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2114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包括水池、进水管、排水管和隔板,还包括除杂机构和加药机构,所述加药机构包括药箱、电动阀、输药管、驱动轴、支撑套管、转动轴、齿轮、环形齿条、动力组件、两个固定杆和两个搅拌组件,所述除杂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传送带、电机、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和至少两个收集板,该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中,通过除杂机构对水面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则降低了杂物进入清水区域的几率,提高了沉淀池处理污水的效果,通过加药机构可以将混凝剂加入到污水中,同时使污水与混凝剂均匀混合,则提高了沉淀池的沉淀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沉淀池处理污水的效果。

An efficient sedimentation tank with suspended solids clean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
技术介绍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为了提高沉淀效果,减少用地面积,目前多采用蜂窝斜管异向流沉淀池、加速澄清池、脉冲澄清池等,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现有技术的沉淀池一般露天设置,致使沉淀池周边的杂物容易被吹落到沉淀池内部,如果杂物漂浮在水面上,杂物将会随着水流进入到清水区域,则降低了沉淀池处理污水的效果,不仅如此,现有技术的沉淀池为了提高沉淀效率,通常会加入混凝剂,由于沉淀池内部的水流流速较慢,致使混凝剂无法与污水充分混合,则降低了混凝剂的药效,进一步降低了沉淀池处理污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包括水池、进水管、排水管和隔板,所述水池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分别设置在水池的靠近开口的一侧的两端,所述隔板设置在水池的中部,所述水池的内壁与隔板密封连接,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水池的深度,还包括除杂机构和加药机构,所述加药机构设置在进水管的内部,所述除杂机构设置水池的开口处;所述加药机构包括药箱、电动阀、输药管、驱动轴、支撑套管、转动轴、齿轮、环形齿条、动力组件、两个固定杆和两个搅拌组件,所述药箱设置在进水管的靠近水池的开口的一侧,所述输药管的一端与药箱连接,所述输药管的另一端穿过进水管的管壁设置在进水管的内部,所述输药管与进水管密封连接,所述电动阀设置在输药管上,所述驱动轴与进水管同轴设置,两个固定杆均与进水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设置在两个固定杆之间,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设有轴承,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固定杆连接,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驱动轴的一端上,所述支撑套管的轴线与驱动轴的轴线垂直,所述支撑套管与驱动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穿过支撑套管,两个搅拌组件分别设置在转动轴的两端,所述齿轮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环形齿条与进水管同轴设置,所述环形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环形齿条与其中一个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除杂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传送带、电机、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和至少两个收集板,所述第一转动辊的轴线与隔板平行,两个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隔板的靠近水池开口的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转动辊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辊的轴线与第一转动辊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转动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均与水池的靠近排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的形状为环形,所述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均设置在传送带的内侧,所述第一转动辊和第二转动辊均与传动带抵靠,所述传送带处于紧绷状态,各收集板排列设置在传送带的外侧,所述收集板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滤水孔,所述传送带与隔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收集板的高度,所述电机与其中一个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第二转动辊传动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沉淀池的自动化程度,所述水池上设有中控箱,所述中控箱的内部设有PLC,所述中控箱上设有至少两个控制按键,所述电动阀和各控制按键均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给驱动轴提供动力,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叶片,所述叶片绕着驱动轴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在驱动轴的一端的外周上,所述叶片的一端与驱动轴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污水与混凝剂混合的均匀度,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绕着转动轴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在转动轴的一端的外周上,所述搅拌桨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对水面的杂物进行收集,所述水池的靠近排水管的一侧设有集污槽,所述集污槽设置在排水管的靠近水池的开口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辊设置在集污槽的远离排水管的一侧。作为优选,为了延长药箱的使用寿命,所述药箱的内壁上涂有防腐涂层。作为优选,为了延长集污槽的使用寿命,所述集污槽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对电机的转速控制的精确度,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转动轴转动的顺畅度,所述支撑套管的内壁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滚珠,所述支撑套管通过滚珠与转动轴滚动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转动轴与支撑套管连接的稳定性,所述转动轴的中部的外周上设有环形槽,所述支撑套管设置在环形槽的内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中,通过除杂机构,可以对漂浮在沉淀池水面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则降低了杂物进入清水区域的几率,提高了沉淀池处理污水的效果,与现有除杂机构相比,该除杂机构结构简单,减少了该机构故障点的数量,降低了该机构发生故障的几率,不仅如此,通过加药机构可以将混凝剂加入到污水中,同时使污水与混凝剂均匀混合,则提高了沉淀池的沉淀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沉淀池处理污水的效果,与现有加药机构相比,该加药机构通过污水的流动提供动力,则提高了该机构的节能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的加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的除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药箱,2.电动阀,3.第一支撑杆,4.第一转动辊,5.收集板,6.传送带,7.第二转动辊,8.电机,9.第二支撑杆,10.集污槽,11.排水管,12.隔板,13.水池,14.进水管,15.输药管,16.固定杆,17.叶片,18.转动轴,19.环形齿条,20.搅拌桨,21.驱动轴,22.支撑套管,23.齿轮。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包括水池13、进水管14、排水管11和隔板12,所述水池13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进水管14和排水管11分别设置在水池13的靠近开口的一侧的两端,所述隔板12设置在水池13的中部,所述水池13的内壁与隔板12密封连接,所述隔板12的高度小于水池13的深度,还包括除杂机构和加药机构,所述加药机构设置在进水管14的内部,所述除杂机构设置水池13的开口处;通过除杂机构,可以对漂浮在沉淀池水面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则降低了杂物进入清水区域的几率,提高了沉淀池处理污水的效果,不仅如此,通过加药机构可以将混凝剂加入到污水中,同时使污水与混凝剂均匀混合,则提高了沉淀池的沉淀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沉淀池处理污水的效果;如图2-3所示,所述加药机构包括药箱1、电动阀2、输药管15、驱动轴21、支撑套管22、转动轴18、齿轮23、环形齿条19、动力组件、两个固定杆16和两个搅拌组件,所述药箱1设置在进水管14的靠近水池13的开口的一侧,所述输药管15的一端与药箱1连接,所述输药管15的另一端穿过进水管14的管壁设置在进水管14的内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包括水池(13)、进水管(14)、排水管(11)和隔板(12),所述水池(13)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进水管(14)和排水管(11)分别设置在水池(13)的靠近开口的一侧的两端,所述隔板(12)设置在水池(13)的中部,所述水池(13)的内壁与隔板(12)密封连接,所述隔板(12)的高度小于水池(13)的深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杂机构和加药机构,所述加药机构设置在进水管(14)的内部,所述除杂机构设置水池(13)的开口处;所述加药机构包括药箱(1)、电动阀(2)、输药管(15)、驱动轴(21)、支撑套管(22)、转动轴(18)、齿轮(23)、环形齿条(19)、动力组件、两个固定杆(16)和两个搅拌组件,所述药箱(1)设置在进水管(14)的靠近水池(13)的开口的一侧,所述输药管(15)的一端与药箱(1)连接,所述输药管(15)的另一端穿过进水管(14)的管壁设置在进水管(14)的内部,所述输药管(15)与进水管(14)密封连接,所述电动阀(2)设置在输药管(15)上,所述驱动轴(21)与进水管(14)同轴设置,两个固定杆(16)均与进水管(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21)设置在两个固定杆(16)之间,所述驱动轴(21)的两端均设有轴承,所述驱动轴(2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固定杆(16)连接,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驱动轴(21)的一端上,所述支撑套管(22)的轴线与驱动轴(21)的轴线垂直,所述支撑套管(22)与驱动轴(2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8)穿过支撑套管(22),两个搅拌组件分别设置在转动轴(18)的两端,所述齿轮(23)套设在转动轴(18)上,所述环形齿条(19)与进水管(14)同轴设置,所述环形齿条(19)与齿轮(23)啮合,所述环形齿条(19)与其中一个固定杆(16)固定连接;所述除杂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辊(4)、第二转动辊(7)、传送带(6)、电机(8)、两个第一支撑杆(3)、两个第二支撑杆(9)和至少两个收集板(5),所述第一转动辊(4)的轴线与隔板(12)平行,两个第一支撑杆(3)的一端分别与隔板(12)的靠近水池(13)开口的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杆(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转动辊(4)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辊(7)的轴线与第一转动辊(4)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转动辊(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9)的另一端均与水池(13)的靠近排水管(11)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6)的形状为环形,所述第一转动辊(4)和第二转动辊(7)均设置在传送带(6)的内侧,所述第一转动辊(4)和第二转动辊(7)均与传动带抵靠,所述传送带(6)处于紧绷状态,各收集板(5)排列设置在传送带(6)的外侧,所述收集板(5)上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滤水孔,所述传送带(6)与隔板(12)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收集板(5)的高度,所述电机(8)与其中一个第二支撑杆(9)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与第二转动辊(7)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悬浮物清理功能的高效型沉淀池,包括水池(13)、进水管(14)、排水管(11)和隔板(12),所述水池(13)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进水管(14)和排水管(11)分别设置在水池(13)的靠近开口的一侧的两端,所述隔板(12)设置在水池(13)的中部,所述水池(13)的内壁与隔板(12)密封连接,所述隔板(12)的高度小于水池(13)的深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杂机构和加药机构,所述加药机构设置在进水管(14)的内部,所述除杂机构设置水池(13)的开口处;所述加药机构包括药箱(1)、电动阀(2)、输药管(15)、驱动轴(21)、支撑套管(22)、转动轴(18)、齿轮(23)、环形齿条(19)、动力组件、两个固定杆(16)和两个搅拌组件,所述药箱(1)设置在进水管(14)的靠近水池(13)的开口的一侧,所述输药管(15)的一端与药箱(1)连接,所述输药管(15)的另一端穿过进水管(14)的管壁设置在进水管(14)的内部,所述输药管(15)与进水管(14)密封连接,所述电动阀(2)设置在输药管(15)上,所述驱动轴(21)与进水管(14)同轴设置,两个固定杆(16)均与进水管(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21)设置在两个固定杆(16)之间,所述驱动轴(21)的两端均设有轴承,所述驱动轴(21)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固定杆(16)连接,所述动力组件设置在驱动轴(21)的一端上,所述支撑套管(22)的轴线与驱动轴(21)的轴线垂直,所述支撑套管(22)与驱动轴(2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18)穿过支撑套管(22),两个搅拌组件分别设置在转动轴(18)的两端,所述齿轮(23)套设在转动轴(18)上,所述环形齿条(19)与进水管(14)同轴设置,所述环形齿条(19)与齿轮(23)啮合,所述环形齿条(19)与其中一个固定杆(16)固定连接;所述除杂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辊(4)、第二转动辊(7)、传送带(6)、电机(8)、两个第一支撑杆(3)、两个第二支撑杆(9)和至少两个收集板(5),所述第一转动辊(4)的轴线与隔板(12)平行,两个第一支撑杆(3)的一端分别与隔板(12)的靠近水池(13)开口的一侧的两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杆(3)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转动辊(4)的两端铰接,所述第二转动辊(7)的轴线与第一转动辊(4)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转动辊(7)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支撑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9)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佰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科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