移动辊组的气缸带动容易造成薄膜的断裂,从而影响薄膜的储料,同时需要较高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控制升降,避免卡死的薄膜输送储料架。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薄膜输送储料架,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辊组和对称设置的移动辊组;所述移动辊组包括第一移动辊组和第二移动辊组,第一移动辊组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一滑槽,第二移动辊组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移动辊组上设有第一链条,第一链条上设有电机;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第二移动辊组之间通过第二链条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槽位于第一移动辊组两端,第二滑槽位于第二移动辊组两端,且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均固定设置于机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平行设置,第一滑槽上方设有限位杆,第二滑槽上方设有限位件,限位杆和限位件位于机架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滑槽上下两端设有第一滚轮,第一链条位于上下两端的第一滚轮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链条穿过电机,电机控制第一链条的转动,且电机位于第一移动辊组的两端,第一移动辊组穿过电机与第一滑槽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滑槽上下两端设有第二滚轮,第二链条位于上下两端的第二滚轮上,且下方的第二滚轮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滑槽上设有支架,支架位于对称位置的第二滑槽之间,第二链条穿过支架,且第二链条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二移动辊组转动连接于支架上,支架两端与对称设置的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上设有档杆,档杆位于第二移动辊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辊组包括第一固定辊组和第二固定辊,第一固定辊组包括三角排布的三根第一固定辊,下方的两根第一固定辊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上方的两根第一固定辊位于下方的两根第一固定辊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辊位于第一固定辊组和第一移动辊组之间,第一移动辊组位于第二固定辊和第二移动辊组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滑槽和链条对第一移动辊组和第二移动辊组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调节薄膜的储料位置,且通过固定辊组和移动辊组之间的配合,使得薄膜在移动过程中更加稳定,提高薄膜的储料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机架的局部视图;图4是第二移动辊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一固定辊组的安装示意图;图6是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机架1,限位杆1-1,限位件1-2,第一移动辊组2,第一滑槽2-1,第一链条2-2,电机2-3,第一滚轮2-4,第二移动辊组3,支架3-1,档杆3-2,第二滑槽3-3,第二链条3-4,第一固定辊组4,第一固定辊4-1,第二固定辊5,驱动装置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薄膜输送储料架,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辊组和对称设置的移动辊组;移动辊组包括第一移动辊组2和第二移动辊组3,第一移动辊组2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一滑槽2-1,第二移动辊组3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二滑槽3-3;第一移动辊组2上设有第一链条2-2,第一链条2-2上设有电机2-3;机架1上设有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与第二移动辊组3之间通过第二链条3-4相连接。固定辊组包括第一固定辊组4和第二固定辊5,第一固定辊组4包括三角排布的三根第一固定辊4-1,下方的两根第一固定辊4-1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上方的两根第一固定辊4-1位于下方的两根第一固定辊4-1之间,第二固定辊5位于第一固定辊组4和第一移动辊组2之间,第一移动辊组2位于第二固定辊5和第二移动辊组3之间。第一固定辊组4位于第二固定辊5水平位置的下方,第二固定辊5位于第一移动辊组2和第二移动辊组3的水平下方,第一固定辊组4和第二固定辊5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第一移动辊组2和第二移动辊组3的位置通过竖直设置的滑槽3-3进行调节。薄膜从第一固定辊组4进入储料架中,薄膜在经过第二固定辊5和第二移动辊组2后到达第一移动辊组2上,在第一移动辊组2上实现薄膜的卷膜,薄膜与第一固定辊组4的上方的第一固定辊4-1底部相抵,第一固定辊组4下方的第一固定辊4-1用于保证薄膜在传输过程中稳定性,防止薄膜脱离上方的第一固定辊4-1,之后薄膜与第二固定辊5的底部相抵,在经过第二固定辊5之后薄膜与第二移动辊组3的底部相抵,最后薄膜移动至第一移动辊组2上。第一固定辊组4和第一移动辊组2为主动转动,第二固定辊5和第二移动辊组3为被动转动,且第一固定辊组4和第一移动辊组2的转动速度相同,薄膜的一头一尾两个辊组主动转动,使得薄膜在传输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同时第二固定辊5和第二移动辊组3的转动速度随着薄膜的移动速度而改变,从而使得薄膜在第二固定辊5和第二移动辊组3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通过第一移动辊组2、第二移动辊组3、第一固定辊组4和第二固定辊5的配合,使得薄膜在传输储料过程中与辊组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防止薄膜的黏连和受力断裂的现象。第一滑槽2-1位于第一移动辊组2两端,第二滑槽3-3位于第二移动辊组3两端,且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3-3均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3-3平行设置,第一滑槽2-1上方设有限位杆1-1,第二滑槽3-3上方设有限位件1-2,限位杆1-1和限位件1-2位于机架1上,第一滑槽2-1上下两端设有第一滚轮2-4,第一链条2-2位于上下两端的第一滚轮2-4上,第一链条2-2穿过电机2-3,电机2-3控制第一链条2-2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薄膜输送储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辊组和对称设置的移动辊组;所述移动辊组包括第一移动辊组(2)和第二移动辊组(3),第一移动辊组(2)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一滑槽(2‑1),第二移动辊组(3)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二滑槽(3‑3);所述第一移动辊组(2)上设有第一链条(2‑2),第一链条(2‑2)上设有电机(2‑3);所述机架(1)上设有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与第二移动辊组(3)之间通过第二链条(3‑4)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薄膜输送储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对称设置的固定辊组和对称设置的移动辊组;所述移动辊组包括第一移动辊组(2)和第二移动辊组(3),第一移动辊组(2)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一滑槽(2-1),第二移动辊组(3)与机架(1)之间设有第二滑槽(3-3);所述第一移动辊组(2)上设有第一链条(2-2),第一链条(2-2)上设有电机(2-3);所述机架(1)上设有驱动装置(6),驱动装置(6)与第二移动辊组(3)之间通过第二链条(3-4)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输送储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1)位于第一移动辊组(2)两端,第二滑槽(3-3)位于第二移动辊组(3)两端,且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3-3)均固定设置于机架(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膜输送储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1)和第二滑槽(3-3)平行设置,第一滑槽(2-1)上方设有限位杆(1-1),第二滑槽(3-3)上方设有限位件(1-2),限位杆(1-1)和限位件(1-2)位于机架(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输送储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2-1)上下两端设有第一滚轮(2-4),第一链条(2-2)位于上下两端的第一滚轮(2-4)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输送储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条(2-2)穿过电机(2-3),电机(2-3)控制第一链条(2-2)的转动,且电机(2-3)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