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179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其包括收纳盘、安装槽和双管连接头,收纳盘包括一体式成型的上盘、缠绕柱和下盘,上盘经缠绕柱与下盘相连接,安装槽开设在下盘上靠近缠绕柱处,且安装槽的底部穿过缠绕柱后延伸至上盘的下表面,其中,双管连接头包括加水接头和排水接头,双管包括一体式成型的加水管和排水管,加水管和排水管的另一端端部与双管插头相连接,双管插头包括插头本体、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加水管和排水管分别经单向阀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相连接,上盘的上表面设有一圆形盛水盒,上盘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一加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收纳简单,具有盛水和加水功能,同时能实现锁住加水管和排水管内残留水的功能。

A Residual Water Locking Structure in Dual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给排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每天都必须补充水分,为了提倡健康饮水,方便人们取水,如今许多家庭,机关单位及公共场所都在安装带过滤功能的直饮水机、开水机等各种过滤饮水的设备。但是,饮水设备和自来水之间需要铺设一段水管用于加水,当前很多场所并没有预埋水管,导致饮水设备的加水和排水管路存在铺设复杂、工程造价高等问题。同时,目前的加水管路和排水管路没有合适工具进行同时缠绕收纳,其不仅携带不便,而且容易出现加水管路和排水管路的相互缠绕打结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便于收纳携带、具有盛水功能且能自动锁水的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提供的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其包括收纳盘、安装槽和双管连接头,所述收纳盘包括一体式成型的上盘、缠绕柱和下盘,所述上盘经所述缠绕柱与所述下盘相连接,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下盘上靠近所述缠绕柱处,且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穿过所述缠绕柱后延伸至所述上盘的下表面,其中,所述双管连接头包括加水接头和排水接头,所述加水接头和排水接头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所述双管包括一体式成型的加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加水管和排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加水接头和排水接头相连接,所述加水管和排水管的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缠绕柱上,所述加水管和排水管的另一端端部与双管插头相连接,所述双管插头包括插头本体、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加水管和排水管分别经单向阀与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水管与外部带有自吸泵的净水设备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水管与净水设备的废水口相连接;所述上盘的上表面设有一圆形盛水盒,所述上盘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一加水槽,所述圆形盛水盒与所述加水槽相连通,所述加水槽的侧壁上设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与所述加水接头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下盘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一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所述排水接头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下盘的下表面还设有环形加强筋和多个加强板,所述环形加强筋位于所述排水槽的外部,多个所述加强板的一端等间隔设置在所述排水槽的外表面,多个所述加强板的另一端沿所述下盘的直径方向向外呈辐射状分布。进一步地,所述插头本体上还设有一扣合通孔,所述扣合通孔与外部的扣合件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加水槽的中心位置处还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上竖直向下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穿设有锁紧螺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双管连接头的加水接头和排水接头设置在安装槽的侧壁上,双管的一端与加水接头和排水接头对应连接,双管的另一端缠绕在缠绕柱上,其收纳简单,便于携带,以及通过在上盘的上表面设置圆形盛水盒,圆形盛水盒的水可以经加水槽从加水口中流入到加水管中,使其具有盛水和加水功能。同时,加水管和排水管分别经单向阀与双管插头的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相连接,当管路内无自吸和排废压力时,单向阀关闭,从而实现锁住加水管和排水管内残留水的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的收纳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的收纳盘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的收纳盘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的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的收纳盘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的收纳盘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图1-6所示,本技术的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其包括收纳盘1、安装槽2和双管连接头3,收纳盘1包括一体式成型的上盘11、缠绕柱12和下盘13,上盘11经缠绕柱12与下盘13相连接,安装槽2开设在下盘13上靠近缠绕柱12处,且安装槽2的底部穿过缠绕柱12后延伸至上盘11的下表面,其中,双管连接头3包括加水接头31和排水接头32,加水接头31和排水接头32设置在安装槽2的侧壁上,双管包括一体式成型的加水管4和排水管5,加水管4和排水管5的一端分别与加水接头31和排水接头32相连接,加水管4和排水管5的另一端缠绕在缠绕柱12上,加水管4和排水管5的另一端端部与双管插头相连接,双管插头包括插头本体102、第一水管108和第二水管109,加水管4和排水管5分别经单向阀110与第一水管108和第二水管109相连接,第一水管108与外部带有自吸泵的净水设备进水口相连接;第二水管109与净水设备的废水口相连接;上盘11的上表面设有一圆形盛水盒9,上盘11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一加水槽10,圆形盛水盒9与加水槽10相连通,加水槽10的侧壁上设有加水口101,加水口101与加水接头31相连通。本技术通过将双管连接头3的加水接头31和排水接头32设置在安装槽2的侧壁上,双管的一端与加水接头31和排水接头32对应连接,双管的另一端缠绕在缠绕柱12上,其收纳简单,便于携带,以及通过在上盘11的上表面设置圆形盛水盒9,圆形盛水盒9的水可以经加水槽10从加水口101中流入到加水管4中,使其具有盛水和加水功能。同时,加水管4和排水管5分别经单向阀110与双管插头的第一水管108和第二水管109相连接,当机器设备补水/排水完成后,管路内无自吸和排废压力时,单向阀110关闭,从而实现锁住加水管4和排水管5内残留水的功能。较佳地,下盘13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一排水槽6,排水槽6与排水接头32相连通。本技术中,为了增加下盘13的结构强度,下盘13的下表面还设有环形加强筋7和多个加强板8,环形加强筋7位于排水槽6的外部,多个加强板8的一端等间隔设置在排水槽6的外表面,多个加强板8的另一端沿下盘13的直径方向向外呈辐射状分布。具体地,为了方便双管插头的固定,插头本体102上还设有一扣合通孔111,扣合通孔111与外部的扣合件相匹配。优选的,加水槽10的中心位置处还设有凸台103,凸台103上竖直向下开设有通孔104,通孔104内穿设有锁紧螺栓105。本技术中,锁紧螺栓105可以将本装置固定在其他设备上。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盘、安装槽和双管连接头,所述收纳盘包括一体式成型的上盘、缠绕柱和下盘,所述上盘经所述缠绕柱与所述下盘相连接,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下盘上靠近所述缠绕柱处,且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穿过所述缠绕柱后延伸至所述上盘的下表面,其中,所述双管连接头包括加水接头和排水接头,所述加水接头和排水接头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所述双管包括一体式成型的加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加水管和排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加水接头和排水接头相连接,所述加水管和排水管的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缠绕柱上,所述加水管和排水管的另一端端部与双管插头相连接,所述双管插头包括插头本体、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加水管和排水管分别经单向阀与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水管与外部带有自吸泵的净水设备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水管与净水设备的废水口相连接;所述上盘的上表面设有一圆形盛水盒,所述上盘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一加水槽,所述圆形盛水盒与所述加水槽相连通,所述加水槽的侧壁上设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与所述加水接头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管管路内残留水锁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盘、安装槽和双管连接头,所述收纳盘包括一体式成型的上盘、缠绕柱和下盘,所述上盘经所述缠绕柱与所述下盘相连接,所述安装槽开设在所述下盘上靠近所述缠绕柱处,且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穿过所述缠绕柱后延伸至所述上盘的下表面,其中,所述双管连接头包括加水接头和排水接头,所述加水接头和排水接头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所述双管包括一体式成型的加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加水管和排水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加水接头和排水接头相连接,所述加水管和排水管的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缠绕柱上,所述加水管和排水管的另一端端部与双管插头相连接,所述双管插头包括插头本体、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加水管和排水管分别经单向阀与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相连接,所述第一水管与外部带有自吸泵的净水设备进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二水管与净水设备的废水口相连接;所述上盘的上表面设有一圆形盛水盒,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清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六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