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秀丽专利>正文

一种悬挂式呼吸道熏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2001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悬挂式呼吸道熏蒸装置公开了一种通过对药液进行混合,加热雾化后喷入高空逐层沉淀进行药液雾化熏蒸喷头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其特征在于外套管一端和导流管相连通,所述导流管的管径中部大,两端小,外套管外壁套置有外加热环,多组散热片置于外套管内壁上,且沿外套管轴向等距分布,内套管的一端垂直置于导流板上,另一端悬置于外套管中部位置,所述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各处间隙相同,内套管一端等距开有多个通孔,内套管的另一端置有内加热环,主注液管穿过导流管底部置于内套管内,所述主注液管延伸至内套管一半位置,主注液管内壁等距置有多个分流片,所述分流片沿周向分布,分流片沿主注液管周向延伸。

A Suspended Respiratory Fumig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呼吸道熏蒸装置
本技术一种悬挂式呼吸道熏蒸装置,涉及一种在呼吸道疾病进行理疗时,对呼吸道疾病进行药液熏蒸的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对药液进行混合,加热雾化后喷入高空逐层沉淀进行药液雾化熏蒸喷头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季节交换,工业污染等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尤其是老人小孩等体质较弱的人群,服用抗生素会产生副作用,因此多会采用药液熏蒸治疗,传统的熏蒸器大都采用酒精作燃料,燃烧后产生气体,配以药物进行熏蒸治疗,使用很不方便,且熏蒸器放置位置较低,不能在高度上进行完全的扩散,导致药液雾化后聚集在底层,不能很好的进行熏蒸,而医院采用的熏蒸器也是从下往上喷雾,通过药液雾化扩散进行熏蒸,但在进行扩散时,由于温度使得雾化的药液会冷凝聚集下沉,导致喷出的高度降低,不能在高度范围内进行逐层扩散,影响药液熏蒸效果,且上述方法中都需要预先对药液进行混合,增加工作量。公开号CN202128780U公开了一种中药外治疗法的器具,尤其是一种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的熏蒸器。一种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的熏蒸器,包括控制电路装置和蒸汽发生装置,所述的控制电路装置外设置有外壳,外壳表面上设有与控制电路装置连接的控制面板;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储药桶和设置在储药桶外的保温罩,所述的加热装置与控制电路装置电连接,所述的蒸汽发生装置上还设置带把手的熏蒸喷头,所述的熏蒸喷头上套有波浪形硅胶套。该装置通过由下向上的方式进行喷雾,使得喷雾高度受限不能使得各个高度层面内的药液扩散均匀,在高出不能接收到熏蒸,需要适当的将设备进行高度上的调整,费事费力,且不能进行药液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技术一种悬挂式呼吸道熏蒸装置提供了一种通过对药液进行混合,加热雾化后喷入高空逐层沉淀进行药液雾化熏蒸喷头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本技术一种悬挂式呼吸道熏蒸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一种悬挂式呼吸道熏蒸装置由外套管、导流管、限位环、分注液管、分流片、通孔、螺旋叶片、主注液管、连接架、散热片、集液管、内加热环、滴管、内套管和外加热环组成,外套管一端和导流管相连通,所述导流管的管径中部大,两端小,外套管外壁套置有外加热环,多组散热片置于外套管内壁上,且沿外套管轴向等距分布,内套管的一端垂直置于导流板上,另一端悬置于外套管中部位置,所述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各处间隙相同,内套管一端等距开有多个通孔,内套管的另一端置有内加热环,主注液管穿过导流管底部置于内套管内,所述主注液管延伸至内套管一半位置,主注液管内壁等距置有多个分流片,所述分流片沿周向分布,分流片沿主注液管周向延伸,所述分流片位于主注液管内壁偏上位置,两组螺旋叶片置于主注液管内壁上,且位于主注液管偏下位置,所述两组螺旋叶片旋向相反,分注液管依次穿过导流管、内套管和主注液管中部位置相连通,所述分注液管通过限位环置于内套管上,集液管通过多个连接架置于内套管内,集液管的一端套置于主注液管上,所述集液管的直径大于主注液管的直径,滴管的一端和集液管相连通,滴管的另一端悬置于内套管内,所述滴管和集液管之间密封连接,且滴管的一端高于集液管的另一端。使用时,将主注液管和熏蒸药剂连通,辅注液管和辅助促愈剂连通,将外套管悬挂在病患区域,然后将内加热环和外加热环相连通,进入到主注液管内的药液被分流片进行分拨成多股细流,分注液管进入的药液在主注液管中部位置汇入,并和多股细流进行汇合,然后在主注液管内继续流动经过螺旋叶片进行混合,使得药液进行充分的混合,然后沿着螺旋叶片流入集液管内,在集液管内逐步沉积,当液位高度超过滴管一端时,药液从滴管进入,然后逐步到达内套管内,内套管内的内加热环加热,使得药液挥发,从内套管上升并从通孔进入到导流管内,挥发药液沿着导流管的弧形内壁改变方向,沿着导流管进入到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的间隙内,并从从散热片之间排出,外加热环加热通过散热片将热量进行扩散,使得药液温度持续,随着药液的持续挥发,药液雾化颗粒从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的间隙喷出,雾化颗粒从高空逐步沉淀,使得房间内充满药液雾化颗粒,对病患进行雾化熏蒸治疗,达到呼吸道疾病进行熏蒸的目的。有益效果。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二、能够提高药液熏蒸雾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悬挂式呼吸道熏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其中零件为:外套管(1),导流管(2),限位环(3),分注液管(4),分流片(5),通孔(6),螺旋叶片(7),主注液管(8),连接架(9),散热片(10),集液管(11),内加热环(12),滴管(13),内套管(14),外加热环(1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悬挂式呼吸道熏蒸装置是这样实现的,使用时,将主注液管(8)和熏蒸药剂连通,辅注液管和辅助促愈剂连通,将外套管(1)悬挂在病患区域,然后将内加热环(12)和外加热环(15)相连通,进入到主注液管(8)内的药液被分流片(5)进行分拨成多股细流,分注液管(4)进入的药液在主注液管(8)中部位置汇入,并和多股细流进行汇合,然后在主注液管(8)内继续流动经过螺旋叶片(7)进行混合,使得药液进行充分的混合,然后沿着螺旋叶片(7)流入集液管(11)内,在集液管(11)内逐步沉积,当液位高度超过滴管(13)一端时,药液从滴管(13)进入,然后逐步到达内套管(14)内,内套管(14)内的内加热环(12)加热,使得药液挥发,从内套管(14)上升并从通孔(6)进入到导流管(2)内,挥发药液沿着导流管(2)的弧形内壁改变方向,沿着导流管(2)进入到外套管(1)和内套管(14)之间的间隙内,并从从散热片(10)之间排出,外加热环(15)加热通过散热片(10)将热量进行扩散,使得药液温度持续,随着药液的持续挥发,药液雾化颗粒从内套管(14)和外套管(1)之间的间隙喷出,雾化颗粒从高空逐步沉淀,使得房间内充满药液雾化颗粒,对病患进行雾化熏蒸治疗,达到呼吸道疾病进行熏蒸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式呼吸道熏蒸装置,其特征是:由外套管、导流管、限位环、分注液管、分流片、通孔、螺旋叶片、主注液管、连接架、散热片、集液管、内加热环、滴管、内套管和外加热环组成,外套管一端和导流管相连通,外套管外壁套置有外加热环,多组散热片置于外套管内壁上,且沿外套管轴向等距分布,内套管的一端垂直置于导流板上,另一端悬置于外套管中部位置,内套管一端等距开有多个通孔,内套管的另一端置有内加热环,主注液管穿过导流管底部置于内套管内,所述主注液管延伸至内套管一半位置,主注液管内壁等距置有多个分流片,所述分流片沿周向分布,分流片沿主注液管周向延伸,所述分流片位于主注液管内壁偏上位置,两组螺旋叶片置于主注液管内壁上,且位于主注液管偏下位置,所述两组螺旋叶片旋向相反,分注液管依次穿过导流管、内套管和主注液管中部位置相连通,所述分注液管通过限位环置于内套管上,集液管通过多个连接架置于内套管内,集液管的一端套置于主注液管上,滴管的一端和集液管相连通,滴管的另一端悬置于内套管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呼吸道熏蒸装置,其特征是:由外套管、导流管、限位环、分注液管、分流片、通孔、螺旋叶片、主注液管、连接架、散热片、集液管、内加热环、滴管、内套管和外加热环组成,外套管一端和导流管相连通,外套管外壁套置有外加热环,多组散热片置于外套管内壁上,且沿外套管轴向等距分布,内套管的一端垂直置于导流板上,另一端悬置于外套管中部位置,内套管一端等距开有多个通孔,内套管的另一端置有内加热环,主注液管穿过导流管底部置于内套管内,所述主注液管延伸至内套管一半位置,主注液管内壁等距置有多个分流片,所述分流片沿周向分布,分流片沿主注液管周向延伸,所述分流片位于主注液管内壁偏上位置,两组螺旋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秀丽江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马秀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