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2559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0:06
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用于实现对土壤的取样,且能保持土壤的断面形态。它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为口字型结构,在外框侧壁上固定有把手;托板,所述托板为等腰梯形结构,托板的大端与外框的底部铰接,在外框与托板之间设有定位单元,在定位单元的作用下托板与外框侧壁共面设置;取样器,所述取样器为口字型结构,取样器设置在外框的内侧,在外框与取样器之间设有连接单元,在连接单元的作用下取样器与外框相对固定;拉线,所述拉线的第一端与托板小端固定连接,拉线的第二端置于外框外侧。该取样装置,可以实现对土壤的取样,且不破坏土壤形态。

Soil Sampling Device for Soil Impro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地说是一种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化肥的不断使用,土壤板结、土壤中有机质减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在对土壤进行改良前,需要对土壤进行采样,以分析土壤的成分。现有方式下对土壤进行取样时,首先需要在待取样土壤的周围挖出一个土坑,然后再将中心的土壤取出。这种方式下,需要携带铲土工具,且挖土坑时会挤压待取样土壤,进而导致土壤断面结构、形状发生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用于实现对土壤的取样,且能保持土壤的断面形态。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为口字型结构,在外框侧壁上固定有把手;托板,所述托板为等腰梯形结构,托板的大端与外框的底部铰接,在外框与托板之间设有定位单元,在定位单元的作用下托板与外框侧壁共面设置;取样器,所述取样器为口字型结构,取样器设置在外框的内侧,在外框与取样器之间设有连接单元,在连接单元的作用下取样器与外框相对固定;拉线,所述拉线的第一端与托板小端固定连接,拉线的第二端置于外框外侧。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为设置在外框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把手通过固定杆与外框固定连接,在把手外壁包裹橡胶垫。进一步地,在托板的大端设有若干凸起,在外框的底部设有与凸起配合的插槽。进一步地,定位单元包括固定在外框侧壁上的第一定位块、固定在托板侧壁上且与第一定位块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块、插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之间的定位杆。进一步地,连接单元包括与取样器外壁铰接的第一连接杆、与外框内壁铰接的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螺纹连接的连接管,在第二连接杆上设有与连接管螺纹连接的外螺纹。进一步地,在外框内壁上设有第一线卡,在托板侧壁上设有与第一线卡对应的第二线卡,第一、第二线卡均为凹字形结构,第一、第二线卡的开口用于夹持拉线。进一步地,在取样器的顶部铰接有端盖。进一步地,在外框内壁上固定有第一耳板,在取样器外壁上固定有第二耳板,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耳板铰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耳板铰接。进一步地,在拉线的第二端固定有手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将外框和取样器插入土壤中后,被取样土壤限制在取样器内侧;然后将外框与取样器之间的土壤取出后,方便在取样器下部插入切割板,以将取样器内的土壤切断;进而避免了直接挖取土壤时对土壤造成的挤压,进而保护了土壤断面,有利于实验研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外框的正视图;图3为外框的剖视图;图4为取样器的俯视图;图5为连接单元的示意图;图6为取样器的左视图;图7为托板的左视图;图8为托板的正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步骤一;图10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步骤二;图11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步骤三;图1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步骤四;图13为外框取出后的示意图;图中:1外框,11把手,12固定杆,13第一耳板,14第一线卡,15第一定位块,16插孔,17插槽,2托板,21凸起,22尖部,23第二线卡,24第二定位块,3土壤,4定位杆,41拉环,5第一连接杆,51连接管,52第二连接杆,53凹槽,6取样器,61端盖,62第二耳板,63插板,64条形孔,7手柄,71拉线,8切割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外框1、取样器6、连接单元、拉线4、定位单元和托板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外框1:如图1、图2所示,外框1为口字型结构的金属件,外框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也可以为铁。在外框的上方设有一对左右设置的把手11,把手的实质为金属材质的圆管,在圆管的外壁上包裹有橡胶垫。在外框的左右侧壁与把手之间设有固定杆12,以实现把手与外框的固定连接。在外框的前、后、左、右内壁上分别固定有第一耳板13,在外框的前、后、左、右内壁上还分别固定有第一线卡14,第一线卡为凹字形结构,第一线卡为金属件。在外框的前、后、左、右外壁上均固定有第一定位块15,在第一定位块上设有插孔16,插孔为通孔贯穿第一定位块的上下表面。托板2:如图2、图3、图7和图8所示,托板为等腰梯形结构的金属件,托板的大端设有若干等间距设置的凸起21,在外框的底部设有若干与凸起一一对应的插槽17,安装时,将四块托板分别放置在外框前、后、左、右侧壁的下方,然后将凸起置于插槽内并通过铰接轴将凸起与外框铰接连接在一起。托板的小端为尖部22,使用时将尖部朝向土壤然后向下按压外框,尖部的设置可以便于外宽插入土壤内。在托板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二线卡23,第二线卡与第一线卡的结构形状完全相同。在托板的另一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定位块24,第二定位块与第一定位块对应。取样器6:如图4、图6所示,取样器6为口字型结构的金属件,取样器置于外框内侧,取样器的长宽尺寸小于外宽的长宽尺寸。为实现外框与取样器之间的相对固定,在两者之间设有连接单元。在取样器的前、后、左、右侧壁上固定有与第一耳板对应的第二耳板62,在取样器的顶部铰接安装有端盖61,端盖为矩形结构,端盖的长宽尺寸与取样器的长宽尺寸相同。如图1、图5所示,连接单元包括与第二耳板铰接的第一连接杆5、与第一耳板铰接连接的第二连接杆52、与第一连接杆螺纹连接的连接管51,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设有凹槽53,以便于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耳板的铰接,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耳板的铰接,在第二连接杆上设有与连接管螺纹连接的外螺纹。需要实现外框与取样器的连接时,将取样器置于外框内侧,然后将连接管与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在一起。在取样器的底部设有口字形的插板63,插板的下端尖锐,用于方便插入土壤。在取样器前、后、左、右侧壁的下部均设有条形孔64,使用时,可以在条形孔内插入矩形的切割板,以将取样器内的土壤切断,进而方便将取样器连同取样器内的土壤取出,避免土壤的断裂。在第一定位块和对应的第二定位块之间设有定位杆4,这样可以实现托板与外框的相对固定,此时托板与外框的侧壁共面设置。在定位杆的顶部设有拉环41,以便于定位杆的拿持。将定位杆穿在第一定位块内并使得定位杆的底部伸入第二定位块内,此时外框与托板相对固定,在第二定位块的上表面内设有盲孔,定位杆的底部插入盲孔中。握住拉环,向上提拉定位杆,使得定位杆与第二定位块分离,此时托板与外框之间的相对固定关系接触。定位杆、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构成了定位单元。在托板的小端系有拉线71,拉线的第一端与托板固定连接,拉线的第二端与手柄7固定连接,手柄的实质为圆管。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进行描述:(1)通过连接单元将外框与取样器连接在一起,然后将定位杆插入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之间,实现托板与外框的相对固定,将拉线塞入第一、第二线卡内并使得拉线尽可能的与外框内壁、托板外壁接触;(2)如图9所示,手持把手,将外框和取样器压入土壤内;(3)如图10所示,将定位杆从第一、第二定位块之间取下,然后握住手柄沿斜向上方向拉动拉线,使得托板由竖直状态变为水平状态或近似水平状态(与水平面之间呈5-20度的锐角夹角);(4)如图11所示,将连接管从第二连接杆上卸下,实现外框与取样器的分离;(5)如图12所示,压住取样器,握住把手、手柄将外框从土壤内取出,此时外框与取样器之间的土壤也被取出;(6)如图13所示,将切割板8穿过条形孔插入取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为口字型结构,在外框侧壁上固定有把手;托板,所述托板为等腰梯形结构,托板的大端与外框的底部铰接,在外框与托板之间设有定位单元,在定位单元的作用下托板与外框侧壁共面设置;取样器,所述取样器为口字型结构,取样器设置在外框的内侧,在外框与取样器之间设有连接单元,在连接单元的作用下取样器与外框相对固定;拉线,所述拉线的第一端与托板小端固定连接,拉线的第二端置于外框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外框,所述外框为口字型结构,在外框侧壁上固定有把手;托板,所述托板为等腰梯形结构,托板的大端与外框的底部铰接,在外框与托板之间设有定位单元,在定位单元的作用下托板与外框侧壁共面设置;取样器,所述取样器为口字型结构,取样器设置在外框的内侧,在外框与取样器之间设有连接单元,在连接单元的作用下取样器与外框相对固定;拉线,所述拉线的第一端与托板小端固定连接,拉线的第二端置于外框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把手为设置在外框左侧和右侧的两个,把手通过固定杆与外框固定连接,在把手外壁包裹橡胶垫。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是,在托板的大端设有若干凸起,在外框的底部设有与凸起配合的插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改良用土壤取样装置,其特征是,定位单元包括固定在外框侧壁上的第一定位块、固定在托板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军刘开昌戴海英刘苹李宗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