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141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包括变电站隔热墙,所述变电站隔热墙两侧的端面均安装有百叶窗,所述变电站隔热墙的顶端安装有隔热顶板,所述变电站隔热墙的内壁安装有温控开关,所述变电站隔热墙的后端面安装有冷却装置外壳,所述冷却装置外壳的顶端安装有挡风顶板,所述冷却装置外壳的一侧安装有风扇保护网,所述风扇保护网有两个,所述风扇保护网的内壁均安装有风扇,所述冷却装置外壳内壁的上方安装有铜管保护薄片,所述铜管保护薄片的内壁安装有降温铜管,所述降温铜管的一端安装有耐热铜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循环冷媒的吸热效果,和温控系统使其达到无人值守降温效果。

An Unattended Cooling Device for Wind Power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
,具体为一种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能源的开发达到顶峰,而电能源是世界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且通过无污染
的开发,风力发电便是环保发电的技术之一,而电能需要转换,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由于电能电磁的辐射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人不会长时间停留在变电站中,变电站中的设备可产生高温,为了避免设备损坏甚至起火,且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给设备降温。但是,现有的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效率低,且运作麻烦;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效率低,且运作麻烦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包括变电站隔热墙,所述变电站隔热墙两侧的端面均安装有百叶窗,所述变电站隔热墙的顶端安装有隔热顶板,所述变电站隔热墙的内壁安装有温控开关,所述变电站隔热墙的后端面安装有冷却装置外壳,所述冷却装置外壳的顶端安装有挡风顶板,所述冷却装置外壳的一侧安装有风扇保护网,所述风扇保护网有两个,所述风扇保护网的内壁均安装有风扇,所述冷却装置外壳内壁的上方安装有铜管保护薄片,所述铜管保护薄片的内壁安装有降温铜管,所述降温铜管的一端安装有耐热铜管,所述耐热铜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一段安装有废水出口,所述冷凝器的外表面安装有水管,所述冷凝器的一侧安装有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外表面安装有耐压铜管,所述压缩机的上方安装有自吸泵固定支架,所述自吸泵固定支架的上端面安装有自吸泵,所述自吸泵的外表面安装有冷水进水口。优选的,所述降温铜管、耐压铜管和耐热铜管均通过熔化焊连接,且耐压铜管与耐热铜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孔,所述冷水进水口与废水出口贯穿于冷却装置外壳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压缩机与冷凝器通过铜管连接,且接口通过熔化焊连接。优选的,所述水管的两端设置有螺纹,自吸泵与冷凝器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自吸泵与冷凝器通过水管连接,且水管的螺纹外表面缠绕生胶带。优选的,所述温控开关与自吸泵、压缩机和风扇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铜管内的冷媒,能很好达到降温效果,且降温迅速,运作简单,使用寿命久,更好方便;2、本技术通过冷凝器外的进出水口的自由使用性,且配合自吸泵的使用,扩大了其设备的实用性,且进出水口可自动化处理,减小了使用局限;3、本技术通过变电站隔热墙和隔热顶板的隔热效果,很好的避免变电站在太阳的直射下产生高温,使变电站内部出现蒸笼效应,从而使变电站内部设备出现过热现象;4、本技术通过温控开关实现自动化处理,使变电站在无人的情况下依然处于一个被保护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整体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侧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后视图。图中:1、隔热顶板;2、百叶窗;3、变电站隔热墙;4、挡风顶板;5、冷却装置外壳;6、风扇;7、铜管保护薄片;8、温控开关;9、冷水进水口;10、自吸泵;11、耐热铜管;12、废水出口;13、降温铜管;14、自吸泵固定支架;15、耐压铜管;16、压缩机;17、冷凝器;18、水管;19、风扇保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包括变电站隔热墙3,变电站隔热墙3两侧的端面均安装有百叶窗2,变电站隔热墙3的顶端安装有隔热顶板1,变电站隔热墙3的内壁安装有温控开关8,变电站隔热墙3的后端面安装有冷却装置外壳5,冷却装置外壳5的顶端安装有挡风顶板4,不会因为外界天气或其他不确定因素从天而降损坏冷却装置外壳5,冷却装置外壳5的一侧安装有风扇保护网19,风扇保护网19有两个,风扇保护网19的内壁均安装有风扇6,冷却装置外壳5内壁的上方安装有铜管保护薄片7,分散气流,增加其制冷的效果,铜管保护薄片7的内壁安装有降温铜管13,降温铜管13的一端安装有耐热铜管11,耐热铜管11的另一端安装有冷凝器17,冷凝器17的一段安装有废水出口12,冷凝器17的外表面安装有水管18,冷凝器17的一侧安装有压缩机16,压缩机16的外表面安装有耐压铜管15,压缩机16的上方安装有自吸泵固定支架14,自吸泵固定支架14的上端面安装有自吸泵10,自吸泵10的外表面安装有冷水进水口9。进一步,降温铜管13、耐压铜管15和耐热铜管11均通过熔化焊连接,且耐压铜管15与耐热铜管1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层,确保冷媒不会因为外界因素导致效果不明显。进一步,冷却装置外壳5的一侧设置有孔,冷水进水口9与废水出口12贯穿于冷却装置外壳5的一侧,扩大了使用水的方法和使用范围。进一步,压缩机16与冷凝器17通过铜管连接,且接口通过熔化焊连接,使铜管的密封性更好。进一步,水管18的两端设置有螺纹,自吸泵10与冷凝器17的表面设置有螺纹孔,自吸泵10与冷凝器17通过水管18连接,且水管18的螺纹外表面缠绕生胶带,保证水管的密封性,同时便于更换。进一步温控开关8与自吸泵10、压缩机16和风扇6电性连接,使设备达到同步运作。工作原理:使用时,用熔化焊密封好所有铜管连接点,并用氮气给铜管冲压,使用压力表测量压力达到五小时左右,确保铜管的密封性,并用肥皂水涂抹连接点,确认不会有气泡出现,确认好密封性后放掉氮气,并向铜管内充冷媒,之后在连接进水口9和出水口12,可建造储水池,使循环使用,用温控温控开关8通过电性连接各个电气设备,并把温控开关8调整到20度~40度之间启动,在变电站室内温度到达40度时,温控开关8便会通电,使压缩机16、自吸泵10、风扇6运作,通过压缩机16的压缩使冷却后冷媒进入到降温铜管13,吸取风扇6吹进来的风的热量,冷风进入到变电站内部达到冷却效果,在室温降到20度后,通过温控开关8关闭所有设备,而冷媒循环到冷凝器17降温。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包括变电站隔热墙(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隔热墙(3)两侧的端面均安装有百叶窗(2),所述变电站隔热墙(3)的顶端安装有隔热顶板(1),所述变电站隔热墙(3)的内壁安装有温控开关(8),所述变电站隔热墙(3)的后端面安装有冷却装置外壳(5),所述冷却装置外壳(5)的顶端安装有挡风顶板(4),所述冷却装置外壳(5)的一侧安装有风扇保护网(19),所述风扇保护网(19)有两个,所述风扇保护网(19)的内壁均安装有风扇(6),所述冷却装置外壳(5)内壁的上方安装有铜管保护薄片(7),所述铜管保护薄片(7)的内壁安装有降温铜管(13),所述降温铜管(13)的一端安装有耐热铜管(11),所述耐热铜管(11)的另一端安装有冷凝器(17),所述冷凝器(17)的一段安装有废水出口(12),所述冷凝器(17)的外表面安装有水管(18),所述冷凝器(17)的一侧安装有压缩机(16),所述压缩机(16)的外表面安装有耐压铜管(15),所述压缩机(16)的上方安装有自吸泵固定支架(14),所述自吸泵固定支架(14)的上端面安装有自吸泵(10),所述自吸泵(10)的外表面安装有冷水进水口(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值守的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降温装置,包括变电站隔热墙(3),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隔热墙(3)两侧的端面均安装有百叶窗(2),所述变电站隔热墙(3)的顶端安装有隔热顶板(1),所述变电站隔热墙(3)的内壁安装有温控开关(8),所述变电站隔热墙(3)的后端面安装有冷却装置外壳(5),所述冷却装置外壳(5)的顶端安装有挡风顶板(4),所述冷却装置外壳(5)的一侧安装有风扇保护网(19),所述风扇保护网(19)有两个,所述风扇保护网(19)的内壁均安装有风扇(6),所述冷却装置外壳(5)内壁的上方安装有铜管保护薄片(7),所述铜管保护薄片(7)的内壁安装有降温铜管(13),所述降温铜管(13)的一端安装有耐热铜管(11),所述耐热铜管(11)的另一端安装有冷凝器(17),所述冷凝器(17)的一段安装有废水出口(12),所述冷凝器(17)的外表面安装有水管(18),所述冷凝器(17)的一侧安装有压缩机(16),所述压缩机(16)的外表面安装有耐压铜管(15),所述压缩机(16)的上方安装有自吸泵固定支架(14),所述自吸泵固定支架(14)的上端面安装有自吸泵(1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晋备战王班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亚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