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复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4521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流延膜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复卷机,包括接触轮,所述接触轮的两侧位置均安装有转轴,所述接触轮与转轴的内部共同开设有空腔,所述接触轮内部开设有转槽,所述空腔中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安装有拨动件,所述接触轮内部开设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中安装有伸缩杆,所述接触轮内部开设有偏转腔,所述接触轮内部开设有推拉腔,所述推拉腔中安装有推拉杆,所述接触轮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张力件,所述推拉杆的杆体与张力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偏转腔的腔体中安装有连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张力件与连杆的设置,使得小面积薄膜被轴向拉扯,进而降低小面积薄膜产生褶皱的概率,从而间接提高收卷质量。收卷质量。收卷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复卷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延膜生产
,具体为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复卷机。

技术介绍

[0002]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是一种将聚氨酯弹性体通过挤出、注射、压延、吹塑及流涎等塑料加工成型技术得到的平挤薄膜,其在生产完成后,通常需要使用复卷机来将大面积薄膜分成若干小面积薄膜,并使其成卷,进而便于后续运输。
[0003]现有的复卷机由放料轮、切割刀片、接触轮、张紧轮和收卷轮组成,在工作时,首先使放料轮上的大面积薄膜经过刀片,使得刀片将大面积薄膜切割成小面积薄膜,之后,小面积薄膜依次经过接触轮、张紧轮,最终收卷在收卷轮表面,通过上述动作,进而实现流延膜的复卷作业,但是在上述刀片切割大面积薄膜的过程中,由于切割后得到的小面积薄膜与接触轮的接触面积减小,且薄膜具有一定轴向张力,当大面积薄膜被切割成小面积薄膜后,小面积薄膜的轴向张力减小,进而容易出现褶皱现象,导致小面积薄膜经过张紧轮时,上述褶皱被压紧,进而收卷在收卷轮上,使得最终成卷质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复卷机,包括接触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轮(1)的两侧位置均固定安装有转轴(2),所述接触轮(1)与转轴(2)的内部共同贯穿开设有空腔(3),所述接触轮(1)内部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转槽(4),所述空腔(3)中固定安装有与转轴(2)呈相对运动的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上固定安装有处于转槽(4)中的拨动件(6),所述接触轮(1)内部位于转槽(4)外侧的位置周向等距开设有伸缩腔(7),所述伸缩腔(7)中滑动安装有内端头穿过接触轮(1)的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的内端头与拨动件(6)的周向侧面接触,所述接触轮(1)内部位于伸缩腔(7)左右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偏转腔(9),所述接触轮(1)内部位于偏转腔(9)远离伸缩腔(7)一侧的位置开设有推拉腔(10),所述偏转腔(9)用以连通伸缩腔(7)与推拉腔(10),所述推拉腔(10)中滑动安装有推拉杆(11),所述接触轮(1)的左右两侧均周向等距安装有张力件(12),所述推拉杆(11)的杆体与张力件(12)面向接触轮(1)的侧面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偏转腔(9)的腔体中安装有连杆(13),所述连杆(13)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8)的外端部、推拉杆(11)的活塞端形成铰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流延膜复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槽(4)的直径大于空腔(3)的直径,所述拨动件(6)的周向侧面固定安装有呈倾斜角度的凸块结构,所述凸块结构的后侧与拨动件(6)的周向侧面形成平滑过渡设置,所述凸块结构的倾斜角度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雷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