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商学院专利>正文

安全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35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塔,包括用来盖设于井座的基盖,所述基盖上分布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基盖上转动设置有转轴,位于所述基盖上方设有随转轴转动的警示牌,位于所述基盖下方设有被穿过进水孔的水流驱动进行旋转的扇叶,所述扇叶与转轴联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降低路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减少安全隐患存在的安全塔。

Safety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路政设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塔。
技术介绍
我国南方雨水充沛,尤其是到夏季拥有着充足的雨量,所以南方的很多低洼地带在夏季就会频繁发生洪水。为了避免因洪水引发的洪涝灾害,很多城市都会建设很密集的排水网,使路面上的雨水通过雨水篦子排入排水网,从而避免积水现象的发生。而一旦处于雨水季节时,排水网的排水速度往往难以跟上雨水的注入速度,为了减轻道路上的积水,工作人员往往会将盖在井座上的井盖掀开,通过增大排水速度去减少路面上的积水。而井盖的开启就使得道路存在一定的危险隐患,为了避免过路的行人、车辆不小心掉进井内,在掀开的井座边上往往会有专门的路政工作人员在一边进行守护。如果城市发生的水灾现象过于严重,就会出现路政工作人员的数量无法匹及城市的井盖数量。为了降低路政人员的工作量也为降低道路存在的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孕育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路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减少安全隐患存在的安全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安全塔,包括用来盖设于井座的基盖,所述基盖上分布有多个进水孔,所述基盖上转动设置有转轴,位于所述基盖上方设有随转轴转动的警示牌,位于所述基盖下方设有被穿过进水孔的水流驱动进行旋转的扇叶,所述扇叶与转轴联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道路上的井盖掀开,再将基盖盖设在井座上,通过设置的排水孔使得水流可以流进排水网内,增大了排水网的排水量。而通过排水孔流入进排水网的水流会对扇叶施加冲击作用力,用于带动扇叶进行转动,转动中的扇叶通过转轴带动警示牌进行转动,使得警示牌能达到更好的警示作用,使行人能在第一时间内观察到警示牌的存在。盖设于井座的基盖对井口与行人进行了隔离,通过基盖与警示牌的双重作用,使路政工作人员不需要对掀开井盖的井座进行守护,从而降低了路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减少了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盖的底部向内凹陷设置形成一安装腔,所述扇叶设置于安装腔,所述的进水孔设置于安装腔一侧且与安装腔的侧壁连通,多个所述的进水孔沿着安装腔的侧壁排列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绕于安装腔设置的进水孔能进一步增大进水孔与水流的接触,提升排水量。并通过安装腔的设置使得流经进水孔的水流冲击力能更好的作用于扇叶,驱动扇叶实现更加快速的转动,使警示牌达到更好的警示作用。且安装腔的设置能对扇叶起到保护作用,使基盖在放置时,扇叶不会与地面发生接触,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盖上设有发声件,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在转动过程中可敲击发声件的敲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轴带动敲杆转动,转动中的敲杆敲击发声件,使其两者之间因碰撞而发生响声,通过声响对行人起到进一步的警示作用。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基盖中央位置的正下方设有配重件,所述配重件与基盖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基盖上设有可使基盖漂浮的浮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动件的设置使得基盖能漂浮于水面,漂浮于水面的基盖在水流的带动下可自动朝向未有井盖的井座运动,并通过设置的配重件用于保证漂浮中基盖的重心,防止基盖出现侧翻现象。由于配重件的重量较重且位于基盖的下方,使得朝向井座移动的基盖会使配重件先进入到井座内部,然后让基盖盖设在井座上,从而实现井盖自动盖设于井座的操作。这样能使工作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尽量远离没有井盖的井座,这样能进一步减少存在的安全隐患。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围绕于基盖的中央位置设置有至少三个,所述连杆靠近配重件的一端向内逐渐收缩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设置方式使得连接基盖与配重件之间的连杆形成一个缩口设置的喇叭形,这样使配重件在掉入进井座的过程中,连杆能对该过程中的基盖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基盖出现侧倾而未盖合于井座,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动件的形状为围绕于基盖的环形,所述浮动件上固设有绑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绑带的设置实现浮动件与基盖两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可在不需要浮动件的情况下将浮动件拆掉,也能方便对基盖进行收纳。而环形的浮动件设置使浮动件能对基盖提供更加稳定的浮力,防止基盖出现侧倾现象。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件背对基盖的一面向外凸出设置形成一球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形面的设置使配重件的重心能更加的集中于配重件的中心位置,使漂浮的基盖更加稳定,且球形面的设置也能防止配重件与杂物发生卡死现象,并使配重件能更加顺利的流入进井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警示牌上贴有反光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膜的设置使警示牌在夜间也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声件包括挂铃,所述敲杆设置于挂铃内部且与挂铃偏心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中的敲杆对挂铃的内壁进行敲击,使挂铃发生声响用于警示过路行人。进一步设置为:当所述基盖盖设于井座时,所述连杆最靠近于基盖的外侧壁与井座的内周壁相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设置使得连杆能对基盖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当配重件掉落入井座内部时,通过连杆的引导使得基盖能稳定的盖设于井座上方。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降低路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减少安全隐患存在的安全塔。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爆炸图;图3为实施例放置于井座的示意图。图中:1、基盖;2、进水孔;3、转轴;4、警示牌;5、扇叶;6、安装腔;7、发声件;8、敲杆;9、配重件;10、连杆;11、浮动件;12、绑带;13、球形面;14、反光膜;15、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至图3,一种安全塔,包括形状为圆台形的基盖1,基盖1底部开设有安装腔6,基盖1的圆心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轴设置的转轴3,安装腔6内设有位于安装腔6内部的扇叶5,扇叶5与转轴3固定连接,使得扇叶5能带动转轴3转动。基盖1上方设有警示牌4,转轴3穿过警示牌4且与警示牌4固定连接,警示牌4外周壁粘贴有反光膜14,转轴3的上端一连接有敲杆8,敲杆8位于转轴3一侧且两者之间的轴线平行设置。基盖1位于警示牌4的上方固定悬挂有发声件7,发声件7为挂铃,挂铃与转轴3同轴设置,敲杆8位于挂铃内部,转轴3带动敲杆8偏心转动用于敲击挂铃内壁。基盖1外周壁开设有连通安装腔6侧壁的进水孔2,进水孔2围绕于基盖1的圆心间隔分布有多个,基盖1外周壁设有围绕于基盖1的环形浮动件11,浮动件11上固定连接有绑带12,通过绑带12穿过进水孔2以打结固定的方式固定于基盖1,浮动件11具体可为泡沫、游泳圈等。位于基盖1中央位置的正下方设有配重件9,配重件9外周壁与基盖1底部靠近外周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杆10,连杆10围绕于基盖1的圆心间隔分布有至少三个,连杆10靠近配重件9的一端向内逐渐收缩设置,使得至少三个的连杆10形成一倒立放置的圆台形。配重件9底部向外凸出设置形成一球形面13,当基盖1盖设于井座15时,连杆10最靠近于基盖1的外侧壁与井座15的内周壁相接触。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盖设于井座的基盖(1),所述基盖(1)上分布有多个进水孔(2),所述基盖(1)上转动设置有转轴(3),位于所述基盖(1)上方设有随转轴(3)转动的警示牌(4),位于所述基盖(1)下方设有被穿过进水孔(2)的水流驱动进行旋转的扇叶(5),所述扇叶(5)与转轴(3)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来盖设于井座的基盖(1),所述基盖(1)上分布有多个进水孔(2),所述基盖(1)上转动设置有转轴(3),位于所述基盖(1)上方设有随转轴(3)转动的警示牌(4),位于所述基盖(1)下方设有被穿过进水孔(2)的水流驱动进行旋转的扇叶(5),所述扇叶(5)与转轴(3)联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盖(1)的底部向内凹陷设置形成一安装腔(6),所述扇叶(5)设置于安装腔(6),所述的进水孔(2)设置于安装腔(6)一侧且与安装腔(6)的侧壁连通,多个所述的进水孔(2)沿着安装腔(6)的侧壁排列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盖(1)上设有发声件(7),所述转轴(3)上固定连接有在转动过程中可敲击发声件(7)的敲杆(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塔,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基盖(1)中央位置的正下方设有配重件(9),所述配重件(9)与基盖(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耀叶小鹏黄文霖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商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