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115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2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检测供电信号和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判断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是否小于第二供电信号阈值;若判定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小于第二供电信号阈值,则控制供电信号对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若判定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供电信号阈值,则实时比较供电信号与第一供电信号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在供电信号下降过程中,根据供电信号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在供电信号上升过程中,根据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避免母线电压不足,无法出力的周期性现象的出现。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s, devices, circuits,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电路、家电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行控制方法、一种运行控制装置、一种驱动控制电路、一种家电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无源PFC(PowerFactor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功率因数很低,且需要使用容量很大的电容,导致无源PFC电路成本很高。而对于一般的无电解电容的电路方法,有着以下缺点:第一、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大,造成负载电流波动大,负载电流峰值高,因此需要针对功率模块设置较高规格的过流保护,导致成本上升;第二、存在于电源频率相同的母线电压不足、无法出力的周期性现象,导致出现拍频噪音等问题。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驱动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在于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中,在于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技术方案中,在于提出了一种驱动控制电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的技术方案中,在于提出了一种家电设备。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的技术方案中,在于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将电网系统输入的供电信号对负载进行供电,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母线线路上设有一个可控的第一容性元件,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供电信号和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判断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是否小于所述第二供电信号阈值;若判定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供电信号阈值,则控制所述供电信号对所述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同时,控制所述供电信号对所述负载进行供电;若判定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供电信号阈值,则实时比较所述供电信号与第一供电信号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所述供电信号下降过程中,根据所述供电信号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在所述供电信号上升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其中,所述逆变器接入于所述第一容性元件与所述负载之间,且所述逆变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负载运行。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适用于驱动控制电路的运行控制方法中,其中,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将电网系统输入的供电信号对负载进行供电,驱动控制电路的母线线路上设有一个可控的第一容性元件,通过检测电网系统输入供电信号和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判定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小于第二供电信号阈值,则控制供电信号对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同时,控制供电信号对负载进行供电,而判定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大于或等于第二供电信号阈值的情况下,实时比较供电信号与第一供电信号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在供电信号下降过程中,根据供电信号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而在供电信号上升过程中,根据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其中,逆变器接入于第一容性元件与负载之间,且逆变器被配置为驱动负载运行。通过使用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避免了相关技术中母线电压不足,无法出力的周期性现象的出现,进而避免出现拍频噪音。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控制电路还包括开关器件和反偏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一容性元件与开关器件串联接入于所述母线线路中,所述开关器件与反偏续流二极管并联连接,其中,若所述开关器件导通,则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经所述开关器件对所述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若所述开关器件截止,则所述供电信号经所述反偏续流二极管对所述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容性元件与开关器件串联接入于所述母线线路中,开关器件与反偏续流二极管并联连接,在开关器件处于截止状态下,由于开关器件与反偏续流二极管并联连接,因此,通过反偏续流二极管可以为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确保第一容性元件中的存储足够的能量以便在开关器件处于导通状态下进行电压补偿,在开关器件导通状态下,第一容性元件在开关器件处于导通状态下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避免了现阶段中母线电压不足,无法出力的周期性现象的出现,进而避免出现拍频噪音,同时通过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的电压补偿能够降低母线电压的波动,进而降低负载电流的波动,因此,无需针对功率模块设置较高规格的过流保护,有效降低了成本。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所述供电信号下降过程中,根据所述供电信号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具体包括:在所述供电信号下降过程中,若确定所述供电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供电信号阈值,则控制所述开关器件截止,以使所述供电信号对所述逆变器进行供电,同时,所述供电信号经所述反偏续流二极管对所述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在所述供电信号下降过程中,若确定所述供电信号小于所述第一供电信号阈值,则控制所述开关器件导通,以使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经所述开关器件对所述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供电信号下降过程中,若确定所述供电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供电信号阈值,则控制所述开关器件截止,以使所述供电信号对所述逆变器进行供电,同时,所述供电信号经所述反偏续流二极管对所述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在所述供电信号下降过程中,若确定所述供电信号小于所述第一供电信号阈值,则控制所述开关器件导通,以使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经所述开关器件对所述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所述供电信号上升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具体包括:在所述供电信号上升过程中,若确定所述供电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则控制所述开关器件截止,以使所述供电信号对所述逆变器进行供电,同时,所述供电信号经所述反偏续流二极管对所述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或在所述供电信号上升过程中,若确定所述供电信号小于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则控制所述开关器件导通,以使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经所述开关器件对所述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其中,所述第二供电信号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0V~300V,且所述第二供电信号阈值小于所述第一供电信号阈值。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所述第一容性元件与开关器件串联接入于所述母线线路中,所述开关器件与反偏续流二极管并联连接,在所述供电信号上升过程中,若确定所述供电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则控制所述开关器件截止,以使所述供电信号对所述逆变器进行供电,同时,所述供电信号经所述反偏续流二极管对所述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或在所述供电信号上升过程中,若确定所述供电信号小于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则控制所述开关器件导通,以使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经所述开关器件对所述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通过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避免了现阶段中母线电压不足,无法出力的周期性现象的出现,进而避免出现拍频噪音,同时通过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的电压补偿能够降低母线电压的波动,进而降低负载电流的波动,因此,无需针对功率模块设置较高规格的过流保护,有效降低了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将电网系统输入的供电信号对负载进行供电,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母线线路上设有一个可控的第一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供电信号和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判断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是否小于第二供电信号阈值;若判定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供电信号阈值,则控制所述供电信号对所述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同时,控制所述供电信号对所述负载进行供电;若判定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供电信号阈值,则实时比较所述供电信号与第一供电信号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所述供电信号下降过程中,根据所述供电信号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在所述供电信号上升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其中,所述逆变器接入于所述第一容性元件与所述负载之间,且所述逆变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负载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行控制方法,适用于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将电网系统输入的供电信号对负载进行供电,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母线线路上设有一个可控的第一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供电信号和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判断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是否小于第二供电信号阈值;若判定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小于所述第二供电信号阈值,则控制所述供电信号对所述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同时,控制所述供电信号对所述负载进行供电;若判定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供电信号阈值,则实时比较所述供电信号与第一供电信号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所述供电信号下降过程中,根据所述供电信号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在所述供电信号上升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其中,所述逆变器接入于所述第一容性元件与所述负载之间,且所述逆变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负载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反偏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一容性元件与第一开关器件串联接入于所述母线线路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与反偏续流二极管并联连接,其中,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导通,则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经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对所述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若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截止,则所述供电信号经所述反偏续流二极管对所述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电信号下降过程中,根据所述供电信号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具体包括:在所述供电信号下降过程中,若确定所述供电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供电信号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截止,以使所述供电信号对所述逆变器进行供电,同时,所述供电信号经所述反偏续流二极管对所述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在所述供电信号下降过程中,若确定所述供电信号小于所述第一供电信号阈值,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导通,以使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经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对所述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电信号上升过程中,根据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的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控制所述第一容性元件对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具体包括:在所述供电信号上升过程中,若确定所述供电信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截止,以使所述供电信号对所述逆变器进行供电,同时,所述供电信号经所述反偏续流二极管对所述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或在所述供电信号上升过程中,若确定所述供电信号小于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则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导通,以使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经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对所述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其中,所述第二供电信号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0V~300V,且所述第二供电信号阈值小于所述第一供电信号阈值。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所述供电信号和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受控于一个控制器,确定所述控制器的开关电源单元的最小工作电压;根据所述最小工作电压确定所述负载的额定功率;根据所述额定功率确定对应的第二供电信号阈值,其中,所述第二供电信号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0V~300V。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所述供电信号和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电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负载的额定功率;根据所述额定功率确定对应的第一供电信号阈值,其中,所述额定功率与所述第一供电信号阈值之间为负相关,其中,所述第一供电信号阈值的取值范围为10V~350V。7.一种运行控制装置,所述运行控制装置设有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8.一种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用于将电网系统输入的供电信号对负载进行供电,所述驱动控制电路连接于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电压吸收补偿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容性元件和开关器件,接入于电网系统与逆变器之间;所述开关器件与所述第一容性元件串联连接,所述开关器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容性元件进行充电或放电,其中,所述第一容性元件放电对所述逆变器进行电压补偿,所述逆变器被配置为驱动负载运行。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接入于高压母线与低压母线之间,所述开关器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高压母线,所述第一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低压母线。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开关器件,以调控所述开关器件的导通状态;其中,若所述供电信号大于或等于第一供电信号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招彬时崎久曾贤杰梁国强霍军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